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彭家的木屋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石万冲 编辑:易果 2014-04-21 14:58:30
—分享—

  文/石万冲

  4月初的一个周末,我没有回家,热情好客的彭老师邀我去他老家玩。他老家在保靖县比耳镇杉组村,是这个乡镇海拔最高的村,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早听说他有一栋花费了他和嫂子一辈子心血的木房子,装修相当漂亮,我早有了好奇之心,想去一探究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成行。

  彭德早老师58岁了,刚刚退休,现在学校请他守校门。因经常和我的大学校友向生,还有几个老师一起,只要没课,就去门卫室那里看电视,喝茶。加上食堂的伙食差,彭老师有时家里炒了好菜,就叫我们去他家喝酒,我们自然而然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人生当中许多宝贵的东西,大多都来得不易,但有的也来得轻巧,来得无声无息,我和老师们之间的友谊,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在异地他乡的无助和孤独。

  星期六早晨,买了菜,酒后,我们就出发了。他们全家,加上我一共7人,车子是他儿子开。天空下着小雨,外面一遍烟雨迷蒙的世界,山脚下的酉水河像一位羞答答的准备要洗澡的姑娘,整个身躯若隐若现地躲在一团团白棉花似的的晨雾中。一个个村庄,一片片柑子林欢快地从车窗外滑过。彭老师的只有5岁的孙子在车里面闹个不停,我们的谈话时常被他搅乱,笑声和喇叭的音乐混杂在一起,飘荡在美丽山村大地的上空,天地之间就这样多了一丝生机和活力。车子在盘山公路上 缓慢前行,过了一个水库,又过一个水库,一个小山包后面,凭空腾出一块不大的空地来,几十户人家稀疏地散落在公路两旁的坡地上,这就是彭老师的家乡了.

  和我的家乡黄金寨,以及一路上经过的比耳一些村庄相比,眼前的这个乡村的确显得有点萧条,砖房只有两,三栋,小而土气,其余的木房子大多都是三柱四挂的,大多都很破败。有一些木板没装完整,瓦片脱落,一看就知道已经很久没人居住和打理了。有人居住的,也很久没上油了,灰白灰白的,像冬天里巫婆的枯萎的乳房。彭老师告诉我,村里许多人都外出务工或做生意,在里耶,花垣和吉首买了屋,就不回老家了,任由自己的老屋在岁月风雨中飘摇。彭老师的房子倒是个例外,它像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骄傲地矗立在村口不远处。厚厚的黑瓦,壁板上了清漆和油料,呈现出亮眼的金黄色。门窗上都雕有花草和虫鸟的图案,透露着一丝古典的气息。内装修听说花了7,8万,楠木地板,豪华吊灯,一应俱全的家电,古色古香的真皮沙发,席梦床,品木面板。这栋木房子的装修融合了古典和现代,城市和农村的诸多元素。透过这些可以读懂彭老师一路走来,是何等的用心良苦啊,难怪他说木屋花费了他和嫂子一辈子的心血。

  吃中饭时,我们都有点喝醉了,彭老师旧话重提,说现在因为没有人住了,想把老屋买掉。他的心里很矛盾,想买掉又可惜,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到前几年才搬去比耳镇上,所以感情很深厚。不买的话,又暂时没有人住,日晒雨淋,难免会发虫生霉。

  年轻时彭老师是乡村代课教师,家庭贫穷,每月几十块的工资。起这个屋时,木料也是乡亲们送的,没钱请工,他们俩口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把木料一根根,一块块从山外抬回来,屋好不容易起成了,又米钱买瓦,只好暂时用薄膜盖着。后来,两个孩子读书了,家庭开支越来越大。有段时间,彭老师要到保靖和吉首进修学习,家里一时拿不出那么的钱,就只好把孩子拖亲戚带管,夫妻两人双双去保靖,下吉首。丈夫学校上课,妻子摆地摊养家糊口,有些老师和学生还误以为嫂子是家长呢。就这样,他们相儒以沫,牵着对方的手度过了一段极其艰难的岁月。转正后,一家人日子渐渐宽松起来,儿女也长大了。如今他女儿还在比耳镇上开了家幼儿园,有200多学生,儿子媳妇都在里面上班,一年收入相当可观。老彭调到比耳完小后,一家人很少回老家了,只留老木屋孤独地守望故乡,思念远方的主人。

  退休后,生活殷实的老彭,考虑到让孙子能有个好的教育环境,萌生了买掉老屋的想法,准备去吉首买房。有人送了3万,他嫌少,舍不得买。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高兴,庆幸他终究没买掉老屋。但是,也许终有一天,他会卖掉的。想到这点,虽然觉得这事和我没多大的关系,但我的心底还是升起一股莫名的惆怅来。其实,老彭一家所走过的人生之路,也是千千万万中国家庭所走过的人生之路,从贫穷变富有,从农村流向城市。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农村大多一贫如洗,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都饱受了生活的艰辛。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许多农村人才渐渐变得富裕起来。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老屋见证了他们一辈子的酸甜苦辣。而现在,农村许多土地荒芜了,老屋或任其倒塌,或被卖掉,人们纷纷离开自己祖祖辈辈生活过的故乡。我不知道人们从农村搬迁到城市后,是否过得幸福,是否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是否对所生活的城市有认同感和归宿感,是不是能把异乡当成故乡?如果有一天,在他们年迈时,突然想起了童年时代的那口井,那条小河,那棵树,和曾经居住过的老屋,那他们又何处寻找自己心灵的故乡呢?

  单纯的生活富裕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不要卖掉过去,不能失去记忆,要记住自己的根,那些已经逝去的成长岁月-----承载了我们酸甜苦辣的岁月才是我们永恒的幸福源泉。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石万冲

编辑: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4/04/18/58910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