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西秘境,道源圣地|从山名变迁探 保靖白云山的前世今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仁喜 编辑:彭梦媛 2025-07-10 11:45:15
—分享—

在神秘的湘西大地,隐藏着一座封印了几千年的“道源圣地——白云仙山”。它宛如一部承载着古老记忆的史诗,诉说着跨越时空的传奇故事。从最初的“元山”,到《山海经》中隐约可寻的“亶爰山”,再到楚地闻名的“黔山”,直至如今仙气缭绕的“白云仙山”,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历史的注脚,每一次名称的变迁都藏着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密码。

image.png

摄影:王先斌

盘古开天,肾化元山

何为元山?混沌时期,天地未分,更无世间万物,盘古沉睡其中一万八千年,苏醒后以斧劈开混沌之气,轻清之气上升为天,重浊之物下沉为地。为防止天地重合,盘古立于其间,双手撑起天空,直至天地彻底分开。

image.png

摄影:王先斌

盘古坚持了一万八千年,力竭而亡,他身体各部分化为了自然万物,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其肾脏化为了“元山”,心化为了元山上圣洁的小瑶池,血液化为了山间灵秀的“三生水”,元神化为了流转四方元灵之气。山骨里藏着天地初生的元气,这便是“元山”的由来。

image.png

摄影:王先斌

一元初始大道生,盘古开天万物成。此时,盘古与妻子太元圣母诞下金龟玉碟,金龟玉蝶幻化为阴阳男女童子,之后跟随鸿均老祖于元山修行悟道,女童子在瑶池沐浴、修行悟道,成为瑶池金母,后世尊称为王母娘娘。每当仙乐奏响,王母娘娘携仙女翩然而至,瑶池便会光芒四射,仙气弥漫,仿佛是仙界在人间的投影。盘古,因化身“元山”而得名,被后世尊称为元始天尊。

image.png

摄影:王先斌

感恩黄帝,易名亶爰

何为亶爰山?相传远古时期,歧伯有个妹妹叫歧娘,容貌美若天仙,她与雷公结为夫妻后,两人夫唱夫随,感情十分恩爱,但年近四十仍无子女。一天夜里,王母娘娘托梦给歧娘,告诉她: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百姓生活艰难,无衣蔽体。为造福人类,王母娘娘特意将一只彩凤赐给她,岐娘从梦中惊醒后,不久便身孕,生下了一个女儿,夫妻二人将其取名为凤姑,即嫘祖。每年,歧娘带着女儿凤姑前往元山,祭拜并感谢王母娘娘的恩情。

image.png

摄影:王先斌

后来,黄帝携元妃嫘祖南巡,再次来到元山。嫘祖贤良淑德,一生致力于辅佐黄帝治国理政,不辞辛劳,四方推广农桑之术,为黎民百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长期操劳让她积劳成疾,最终在元山香消玉殒。黄帝抱着元妃的遗体,悲痛万分,他的深情感动了天地,嫘祖死后化为了一座大山。

image.png

摄影:王先斌

此时,黄帝命次妃嫫母操办嫘祖的后事。嫫母虽相貌不出众,但心地善良、聪慧不嫉、品德高尚,将葬礼安排得庄重而得体。黄帝则在元山以香土台为中心设置祭坛,土爰稼穑,点燃五行香,以最高的礼仪祭祀嫘祖,表达对嫘祖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image.png

摄影:王先斌

同时,他面朝南方,仰望苍穹,祭拜天地,与星神沟通,推演五行运化之理,为天下苍生祈福,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这期间,黄帝沉浸于对道的领悟之中,最终在元山之巅悟道成功,骑应龙飞升天界。为了感恩黄帝的丰功伟绩,黎民百姓将元山易名为“亶爰山”,简称“爰山”,在后来的《山海经·南山经》就有了记载。

image.png

摄影:王先斌

歌颂嫫母,改为黔山

何为黔山?“天上一日,地上千年”。千年之后,黄帝再次来到元山纪念嫘祖。当他听闻元山的黎民百姓称元山为“亶爰山”时,黄帝感慨万千,心怀谦逊。他对百姓们说:“我何其丰功伟绩,你们要感恩,就感恩嫫母的功绩。嫫母在嫘祖去世后,精心料理后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你们就将‘亶爰山’称为‘黔山’吧。”

image.png

摄影:王先斌

黔,由两部分组成,左边是“黑”,右边是“今”。从黑今声。甲骨文中“黑”字,指的是头戴面具的人,即方相氏嫫母(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首),她常戴着面具,遮掩容貌免人惊惶。“今”是“吟”的本字,“吟”是歌颂的意思。

image.png

摄影:王先斌

为了歌颂嫫母,百姓们听从了黄帝的建议,便将“亶爰山”改称为“黔山”。黔山依然保持着它的神秘和美丽,山上的瑶池依然波光粼粼,奇花异草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香气。

image.png

摄影:王先斌

仙踪常驻,俗称白云

何为白云仙山?黔山上常年仙气飘飘。传说天上众仙下凡,腾云驾雾,经常云游会集此地。每当仙人们降临黔山时,天空中会出现五彩祥云,光芒四射。仙人们在山间游玩,欣赏着黔山的美景。他们有的在瑶池沐浴,有的在山林中采摘奇花异草,有的则在山顶上论道谈玄。

image.png

摄影:王先斌

远远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峰在云雾的环绕下,恰似朵朵圣洁的云朵在缓缓飘动,美轮美奂,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境。因此,人们便将此山称为“白云仙山”,也就是如今的保靖白云山。

来源说明:本文系当地民间传说及百姓口头讲述,结合白云山实地走访调查,并查阅参考大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文献记载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仁喜

编辑:彭梦媛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