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年味里的乡愁

来源:团结报 作者:杨再群 编辑:易果 2017-02-27 13:25:15
—分享—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儿时的记忆是最难抹去的,即使你不怎么记得某些记忆中的含义,但是你就是清清楚楚地记得那些做过的事,一件件都成了如今的乡愁。

  儿时, 一年四季中,最热闹最期盼的就是冬季,而春节是家中最热闹的时候了……

  那时,年前的几天,妈妈总会这样喊:“你去不去啊?要去的话可要快点,别磨蹭,回来后还有好多事要做呢!”我连声应着:“去!去!我当然要去,妈你等一下我!”腊月二十九的清晨,我们全家人都会一起出去置办年货,爸妈是去买一些过年吃的菜类和拜年往来所需的烟酒糖果,而我跟弟弟则是去凑热闹,顺带趁爸妈高兴买些自己爱吃的零嘴,东挑西选,不似如今什么都不在乎。

  办完年货回来,妈妈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了,水汽笼罩,香味四溢,口水就不自觉吞咽了几下。门外小伙伴们叫喊着,招手让我过去放爆竹,“噼里啪啦”声中夹着欢声笑语,有捧腹大笑的,有惊怕掩耳的,有窃窃私语的,不管怎样,大伙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千等万等,终是到了大年三十这天。早上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此前买好的新衣服,妈妈早就放在了床边。穿戴整齐吃个简单的早饭后,父亲就带着我们贴对联门画了。只见,先前家中长辈写的春联,字字苍劲有力,坚挺柔韧;门神栩栩如生,虎虎生风。我端着浆糊,父亲踩在板凳上,拿着对联左右看看,平平仄仄,按时按景,分出上下联,我也歪着脑袋,看看对联,问问父亲,也学会了几种辨别上下联的法子,时至今日仍是大有用处。贴好门画对联后,我就帮其他的忙,带着弟弟放放爆竹。该吃年饭了,大家围在一桌,倒好酒与饮料,从晚辈敬长辈开始,我同弟弟敬父母亲,“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业进步!”父母满脸笑意,连连回着:“好好!希望我的两个孩子也健康快乐的长大!”边说着边拿出红包给我们,“要装在口袋里哦,要压岁的!”我跟弟弟也笑着接过红包,继续吃饭了……年饭过后,我们就与小伙伴们一起放爆竹,到了晚上更是会提着好看的灯笼各家讨糖吃。

  到大年初二,就陆陆续续开始拜年了,鞭炮声夹杂着每个人对新年的祝福与兴奋,我还能见到许多平日里难见到的亲戚好友。

  浓浓的年味,别样的乡愁。现今长大后父母长辈老了,如我一样的晚辈因工作也越发懒散,年味越来越难感觉到了。一个激灵从儿时回到了现在,厨房里再也没有那种香味与水汽了,年夜饭也是草草了事,门画早已不见踪影,红底烫金的对联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冷清清的。

  长大后的乡愁如渐渐消失的年味,回不去的儿时一如理不清忘不掉的乡愁,在记忆里存在,你却全然忘了含义。

来源:团结报

作者:杨再群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