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记保靖县比耳镇本顺竹艺社姚元福
姚元福,男,土家族,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人。比耳村盛产各类竹子,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竹编之村,村里人基本上人人都会编织竹器,以编织竹器为主要副业。姚元福出生在一个“蔑匠”世家,其祖父姚复生和父亲姚本顺都是当地编织高手,他从小受到家庭和村寨蔑匠师傅们的影响,与家中的父辈们学习竹编技艺。
在父辈们的指导下,他潜心学习,逐渐掌握了篾丝的裁、劈、剖、削、撕、匀、刮等十余道工序以及粗、细篾货的全套编织之法,不仅能编织出实用性强的蔑制品种,如睡簟、竹床、桌、椅、凳子、背笼、筛子、簸箕、箩筐、竹篮、蒸笼等,还能编织出具有土家族特色及集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为一体的小工艺品,如:小背篓、深簸箕、小花篮。姚元福能编织的图案有:万字格、玉盏格、七字万、四梅花、双龙抱柱、水波浪、井字底、顺路路、狗牙齿、大梅花、小梅花、升子底等花样。其中用顺顺路和水波浪打出来的竹制品最耐用。
学成后,他常常跟着父亲一起给别人编织竹器,因为技术娴熟,手艺好,慢慢地,在当地小有名气。1976年,其父亲被保靖县竹业社招为竹业加工技师,1977年又被保靖县外贸局招为竹编彩色花篮指导加工技师,在此期间,父亲为姚元福的竹编加工手艺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1987年,父亲从竹业社回家后,一边务农,一边为乡邻们编织竹器,为姚元福传授各种编织技艺。2000年后,姚元福的技艺在当地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父子所编织的土家小背篓、小簸箕、小花篮、佛珠、睡簟、竹家具等送往宋祖英的家乡——古丈县,参加了《小背篓》全州竹编比赛,且土家小背篓获一等奖;2005年时,这些竹编作品送往深圳、广州参展,获得好评,并当场有人求购;2006年,这些作品在张家界参展,也深得大家的称赞,求购者无数;2007年,他的竹编制品参加了“走进酉水”大型文化活动,为“走进酉水”活动增色添彩;2008年,他编织的小背篓和深簸箕被当作礼品送往日本,得到日本朋友的认可,并欲签订一年出口3万个的合同;2008年,他编织的深簸箕、小背篓等竹编制品参加澳门“内地春节习俗展”的展示。2009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在湘西自治州召开,姚元福编织的小背篓、小箩筐、深簸箕在保靖展区展示,5件竹编被州博物馆收藏。
如今,他的竹编手艺名声不仅享誉省内外、也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名气,很多人还找他定制竹编器具。现在,姚元福被评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张承印
编辑:易果
本文为中国保靖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5/10/19/588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