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快的苗鼓响起 易果 摄

州县相关领导及专家们参加此次活动 易果 摄
热情优美的苗家拦门酒仪式 易果 摄
专家、画家及相关领导汇聚一堂共商吕洞山旅游大计 易果 摄
吿牛现场 易果 摄
农耕工具 易果 摄
打磨农耕工具 易果 摄
红网保靖站3月30日讯(记者:易果)3月25日,吕洞山国家A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暨苗族农耕文化节活动在保靖县夯沙乡启动。州委宣传部、吉首大学苗学会、保靖县委宣传部以及县旅游、文联、住建、民族事务局等单位出席这次活动。
鼓槌翻飞,红绸飘舞,咚咚作响,美丽好客的苗家姑娘跳起欢快的苗族迎宾鼓,庆祝喜庆的好日子。吕洞山区自然禀赋奇特,风光秀丽,景色丽人;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纯朴率真。近年来,吕洞山对接和融入乾州、德夯旅游经济圈,唱响“吕洞秘境、苗祖圣山”主题。2009年,吕洞山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列入乾州古城核心景圈;2011年,吕洞山被列入全州重点旅游开发项目,2012年入选湘西州18处“我心目中的湘西美景”之一;2012年12月,吕洞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这是保靖县第一个国字号旅游品牌,为景区跨越发展带来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热情优美的苗家拦门酒仪式后,吉首大学苗学会会长龙兴武致贺词,保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胡勤介绍活动相关情况,州委宣传部副部长田勇、保靖县政协主席梁远新为吕洞山国家AA级旅游景区揭牌。
立春后的第五个雾日为苗族的春社日,正是保靖苗族吿牛、耕田的好时节。保靖县夯沙乡梯子村、夯吉村、吕洞村等村寨组织的农耕文化节,展示了苗族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技艺。
梯子村一处田地,户主将喂饱过后的母牛及子牛牵到田地中,告牛时,由老牛带子牛,连续三个时日。一人在前面牵引母牛耕田,一人牵子牛,牛头上套双棕绳索,还有一人给牛枷上牛轭、犁,并扶着犁具,在后面驾驭驯化牛。吿牛时,人牵着牛在田或者地里走过去、倒回来各犁三犁、五犁即可。
依照农历推演,象征今年降雨量的农谚为“十龙治水,七牛耕田”, 吿牛过程,同时上演了一场七牛耕田的犁田技艺展示。七头黄牛牛群,至少有一头到两可役耕牛,进行犁田、耙田、铲田埂、搭田坎、修田埂等劳动,因为雨水多,耕牛人员着棕蓑衣、斗笠等雨具。
在夯吉村,村里铁匠向光碧老人家里堆积不少新来的锄具,老人介绍,春分过后,村寨逐家逐户开始打磨修锄具,准备春耕。村民龙世早将去年断了一根齿头的犁耙送来修理,向光碧用电焊将耙齿接上,保证耐用,收取了五元的修理费。向光碧介绍,新买的锄具,经过他的抛光打磨,锄具很听使唤。
在夯吉村村民张爱华家的坪场上,村民们上演了一场农具秀。薅锄、犁耙、钉耙、锄头、铁叉等,一应俱全。村主任龙承道更是将祖传拳术结合锄具,演绎一番耙头功夫。农耕具锋利的齿牙,让人望而生畏。任由钉耙、锄头在身上舞动,却不伤身。相传以前,苗家农具在农活季节时到田地当作犁田工具,平日却是抵挡外来侵袭的武器。
自古以来,吕洞山逐步形成了以稻作文化为代表的高度发达农耕文明,是铸造苗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主梁的重要构件。聚居在武陵山腹地的吕洞山区域,这里的苗族还顽强地坚守着传统的农耕习俗和技艺。寓于生活娱乐的独到传承农耕文明形式,展现的是一幅苗族农耕文明进步的活化石。
保靖县政协主席梁远新、保靖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龚迎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文昌、向治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胡勤、石关顺、县政协副主席龚曼华一行出行并参加了这次活动。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易果
编辑:易果
本文为中国保靖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3/03/30/589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