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二文 彭学东
由吉首北去21公里,到达一块河谷地,夯沙乡政府就驻在这里。从乡政府往东,先逆着吕洞河平行一段路程,再沿弯弯拐拐盘山公路走五六公里,一处大台地以及依附在大台地上的田畴、阡陌、房舍、森林映入眼帘,这便是地处保靖吕洞山区腹地、距湘西苗族圣山——吕洞山主峰4公里左右的夯吉村了。
游走夯吉,蓦然回首,品味那看到的、听到的,委实给人一种美藏深闺的印象。
夯吉的美,美在其屋。进入夯吉,可见两道长长山岭犹如头朝平地、尾入云端的抢宝巨龙,架构成这块土地的“钢铁筋骨”。放眼望去,眼前展现出一幅宏伟壮观的木楼群像:古色古香苗家房舍鱼鳞般在两条“龙脊”上从山脚自山顶铺展而去,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密密麻麻,普天盖地。三四百幢房子,屋挨屋,屋连屋,屋牵屋,屋靠屋,看上去却一点不觉杂乱,共同的朝向排列出错落有致的景象。苗族人民一直都有聚族而居、休戚与共的文化传统,夯吉苗民一点也不例外。为充分利用有限地势,争取更多建筑空间,多数人家都建高大石墙,如此整个苗寨蒙上一层石头城的色彩。同时,几乎一半的房子都依地势而配建吊脚楼,小青瓦、翘飞檐、格花门窗、花式栏杆、“吊瓜”悬柱,加上少量的雕梁画栋,烘托出苗寨民居的无限风华。
沿着石板小路在苗寨里穿行,纵横交错的窄巷小岔给人一种进入八卦阵的味道。细细端详,屋壁上挂着的金黄色的玉米和火红的辣椒,吊脚楼上呈着的十字绣、苗族花带,彰显的是地道的农家味儿。时值金秋,转弯拐角处的一棵梨树,一棵桃树,或一棵柿树,飘落的片片黄叶哀悼着逝去的岁月,“花开花落年复年”、“硕果高挂好收成”的记忆挂满枝头。
夯吉,汉语的意思是飘满茶香的地方。目前,村内保存着打披、图久二大古茶园。考古专家认定,夯吉是黄金茶的另一个源产地,这里的古茶园与葫芦黄金古茶园同属一系,这与史料记载的夯吉村为昔日黄金茶作为贡品向外输出的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和供应点不谋而合。
夯吉的美,美在其地。清明坛、合款榔、招魂潭、神农山,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地理名称,却是一处处深藏苗族文化密码信息的历史遗存,让人窥视到这里昔日的种种故事和喧嚣,进而由衷感慨一个古老族群在野风苍凉的山间所创造的一脉绵延不绝的人类文明。
清明坛,一座位于寨子东边1.5公里、高650米、近1000平方米大小的山头平地,苗语称“坛称明”。此山数处地点人站在上面用脚蹬踏,山体便发出“咚咚咚”“咚咚咚”鼓声一般的鸣响。研究表明,吕洞山苗族先祖依照太阳四季轮回和地球气温变化规律,演绎指导稻耕农事的太阳天文历法。有苗学专家分析,清明坛应该是苗族古老的太阳历法的演算地。后来因“送春”技艺的专业化,集中演算太阳历法的活动慢慢消失,清明坛于是成为夯吉及周边村寨青年男女于每年清明节踏鼓起舞、苗歌传情、谈情说爱的洞天福地。
合款榔,汉语意为“聪明人集中开会的地方”,位于寨后山上,与清明坛相临,面积约2000平方米。据当地一些老人讲,夯吉合款榔历史上比较重大的一次会议是在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当年,乾城县(今吉首市)补沙村一苗民在一次椎牛活动中被县府逮捕,激起苗民公愤。保靖吕洞乡(今夯沙乡)排拔苗寨款头龙太保联络本乡梯子、夯吉等各苗寨款头和吉首龙午苗寨款头杨贵儿,聚居在此举行会议,决定召集两县边境各寨民反抗,抢回被捕者。后来千人直逼乾州城,不幸的是义军被招安,杨贵儿等20多位苗寨款头被杀害,龙太保逃脱后隐居在排拔村后山石洞里,数年后也被杀害。
招魂潭,苗语称“仡渡肱”,意为招引游魂的地方,位于寨子东部下方的小河谷,是由瀑布冲出的一个深水潭。夯吉苗寨有个古老习俗:有小孩或大人患病,必请巴黛雄(苗老司)举行一场相应的叩问神灵的仪式。若祖先告知患者是在不经意间把魂魄落在了祖先曾经生活过的江湖平原、故国水乡,那么就得请一名会游泳的族人去“仡渡肱”,从瀑布下的深水潭里摸上一个石子,与家中火塘里的火土一起煮炖给患者服下,这样即可病除。招引游离的魂魄回附到患者身上的“喊魂、招魂”祭祀仪式,印证和承载着吕洞山苗族自江河平原迁徒而来的历史文化记忆。
神农山,苗语叫“仡秾粑”,意为糯米粑粑山,位于夯吉两叉河。苗族有这样一句俗语:粑粑了了,鬼也了了。意识是敬奉、祭祀用的糯米粑粑用完了,鬼的需求和愿望也满足了。向导说,神农山是祭祀祖先神灵之地,而每次祭祀,糯米粑是必需的供品,上古先圣神农又是必须祭祀的神灵,久而久之便叫出了这样的名字。神农山反映出吕洞山苗族的祖先神灵崇拜情结。
夯吉的美,美在其武。苗族山歌、苗族鼓舞、清明挑葱会、“边边场”、吃新节、赶秋会、过苗年......,向导告诉我们,夯吉不仅人有我有的拥有湘西苗族各类文化事项,而且人无我有的存留着独具特色的农耕器具武术。随后村支书的霹雳表演,令人叹为观止。
所谓农耕器具武术,其实就是苗族武术的一种变换形式。最先苗族祖先发明农具并非用于战争,其目的是发展生产,便于鱼猎耕作。后来在与敌人斗争中或在农事活动遇到野兽猛禽袭击时,这些器械逐渐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反击武器,从此被赋予双重功能,既是生产器械,又是战争器械,如此农耕器具武术应运而生。夯吉农耕器具武术使用的器具主要有犁、耙、镰刀、扁担、桶、筐等。
夯吉农耕器具武术源远流长,自成一体,独具特色。武术器械纯粹就是生活、劳动工具,如犁是用来犁土的,耙是用来整田的;训练场所就地取材,田间地头都是舞台。尤其那一招一式将一个民族的雄风演绛得风生水起,那些原本钢筋铁骨制成的犁、耙、镰刀,在庄稼人粗壮之手的侍弄下愈加寒光闪闪,而那些原本不堪一击的竹木品扁担、桶、筐,在山野村夫遒劲之手的操持下也变得所向披靡。
走夯吉,徘徊于房前楼后,倘徉于徐沟清溪,漫步于茶乡小径,幽思于人文古地,放眼于农具武术,倾听于苗岭飞歌......如一位作家之言,“在诗意的栖居中,你的灵魂得以休憩,伤痛受到慰藉,人性回归自然。”
朋友,请你带上一颗如莲的虔诚之心,来膜拜这片圣洁美丽的诗意田园吧。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田二文 彭学东
编辑:易果
本文为中国保靖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4/11/21/588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