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湘西,那穿越千年荒芜、穿越千年沉寂而形成崔嵬的雄姿山脉,养育出一个个剽悍的民族,自遥远而徙来,这些民族用流汗、热血、牺牲,用渴望、信念、智慧来营造着这片和馨的家园。农具与土地的碰撞衍生出生命之花,纯清的农家女子一双双打温灵性的眼睛,昭示着一个民族的期冀,旖旎的风情乞述着人间戏剧的不断演绎,酿就成一曲曲拜谒信神之中的风俗奇葩,在这片亘古的土地上延伸……延伸着,茁壮出五谷丰庆,茁壮出民族繁衍生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凿就个个神奇的自然景观。坐落在湘西保靖县中心乡境内的金落河就是这样一位体态丰盈而清新的自然村落。
金落河出名了,吸引了不少外地的游客。2004年8月,一年名校400多名师生在这里举办夏令营。2006年立秋节,这里成功地举办了金落河风景发现神秘之旅演唱会,参加的观众逾万人,表演苗鼓舞、苗歌、八人秋千、吹木叶、独唱等项目。苗族青年歌手梁运春演唱了自己写词、谱曲的《美丽的金落河》,博得观众阵阵掌声,游客评价很高。都说:金落河值得一游。
对于金落河的故事,我早有所闻,但心中存在疑点也不少,一个只有80多户的苗家偏远山村,能吸引诸多的游客,究竟是什么原因,说实在话,我还是不太相信。
8月上旬的一天,我与县保险公司的老龙,同路去叩访金落河,从乡政府驻地出发,一路沿着小溪而上,走了约有20分钟,淌过小溪,踏上石板路,一个神奇美丽的苗家山寨跃入我的眼帘,这就是金落河。金落河既是村名,又是小溪名。
金落河村清一色石姓,正宗苗族的后裔,相传历代封建王朝,歧视苗族,把吴、龙、廖、石、麻五姓定为苗族,提出“吴、龙、廖、石、麻,捉住就要杀”的口号,大有斩尽杀绝之势。他们被迫迁徙湘西,至今花垣排达连还有石姓人迁徙的记载碑文。
一条小溪穿寨而过,溪水注入金落河,溪河两边,一栋栋青瓦木房蔚为壮观。金落河的瓦房建筑在湘西是一绝的。苗族人把建起一栋五柱八卦青瓦房当作一个崇高的追求目标,也是苗家姑娘相亲相许的重要标准。然而,金落河的青瓦房,多数是六柱十一卦的模式。房子每年用桐油刷一次,板壁黑油油的,朴实而优雅。我们沿着石板路,走进苗家歌手石茂全家,主人连声喊坐。五间六柱十一卦的瓦房,三根抬梁,显得宽敞,好象一座礼堂,村民们经常在这里聚会,交流苗歌,十分舒适。主人告诉我,在距金落河村三华里的地方发现了溶洞、猴群。闲聊一阵,主人端上大碗腊肉、酸鱼、爬岩鱼、白条鱼,还有糯米菜、野芹菜,这些都是苗族同胞宴亲待客最上乘的佳肴美食。酒逢知己千杯少,琼浆玉液一壶干。一会儿工夫,两壶“包谷烧”底儿朝天,除了大碗腊肉未怎么动筷外,其它菜肴已所剩无几,主人开心地笑了。乘着酒兴,我们走进金落河,河水清澈透明,无杂无尘污染,鱼儿翔游,特别是爬岩鱼,五彩斑谰,在水底卵石上慢慢地爬行。在数百米长的河面上,有几处月亮坝,就是用石头把水围到中间,彻成小台阶,让水呈瀑布型,按上竹豪,让鱼儿自由自在地游下下月坝,游到竹豪上便成为人们餐中之物,便可捞到很多鱼。这是苗族同胞捕鱼最原始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大都已绝迹。我心里纳闷,为什么有这么多鱼?抬头一看,沿河石壁上写着严禁炸鱼、毒鱼,违者将受到处罚。我终于找到答案。这时,一位正在河中捞鱼的妇女,突然向我泼水,河水倾泻在我身上,珠飞玉溅,丝丝清凉沁人心脾。我没有反击,笑了一下便登上对岸。
走过金落河,一条羊肠小道弯进树林,我们沿路登上发云亭,已是汗流浃背。发云亭在一座悬岩上,前来旅游的有50多人。提起发云亭,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石发云系金落河村人,现年58岁,农村推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后,他外出打工,用挣来的钱为村民安装自来水,修整石板路,新建岩拱桥11座,凉亭4座,小水电站1座,修路10多华里,为上山建设了728级石板台阶。据村民估计,27年来,石发云为全村公益事业投工6480多个,出资8万多元,苗族同胞称他为“活雷锋”。前几年,他在悬崖上建起一座亭,村民都称它为“发云亭”,这座山就叫发云山。
站在“发云亭”凭栏远望,金落河美景尽收眼底。支遮雾绕中的群山透着仙气灵气,峰峦重叠,沟壑深峻,沿岸峭壁绝顶上石块造型出“关公秉烛”、“顽童戏狮”、“祖孙赶集”等形象,活灵活现,加上树木成阴,绿草茵茵,把金落河掩映在绿色屏蔽中。宛转曲折起伏连绵的青山线,构绘出一幅幅活脱脱的山水画。多美丽的苗家山寨啊!这正是,藏在深闺人未识,风景明珠金落河。
山间的夜晚很戚静,同时也变得十分安闲和凉爽,潺潺流动的小溪不时送过来缕缕清风,远远地柔柔地吹到你的脸上,丝丝地痒痒地拂过去又抚过来,给人一种静谧的享乐,夜很静,却也可数落星星。亮亮的,不时有一颗流星划过,抑或有一颗两颗亮亮的星星在不停地走动着,一条条轨迹非常明亮,不由你用眼神去追着它看,追着它跑。我从不相信人会升腾为这块天空中的星星、成星宿,但我相信生活在金落河村的人们最终会升腾为这块天空中的星星的,是那一群最亮最亮的。是造物之神造就出这块自然天地,同时也酿就一群朴、清纯、善良、友好的乡民,他们在这种和谐环境中不断地创造着和谐的气息。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谭永凯
编辑:易果
本文为中国保靖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2/06/12/589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