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创业者风采”系列报道】天 鹅 情 缘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张承印 编辑:易果 2015-10-14 11:39:26
—分享—

副标题:——记保靖县迁陵镇要坝村天鹅养殖户刘淼

  酉水长,春水绿,鸿雁对对排成行。碧空尽,雁声凉,青山碧草天鹅缘。这是保靖县迁陵镇要坝村一处弧形沙坪上的写意场景。32岁的返乡青年刘淼,眼含无尽酉水,耳听灰天鹅(又名鸿雁)歌声,在这片湿地上演绎着一段美丽的天鹅情缘。

  20年前,年仅12岁的刘淼便离乡打工。期间,他当过工人,做过电工,学过开车,搬过砖头。在勤奋努力下,他积攒了谋生的本领,月薪也升至1万多元。2005年,刘淼和本县女青年龙玉梅结婚,生下了一个聪明懂事的儿子。夫妻俩在保靖县城修建了房子,小日子过得十分舒心。

  可是,生活总是那么无奈。家里的事情,不得不让刘淼夫妻放弃优越的工作,回到家乡。

  刘淼的父亲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儿子逐渐长大,60多岁的老人,再也承担不起了。

  2011年的一天,刘淼和龙玉梅商量着回乡创业的事情。

  龙玉梅同意了刘淼的打算,夫妻俩离开了福建,回到了家乡迁陵镇。

  回家后,刘淼开始考察饲养天鹅的地方,留意关于天鹅的信息。

  刘淼决定饲养灰天鹅。2011年4月,他只身前往吉林考察鸿雁养殖项目。随后,他花了2万多元,购进了200多只种雁。

  对于养殖灰天鹅来说,刘淼夫妻是新手,养殖经验不足,再加上养殖场地受限,几天时间,雁苗又损失了近一半。

  雁苗的巨大损失,给带着一腔创业热情的刘淼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妻子龙玉梅甚至有些绝望了,她对刘淼说:“是不是我们俩养不好啊?”

  其实对于刘淼养殖灰天鹅的事,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大姑父周锡林最初是反对的。他认为刘淼什么都搞得,收入那么高,放着舒服日子不过,偏偏要当个鸭客!

  刘淼却并没有因此灰心。他知道,这个家需要他撑起这把“遮雨伞”,他绝不能放弃。

  刘淼又先后花了4万余元,为雁群在酉水河边租了一块湿地,搭建了较为专业的雁棚,修建了一间简陋的小房子,还购买了孵化机。

  剩下的雁群健康状况良好,数量一直很稳定。经过8个月的养殖摸索,刘淼基本掌握了养殖灰天鹅的技术。

  刘淼每天早早起来翻地,准备在新租来的土地上,给灰天鹅种红薯。龙玉梅则起来在孵化温棚里掀开棉被,查看雁苗出壳的情况。

  孵化期是刘淼夫妇最辛苦的时候。他们要从深夜忙到凌晨6点多才能休息,8点多就要给刚出生的小雁喂凉开水、剁碎的青菜,放大雁群出去觅食,还要清洗3个雁棚,给6个喂食器消毒。

  目前,刘淼的种雁已经发展到200多只,成功孵化幼雁900多只,雁群的数量在不断地壮大。

  灰天鹅肉质鲜美,味道独特,市场青睐,成品肉每斤市场价在100元左右。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张承印

编辑: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5/10/14/588617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