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葫芦镇概况

编辑:易果 2012-02-10 14:24:35
—分享—

  

 

  一、葫芦镇基本情况

  享有“名山、名水、名人、名鼓、名茶、名矿”美誉的“六名乡镇”——葫芦镇位于保靖县东南部,2006年由原葫芦镇与原堂朗乡合并而成,是吕洞山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全镇下辖21个行政村,1个社区,72 个村民小组,4084户,17845人,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是一个典型的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2008年,州委书记何泽忠联系吕洞山以来,葫芦镇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以及各项工作,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的葫芦镇社会政治和谐,经济发展平稳,生态环境优美。2010年度,我镇获得了“全州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四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特色资源及产业发展概况

  葫芦镇有三大特色产业和两大特色资源,即黄金茶产业、灰绿岩产业和原生态民族文化产业,黄金茶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作为主导产业的黄金茶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茶叶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4000亩一跃提升为2011年的18300亩,受益面积由2000亩提升为现在的8700亩,价格由2006年的每公斤400元达到现在的每公斤800元。据统计,2011年我镇春茶产量达到60900公斤,产值达4872万元。十一五期间,镇内茶农自发组织成立了10个茶叶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引资成立了四个茶叶公司。“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推进了黄金茶开发的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实现了黄金茶初步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

  我镇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巨大,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主要有钒、硫铁、磷、石煤、铜、灰绿岩等。近年来,辉绿岩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随着张花高速、吉茶高速的建设,有力的推动了我镇灰绿岩加工产业的发展,目前我镇有三家辉绿岩加工企业,均坐落在阿着村,其中两家企业正常生产,年加工灰绿岩40万方,产值达到7000多万元。同时,我镇也正在积极的探索钒矿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

  葫芦镇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苗家古镇,有“中国苗族之乡”之美誉,原生态苗族文化保存完好,苗鼓、苗歌、巫傩绝技、阳戏等民族文化广泛流传、继承发扬,特别是苗鼓艺术尤为出众,苗鼓舞已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境内还有一代伟人毛泽东国文教师袁吉六先生的故居。2006年、2008年,葫芦镇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吕洞山原生态苗族文化艺术节。在2007年50周年州庆文艺表演活动中,葫芦苗鼓大放异彩,赢得了中央、省、州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赏。葫芦苗鼓曾代表湖南省参加“中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并出席了两届“中韩围棋对抗赛”等国家级、省内大型文化艺术演出和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苗鼓队曾荣获04年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优秀奖、05年中国德夯鼓文化节三等奖、09年首届龙船调艺术节暨时代杯全国民间歌舞展演最高奖项、2010年湘鄂边民族民间艺术大赛二等奖,在2010年11月结束的湖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葫芦镇苗鼓队也应邀展示。2008年中央电视台曾到葫芦镇拍摄MTV,对苗鼓文化进行了大力宣传。目前,葫芦镇有苗鼓演艺团队两支,固定演职人员60名,每年每人可创收1800元,这一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在原生态苗族文化的依托下,我镇的苗族苗寨旅游开发已纳入规划,并已进行了多次现场可行性调研。

  三、葫芦镇基础设施发展概况

  葫芦镇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滞后,发展压力较大。近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迅速,逐步完善。在交通方面,主要干道迁默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已完成,极大的缓解了我镇的交通压力,2010年在扶贫部门的支持下,全镇最后一条通村路建设顺利竣工,至此,我镇21个村全部通路,下一阶段,我镇将重点完善通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在安全饮水方面,我镇三年内先后完善了6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目前,总投资120万元的葫芦镇集镇饮水工程正在紧张实施,明年三月前有望竣工并投入使用。在电力、通信方面, 2009年,我镇已完成了全镇90公里的高压线路改造和16个村的低压线路改造,并实现了已改造村同网同价。2008年,全镇完成了移动、电信和联通网络全覆盖。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