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比耳竹

作者:石万冲 编辑:易果 2016-02-29 16:40:40
时刻新闻
—分享—

  我一生和竹有不错的缘分,益阳竹多,盐井也是,比耳就更不用说了。

  益阳是我读大学的地方,那里出门便可见竹,尤其在桃江县,山大都不高,满山遍野,屋前屋后,河两旁,公路边,皆是楠竹挺拔的身影。那一眼的绿啊,看了叫人心旷神怡,看了叫人茅塞顿开。

  清水坪盐井是我爱人的家乡,她家偏居乡村一角,在木屋的旁边,有一片很大的楠竹林地,每一次到她家,我都喜欢一个人站在竹林里听虫的吟唱,风的低鸣。

  比耳是我现在上班的地方,在学校教室和教师宿舍的后面也有一片竹林,在寻常日子,里面总有一些鸟叫虫鸣,低年级的同学也喜欢在其中嘻戏玩耍。没事时,我偶尔也穿插其间,在炎炎夏日,这里是个很好的乘凉之处。我一直是很喜欢竹子的,因为觉得竹子的绿比树的绿更加单纯,更加彻底,也更加的豪放。加上竹独特的个性品质——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堂正做人;竹虽有节,却不止步,一生奋斗不止;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胸怀宽广;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低调质朴; 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卓尔不群。所以自然而然对竹多了一份偏爱。可惜在比耳,除学校外,其他地方再鲜有竹的影迹。比耳过去是有名的竹乡啊,竹子都哪去了?我来这里将近三年了,印象中,比耳到处都是橘橙,倒没见到什么竹子。在我看来,虽然竹子在气质和品性上比橘橙高贵,但在比耳,竹子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它比橘橙孤单和落寞许多。因为爱竹,所以我的情感里也多了些孤单和落寞。

  查历史资料就能知道比耳竹编有上百年历史,比耳镇比耳村历来有“竹编之乡”的美誉。比耳篾匠技艺名震湘西,在当时形成了“人人是篾匠,户户会编织”的盛况。享篾乡盛誉的比耳,有史可考,竹编历史始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宝庆人周文采和侄子周从喜定居比耳。周氏初做篾货手艺不外传,后来才传艺女婿、外孙。至清同治年间,又才广招徒弟外传篾匠技艺,竹编技艺才逐渐传。从那以后,一代代竹编艺人便陆续涌现。 比耳传统竹编技法“压二板”不添其它材料,其器“簸能接浆,簟可隔水”,致密致坚,经久耐用,其工艺水平不一般。细簟子上,仅凭手工,还能够织出万字格、回文格、玉盏格、业字格、四梅花、勾勾万等七十多种图案和喜庆吉祥的汉字。此外六角巴篓、方箩、花箩、飞碟、微型背笼等,已成为收藏家的珍爱,跻身装饰品的大雅之堂。

  也许正因为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岁月,我才不由地对比耳竹多了一丝怜惜和疼爱。但一方面,我又清醒地知道,从"比耳竹乡“到”比耳橘乡“,是历史现实做出的一次相当聪明和无奈的选择。虽然竹艺品的价值远高于橘橙,但在比耳橘橙和比耳竹艺之间,市场选择了前者,想必肯定有其合理性吧。

  无数次我曾经徘徊在比耳码头和古街,恍惚中,我似乎又看到了过去比耳漫山遍野都是楠竹,人人是篾匠,户户会编织,码头上船来船往,运的都是竹艺品的景象。本顺竹艺合作社就座落在原比耳小学旧址上,一栋一层小楼,中间是展览室,两边是车间,虽简陋,但仍让人感觉到一种蓬勃的气象。在这里,我分明触摸到了比耳人民的勇气和决心,还有重现比耳特色竹艺街景的古镇梦。

  于比耳而言,我只是一过客,除了祝福,我无力供奉其他。只是有时觉得,竹如人,人如竹,一个地方也是一样,失去了的东西,再拼命找也许都找不回来了。

作者:石万冲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