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读《保靖往事》有感
●李万隆
人类是在社会不断地演绎中而进化的。而这演绎是镇痛的、悲壮的和惨烈的!即使这样,人们还是在不断重复着昨天,仍然常常在前进的道路上迷茫和彷徨,始终处于探索之中,甚至随时伴着风险,这就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历史,尤其是忽略了历史的过程。如果大家多一份责任,多留存一些历史的过程,多了解一些历史,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会顺顺当当,人类进化的步伐也会更快些。当然我所说的是纯粹客观的历史,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是以一定结构组织有限的史料构成的主体性文本,或诸子集构成的文本集合所形成的动态文本系统。
《保靖往事》是一套留存得较完整的有关保靖县农民运动调查资料和文物征集资料,手抄稿和油印件并存,其中有:太平军路经保靖、保靖县革屯运动史略、贺龙路经保靖、中国共产党早年在保靖的两次活动、乾隆末年保靖苗民起义、保靖县苗民抗捐斗争史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保靖成立苏维埃政权及革命活动概略,以及保靖县烈士名册、地方风物考、保靖县大事要览等,可以说这是一部大杂烩式的史料集。她杂,杂得真实可信,没有任何修饰,也无需任何史学家用“生命逻辑”去阐释,去“召唤结构”,或人为的扭曲历史的本真。我们所需要的和期盼的是没有通过任何加工的“纯客体史料”。
《保靖往事》的文稿搜集者或整理者,无论抱着的是政治任务,还是社会责任感,他们都是做到极致,即便工作条件简朴,生活环境简陋:搜集资料时,走乡串寨,不厌其烦座谈了解;整理资料时,大家围着一张老式乒乓球桌,不分昼夜分类梳理;深夜疲惫时,两条长凳一合就是床了,毫无一点怨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这一使命。前言所说的“搞好农运调查和文物征集工作,对于研究革命斗争史和党史,编写县志,进行传统教育及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批判‘四人帮’对历史的篡改和歪曲,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促进‘四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大概就是他们的使命。这些我都赞成,但是最使人敬佩的是他们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史料的原出性,使史料具有了生命价值。史料的留存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人都应参与,把史料留存下来,就是人生的意义。史料既可以让人薪火相传,又可以使人从中找到根源性的精神和学术性的价值,使人不断总结,不断进取。有过去才有未来是永不变的真理。
来源:团结报
作者:李万隆
编辑: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