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一群大学生与一个湘西保靖籍白血病女孩的故事
只为拯救你!
一群大学生与一个湘西白血病女孩的故事

女儿沈靖斯的康复是父母最大的希望。 阚 璇 摄
本报记者 欧阳仕君 周玮玮
“爸爸,对不起!”
4月21日晚上9点左右,身在保靖县清水河乡的沈玉伦接到女儿的电话。女儿沈靖斯是他的大女儿,19岁的她目前是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三年级的学生,是全村第二个考出去的大学生,一直是全家的骄傲。
“爸爸,跟你说件事,你得挺住。”电话里,沈靖斯说话有气无力,跟平时判若两人,沈玉伦还来不及追问,女儿的这句话,就让他心里一沉,“爸爸,对不起,我得了白血病。”
电话这边,沈玉伦刹那间双泪纵横。
乘汽车、转火车、搭飞机,昼夜赶路,4月23日到达吉林省长春市时,沈玉伦看见平时健康阳光的女儿面色苍白,穿着白色病号服,戴着浅蓝色口罩,无助地躺在病床上。
“爸,我对不起你们!”一见面,沈靖斯就含着泪水用家乡话向父亲表达她的歉意。
沈玉伦明白,女儿知道全家所面临的处境:高额的医疗费用将给全家带来无法逾越的困难。面对如此懂事的女儿,他下定决心,就算倾家荡产、卖房卖地也要救活女儿。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的主治医生告诉他,沈靖斯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1型,M1型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病情最复杂多变、治愈难度较高的病型,整个治疗过程大概需要100万元。
“100万”念着这个数字,这个大山里的农民吓呆了。
同学建网站为她募捐
高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面临着绝望。
别说一百万,就是拿出一万元钱来,对沈家也不轻松。沈靖斯的姑姑沈玉辉告诉本报记者,沈靖斯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为了赚钱,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但是家里经济条件实在一般,两个大人除了供养两个女儿读书之外,还要供养已经70多岁的老母亲。就算最让他们为之骄傲的女儿,因为经济原因,也只能选择就读免费的师范专业。
得知沈家的情况,沈靖斯所在的东北师范大学师生向她伸出了援手。4月26日,她的同学和室友自发组织起来,在校园内进行募捐,渐渐地,加入到募捐的学生越来越多。
沈靖斯的辅导员老师王贵新介绍,发出“为沈靖斯同学募捐”倡议之后,沈靖斯的同班同学、政法学院的同学、学校两个校区的同学都纷纷加入到了募捐的队伍中。五一期间,同学们还走上街头,发动长春市民一起为沈靖斯进行募捐。
除了这些,沈靖斯的学弟艾海涛还为沈靖斯建了一个募捐网站,主题是“只为拯救你”,内容包括沈靖斯的病情介绍、捐款账号、病前的生活介绍、同学印象等。
在医院外,同学们为她募捐,为她建网站,做视频,建QQ群;在医院内,同学们则轮流照顾她。医院不允许太多学生进沈靖斯所在的隔离重病房,怕带来病菌感染病人,她的同学就站在楼道里等待吩咐,有时一站好几个小时,就为帮她买一份饭。
写日记记下病中点滴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这是一句很浅显的话语,可是现在的我却愈发深刻地体会其中意蕴。不管在医院多沉闷,不管化疗多么痛苦,不管生活多么不便,我都会竭力让自己每天都笑一笑。”
“苦闷的时候希望有人可以听我倾诉,那不是抱怨和消极,大家放心,说完后我会充满正能量的。”
“由于昨天PICC导管抽出来的时候,我的血管有点发炎,所以今天下午做了理疗。相比于化疗而言,理疗没有什么痛苦的。对于这些我已习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开始有点久病成医了。”
这是沈靖斯的病中日记,由她口述,她的同学陈成明代笔,发表在“只为拯救你”网站上。网站中的日记基本没有间断,除了沈靖斯的口述日记外,也有陈成明记录沈靖斯病情的日记。
梁庆是沈靖斯在保靖民族中学读书时的同学,她在网上读到了沈靖斯的日记,也开始在同学圈中扩散沈靖斯大病的消息,希望大家为她捐款。
日记中,沈靖斯的同学还向关心她的网友介绍了目前的情况,治疗过程还算平稳,费用方面由于同学的努力,加上当地媒体的呼吁,目前共募集到28万元善款,离100万的目标有不小差距,但是还是鼓舞大家的士气,沈靖斯也积极地配合治疗。
5月1日,沈靖斯在日记中写道:“每一次有点小伤感的时候,想起我辛劳的爸妈,想起我那些善良热情的同学们,想起社会上那么多爱心人士,我就会觉得自己虚弱的躯体里充满着新生的力量,和坚强信念———我要像许三多一样不抛弃,不放弃。长春的春天即将来临,我要像春天一样勃勃生机。”
链接:
只为拯救你网站地址为:http://www.shenjingsi.com。
好心的读者如果想帮助这位坚强乐观的女孩,可以致电沈靖斯父亲沈玉伦的电话:13574381046;善款可以转账至中国工商银行账号:6222 0242 0003 0172 243,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支行,开户名:沈玉伦。
来源:团结报
作者:欧阳仕君 周玮玮
编辑: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