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务员涨工资 基层有“两盼”

来源:新华网 编辑:易果 2015-05-18 08:47:33
—分享—

  “去年,国务院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确定落实时间表。这意味着,在今年6月底前,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将得到调整。根据人社部此前透露,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为300元左右。(5月16日 中新网)

  十年左右没有涨工资的公务员群体,终于盼来了可期的涨工资“时间表”,不管多与少,终归是一个增加收入的利好,值得鼓舞。对即将到来的公务员集体涨工资,基层有两个强烈的“期盼”。

  一是基层公务员强烈期盼此次公务员涨工资能够有效体现向基层倾斜的原则。目前,在基层县乡尤其是偏远的贫困乡镇,一边是人员老化现象严重,真正能够干活尤其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才少之又少,从而导致少数的专业人才工作量大、责任也大。但另一边,却由于长期以来的用人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合理,工作人员的晋升却看关系论资历。更重要的是,在基层偏远乡镇,工作人员尤其是按工龄、职务套发工资的年青公务员们,工资可谓低的可伶,不说养家糊口,有时候即便是养活自己都难。这极大挫伤了乡镇年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留下来继续工作的信心和热情。

  以河南为例,5月7日该省社科院发布河南社会蓝皮书(2015)现实,河南人的工资水平在全国排在倒数第二,2013年全省工资平均线为38804元。而在基层县乡,公务员的工资还只是这些平均工资的6成左右,乡镇公务人员工资之低由此可见一斑。虽然说公务员讲求的是奉献,进入这一队伍就不能想着发财,但工资低的连生活的基本开支都难以保证,还如何让这些年人敬业,又如何留住这些人才?

  因此,公务员涨工资向基层倾斜不仅是工作付出公平的体现,更是吸引和保障年轻公务员到基层工作,保持基层公务员群体知识年龄等结构稳定、合理,从而保持基层政府等行政肌体才会长久健康、无后顾之忧的需要。

  二是基层群众期盼公务员涨工资要与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尤其是超编人员同步推进。目前,在基层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经过多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在县一级的政府机构和政府部门,郁结了历次改革的一个很大后遗症——部门人员超编、人浮于事严重(这也是此次新闻曝出后,一些网友反对公务员涨工资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而这些县级政府部门,很多时候又是我国各职能执法部门的神经末梢,比如交通、国土等,具有执法权和借执法自利的权力与条件。这样,由于人员超编发工资压力大,从而使得它们的有关执法活动一定程度上被演绎成了“执罚活动”,无意间进一步加重了基层简政放权难和政府部门违法乱象(比如乱收费、乱罚款等)长期难禁。去年,湖北咸宁质检局长爆出的重复质检“收费养人说”,河南永城一辆大货车因超载被当地运政、路政部门相继罚款,女车主被逼喝农药自杀事件等,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

  因此,基层公务员涨工资,与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尤其是超编人员同步推进,不但是精兵简政、涨工资后不实际大幅增加支出、提高基层政府(部门)效能的需要,同时也是有效推进和化解我们目前简政放权难,从根本上去除基层政府部门乱收费、乱罚款等违法乱象长期难禁的根本举措。(余明辉)

来源:新华网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