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黄金茶

来源:保靖县茶叶办 编辑:易果 2015-02-10 15:57:26
—分享—

  保靖黄金茶

  保靖县茶叶办

  ▲ 生态条件

  保靖地处北纬28°24′——28°55′,科学研究表明,北纬30°上下,是茶树生长的黄金纬度带。保靖县宛如酉水河畔的璀璨明珠——上承张家界,下接凤凰古城,东邻猛洞河、古镇王村,五强溪水库上游,西连出土3.6万枚秦简的里耶,拥有美好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历史景观。这里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地肥沃,植被茂盛,正是这样优美独特的生态环境培育出中国最好的绿茶——保靖黄金茶。

  ▲ 历史溯源

  据《明世宗实录》记载,明朝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农历四月,湖广贵都御史陆杰,自保靖宣慰使司(今迁陵镇)取道往镇溪(今吉首市)巡视兵防。途径保靖辖区的鲁旗(今保靖县葫芦镇)深山沟壑密林中,一行百余人,多染瘴气,艰难行至冷寨河苗寨已不能行走。当地苗族老阿婆摘采自家门前的百年老茶树叶沏汤赠与这些文武官员服用,饮后半个时辰,瘴气立愈。陆杰欣喜万分,当即赐与老阿婆黄金一锭,还特将此茶进贡朝廷。此后,该茶就有 “一两黄金一两茶”之美誉,这个古老的苗寨也改名为“黄金寨”。现今,这里茶树品种出产的茶叶美名为“保靖黄金茶”。

  ▲ 品质特性

  保靖黄金茶是湖南省保靖县古老、特异、珍稀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原产于保靖县葫芦镇黄金村,黄金村至今仍存有400多年、被人们称为“可以拿来喝的文物”的古茶树。该茶树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有性群体品种,具有五大显著特点:一是发芽早;二是发芽密度大、整齐,持嫩性强,产量高;三是抗性强;四是品质优;五是效益高。保靖黄金茶使用卷曲型名优茶工艺,结合现代科技设备,完美实现了茶叶加工全程清洁化、标准化。保靖黄金茶所制绿茶翠绿有毫,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长,滋味鲜爽,具有“三高一适中”(氨基酸、水浸出物、叶绿素含量高,茶多酚含量适中,成品茶氨基酸含量是一般名优绿茶的两倍以上)和“四绝”(香、绿、爽、醇)的品质特点。

  ▲ 发展现状

  被誉为“山区农民致富的绿色金矿”的保靖黄金茶,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州、县领导多次实地考察、现场办公,制定发展纲略。从2009年—2013年,县政府累计投入茶叶产业建设资金近7000万元,引进外资近3000万元,推进保靖黄金茶产业化发展。经过几年努力,到2014年,全县茶园面积从2009年前不足万亩发展到5万余亩,年产名优茶300余吨,年平均出圃良种茶苗5000万株,茶叶经济收入过亿元。茶叶生产销售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86家。以保靖黄金茶毛尖绿茶和毛尖工夫红茶为主导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保靖黄金茶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保护,先后获得全国名优绿茶评比金奖、中国最具竞争潜力品牌“金芽奖”、全国重点产茶县、湖南省四大茶叶地方公共品牌、湖南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规划引领

  按照“两山一城”总体规划布局,科学、有序地推进全县保靖黄金茶基地建设。吕洞山片区所辖葫芦、夯沙、水田河三个乡镇按照“稳定面积、适度扩展、重在提质、连片成块”的要求,稳妥扩建新茶园,重点改造老茶园,建成黄金、排吉、大岩、夯吉、吕洞5个千亩以上有机茶示范园。白云山片区以清水坪、毛沟、清水、大妥、碗米坡等乡镇为重点,按照“高起点、连成片、重配套、保生态”的要求建成环白云山5万亩有机茶基地,建成5个千亩以上有机茶示范园,重点建好清水坪镇万亩有机茶示范园。县城周边片区以县城附近乡镇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茶旅结合”的要求,建成3—5个千亩有机茶示范园。通过3—5年努力,逐步将保靖打造成为集茶园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全国知名有机茶基地县。

  为把保靖黄金茶培育成为县域优势特色支柱产业,实现富民强县宏伟目标,保靖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产业化列为重点项目来建设,制定保靖黄金茶产业长远发展规划:从2015年到2020年,每年整合资金3000万元以上,以吕洞山、白云山及县城周边乡镇为重点开发区域,打造吕洞山、白云山保靖黄金茶走廊和县城周边产业带。以有机茶园建设为核心,每年新建高标准生态茶园1万亩以上。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夯实产业发展链条。多形式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符合保靖产业基础的协作配套完善、专业分工合理的现代茶叶产业集群。到2020年末,实现全县茶园总面积稳定到10万亩以上,年产值过5亿元,使我县成为国内有影响的茶叶大县。

来源:保靖县茶叶办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