当前位置:

永远的边城

作者:汪祖宝 编辑:易果 2012-02-07 17:06:07
—分享—

  这是个一不小心就会脚踏三省的地方,上游是松桃,对面是洪安,一个属贵州,一个居重庆,脚下的这块土地在湖南,现在人们叫它边城。因为沈从文的小说它比别的地方更有名气,更具活力,每天都会迎来成百上千的游人。这是一个座落在河边的小小集镇,大大小小的古建筑鳞次栉比,古意盎然。其高不过三层,低不过一间,占定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沿着河的岸边蜿蜒,列成一排一排,一绺一绺,有时,粗心大意地伸出一只吊脚,那河水便亲吻起屋脚,发出轻轻的低吟,把你的梦境和思绪带向很远。

  码头有些古老了,码头上的条石,几经修整、更换,又有了用场,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石头,铺出一级一级的阶梯,来来往往的人或行走,或滞留,姑娘媳妇顺着清澈透亮的流水洗衣捶布,老人或游客也会恬静地打量着这个小镇。偶尔侧身与同伴交流,或谈今论古,抚今追昔,这都是十分惬意的事情。河岸栽有柳树、樟树、松柏树、桂花树,一年四季,列队成行,绿色不退,倒显出几分得意,几分闲适。遇上天气晴好的时候,码头上会挂起一张张渔网,晾晒起一些花花绿绿的衣衫,更展示出一种野性的边地风情。

  小说中的那个翠翠呢?与翠翠深情对歌、朴实憨厚的二老傩送呢?我们很难在桃花水涨的季节,再能看到满河游走的鸭子,竞渡的龙船,如织的人流,以及年轻后生泅渡打趣的身影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似乎已经走远。河面是安静详和的,古镇是幽静闲适的,无论发生过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它似乎并不担心,并不理会。现在,一些外地的游客喜欢穿一穿当地的苗服,作一回二老和翠翠,想感知一下他们浓俨似酒的爱情,这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世事更替,时代发展,伴着公路的拉通,这个小镇的水路交通逐渐衰落,昔日的喧闹已随水逝去,只有这部文学作品依旧在发散出迷人的魅力。

  早先,河中曾经有过一道沙洲,不知是怎么形成的,河水涨了将沙洲淹没,翻卷出白色的浪花;河水落下,沙洲又呈现出来,如此反复,推动着生活的进步,抒写着小镇的历史。如今,几经建设,这个地方成了翠翠岛,岛上立起了翠翠和大黄狗的雕像,似乎在等待着二老傩送的归来,风里雨里,轻易不改。翠翠远去了,可是翠翠看过的龙舟还在,运过客人的游船还在,载过翠翠的拉拉渡还在,对岸的白塔还在,还有那有名的九龙山还在,生活永远也不会轻易停止,还要前进,还要继续………

  坐在船上,听当地的老人讲一些关于古镇的往事,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手拿木桨,稍稍用力,几分钟就从湖南跨到了重庆,就从边城渡到了洪安。渡船已经破旧,钢绳早已生锈,但那种两地相通,一脉相承,处变不惊的味儿还在,那种坚守一方水土的毅力还在,一切故事都可以复活,一切还会从头再来。

  走在小镇的石街上,看到的多是一些生活在当地的老人。小镇很静。小镇的人似乎特爱养狗,大大小小的黄狗或呆在屋檐下乘凉,或在街道拐弯处散步,即使陌生人从它们身边经过,它也懒得理你,甚至懒得看上你一眼。如果你的脚步太重,惊动了它,它也只是懒懒地翻开一下眼皮,看你一眼然后又闭上眼睛安详地睡过去了,对这一切它好像早已司空见惯,心中有数了。人很和善,狗也不凶,即使小孩子的哭闹也显得那么纯粹。小镇很静,静得走在深巷里,只有你的脚步在小巷中嗒嗒地回响。

  抗战的时候,国立八中的分校就位于此,那是边城最为荣耀,最为热闹的岁月,一批批青年热血沸腾,共和国的一位总理曾是国立八中的44届毕业生,抗战胜利后考入了清华大学,成了湘西的骄傲,成了湖南的骄傲,更是边城的荣耀。还有一所师范,也很出名,也培育过不少英才,因为全免学费,曾吸引过很多外地的穷孩子来这里求学,原大庸县现在的张家界市虽然离此地较远,但因为学校很有名气,不少学生仍慕名而来,要步行四至五天才能到校,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湘西自治州解放初期多个县市的教师就来源于此。

  在镇上,我巧遇了一位七十三岁的老人,他就从这所师范毕业,成了当地的一位中学教师,养育了四个儿女:一个儿子,三个女儿。三个女儿已经出嫁,有的留在当地,有的进了县城。他长期和儿子在本地生活。退休以后,他仍不闲着,每每逢场,就要和儿子一起挑担下乡,卖针线百货,去赶乡场,媳妇留在家里做生意。他们家开有旅馆,每天都有客人来店里住宿,还有一个铺面,卖南杂百货,卖日用商品,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老人家习惯很好,从不打牌赌博,业余时间挑挑水,砍砍柴,散散步,洗洗澡,身体棒得就像三四十岁的年轻人。

  还有一位老人,就住在临河的小木房里,他从医院退休以后精心饲养了一大群鸽子,他养的鸽子性格温顺,逗人爱怜,从不怕人,游客走近的时候,鸽子也不会轻易飞走,你可以将它捉住,抚摸它,亲近它,任你赏玩,甚至在你的手中也会发出咕咕的叫声,很多人都爱与他的鸽子拍照留念。这使我感到非常惊奇,莫非他已找到了动物与人之间的某种默契。

  黄昏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坐在河边,看着渐渐移动的日光,看着静静流淌的河水,一种复杂的情绪将我的周身覆盖,心里涌起了一种淡淡的忧愁。时光真是一个沧桑的怪物,说不定年轻的从文就是呆在我呆过地方编织了他那优美的爱情故事,也有过与我相类似的感觉。但他绝对不会想到他精心编织的这个故事今天显然成了湘西民族的经典,成了这个小镇的灵魂,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入夜了,小镇更加安静下来,远处的山峦呈现出柔美的曲线,朦朦胧胧,黑黑的云朵铺在天边,像要下雨的样子。沿河的木屋发出柔和的灯光,我似乎听到屋里的呼吸。河水碧波荡漾,这绝对是一个见个世面的小镇,它的河道,它的码头,它的石街,它的人们,都见证过成千上万的船客,聆听过山外惊天动地的消息。现在一切都宁静了,柔和了,只留下我这个远方的游子在屋子里凭栏眺望,猜想着什么。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清晨的小镇格外沉静,河水泛着细小的波纹,停泊在河边上的游船一列一列地沿河排列,在等待一天的来客。码头上出现了一两个早起的妇女,在河边清洗晚上换下的衣服,三两个早起的老人开始了锻炼,拉拉渡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老人饲养的鸽子也开始在河边的垂柳下散步了。小镇彻底苏醒,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启了。

  对岸的山峦高低起伏,有薄薄的雾气在山头蒸腾,一条大桥横江而过,那是一座新修的高速公路的桥梁,市井的喧嚣正在一步一步地逼近这个小镇,正在围攻这个小镇,企图打破小镇的宁静,改变小镇的生活,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小镇会接受吗?小镇会退守吗?宁静是小镇的本色,详和是小镇的精髓,倘若这份宁静被打破了,击碎了,那么这个小镇还有什么特色?对岸的翠翠岛垂柳婆娑,岛上的翠翠和她的大黄狗也在期待着什么,这个故事还将继续演绎,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很好的结局。

  这个小镇虽地处边地,但人与自然非常和谐,人情风俗非常浓郁,因有了沈从文的小说,因有了翠翠和二老傩送的爱情,这个小镇名扬世界,这个小镇名叫茶洞,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边城。

作者:汪祖宝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