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仲夏,骤雨方停,青烟乍起。
久等的老农急忙担起担子,奔向耕作好的田里,熟悉地甩出捆好的秧苗,映着浑浊的泥水,远处望去,插秧这农事很有水上军事演习的架势。
这一切,于农户而言是一种生活,于游子而言是一种记忆。
在过去农村,由于粮食生产水平不高,插秧也就成了农户的一件大事。从选种到泡种、发芽、平整泥田、撒种、灌溉、施肥、拔苗,每一步都马虎不得,稍有不慎就得不到秧苗,错过了时节,这一年的粮食就成了问题。正是如此,邻里都养成了相互帮衬的习惯,那家多了苗就给缺苗这家匀一点。
那时候,要是谁家媳妇插秧又齐又快,便会成为邻里夸赞不绝的对象,这老婆子自然心里也乐开了花,可要是谁家丈夫秧能比妇女还插得好,那将是乡里的“明星”。插秧是大人喜欢的生活乐事,却是孩子们最怕的“坏事”。
每次插秧几分钟,腰就弯得难受,我刚喊腰疼,大人就理直气壮地教训道“青蛙没脖子,小孩没有腰”,看着大人一点不累的样子,我竟天真地相信了此话。而让我至今深感恐惧的,莫过于那软绵绵的水蛭,记得一次下田,刚一会就察觉到了脚踝上趴着一只“蚂蟥”,吓得我哭喊着跑完整个田坎才甩掉它,也吓得大人一头雾水。尽管如此,插秧还是得继续,但只要下雨了,父母就会催我回去。
所以我最期待的就是下雨,就像这突至的雨。
面对漫天的小雨,行人只得匆匆往回赶,当然也包括我。而插秧的老农,披好雨衣,戴着斗笠,消失在细雨里,淡忘在
了背影里。这场景,说与我无关,似乎也有所关联,不然心底的情绪怎会油然而生呢?
生活让人学会了插秧,生活也让人忘记了插秧。当田间的荒芜辜负了雨水的润泽,当生活的步伐遗忘了时光的热情, 记忆又该何去何从?就好比这要消逝的生活方式——插秧。可谁也无法阻止它,就像无法阻止这蹉跎的岁月一般。
其实,一辈人有一辈人的生活,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追逐。长辈只能用岁月告诉晚辈什么是生活,而要怎么生活,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终究他们的身影会成为记忆。可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旧景轻轻触碰心灵,总会让人不知所措,难以释怀,正应了这闯入的场景。
回忆就是这么奇怪的东西,总会把无情的事物变得多情,可这份深情在记忆深处却跟自己无关。也许在未来,当我习惯了在夕阳的渲染下回忆曾经的时候,我的孩子们会在他们青春的路上,臆想我讲述的关于插秧的趣事,只是他们在课堂上听到的更生动吧!
窗外蛙声又起,我拿起了手机,跟家里聊起了插秧的往事。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刘船
编辑:易果
本文为中国保靖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6/05/30/588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