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业者风采】坚守深山五年的创业夫妻档

来源:红网保靖县分站 作者:姜飞燕 编辑:易果 2017-04-05 08:23:44
—分享—

副标题:——保靖县复兴镇门前村石敦德种植黄金茶创业记

  红网保靖县分站4月5日讯(通讯员 姜飞燕)茶,是生命的芬芳在摊青、杀青、揉捻、烘焙、提香等多种工序中,经水与火的淬炼,方成其苦味回甘,香飘人寰。

  茶,是岁月的碧色经开水滚烫冲泡,几番浮沉,千回百转,方成其绿水汤汤,叶叶舒展,韵味悠长。

  石敦德,保靖县复兴镇门前村人,种植着192亩的茶园。可是,谁能想到,这五年来,他经历了如茶一样淬炼浮沉的人生。

  返乡创业,夫妻种植黄金茶

  石敦德曾在湘西一家企业工作,负责器械,机电的维修,一年下来也有一、二十万的收入。这样的收入,在村里算是富裕户,他也因此常接济亲戚朋友,帮衬邻里乡亲。收入颇丰的石敦德,在花垣街上还修了自己的新房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蜜里调油。

  想不到的是,该企业改制了,石敦德便从厂里出来了。

  在企业工作了17年,此时一旦重新踏入社会择业,去做什么好呢?家里三个孩子都在上学,爱人一直在照顾孩子没有工作,一大家的生活断了来源。此时的石敦德,不知何去何从,他感觉到前路一片迷茫。

  于是,石敦德找到自己一位见识较广的亲戚支招。这位亲戚告诉他,农民工返乡再创业,可以在农业产业上想想办法。现在全县上下在抓精准扶贫,创业正是好时机!

  只是,石敦德早已从一个农民走进城里,成了一个“市民”。现在,他要再回到土地,重新成为一个农民,他愿意吗?他适应吗?

  石敦德知道,保靖黄金茶是县里重点扶持的产业,被誉为“可以喝的文物”,也被国内茶叶专家誉为“中国最好的绿茶”。

  “如果种植黄金茶,可以走农工联合的道路,把农业做成产业,实现从农民到农民企业家的转换,带动一方共同致富!”亲戚也这样告诉石敦德。

  对于种植保靖黄金茶,石敦德一片迷茫。技术呢?资金呢?销售呢?他都一展莫筹,而万一投资失败,血本无归,孩子上学都将成为问题!他又找到这位亲戚,想打退堂鼓。亲戚笃定地给他打气:你放心去干,如果你担心万一失败孩子上不了学,到时有关孩子上学的事我来想办法。

  石敦德夫妻终于坚定了信心。说干就干,他俩将这些年辛辛苦苦积累的一百万资金拿了出来。

  2012年9月,通过化验土质,测土评方,鉴定出盘古峰的页岩发育土壤特别适合小叶黄金茶的生长,这里有树有水,也颇向阳。于是,石敦德流转了土地192亩,开始整地炼山!

  历经艰辛,千磨万击还坚韧

  山上灌木杂草丛生,石敦德夫妻俩跟着两台挖土机起早贪黑地开沟燎壕。他们以一个塑料薄膜搭建的窝棚,在茶园基地的山脚为家,以蜡烛照明,常常四五点就起床,半夜一两点才睡。泥里土里,吃的是地里种的蔬菜;风里雨里,过的是不一样的生活。

  石敦德一家,从曾经的天天大鱼大肉到几天不识肉味,他自己从每天抽的是五十块钱一包的烟,到抽两块多钱一包的烟,生活质量与往日相比可谓是云泥之别。

  “如果人生如茶,煎熬就变成了一种成就。”也许只有经过磨砺的人,才能与茶对话。

  石敦德,就历尽了煎熬与淬炼。

  2013年8月,一场大旱不期而至,眼看着地里的苗一天天枯死,石敦德急得焦头烂额,一天天山上转悠,一夜夜辗转难眠。他和妻子说,只要有口饭吃,挑水也要抗旱。只是大旱,山脚的河水已经断流,山腰的一口泉眼也是杯水车薪,192亩的茶苗枯死了百分之六七十。石敦德绝望了。

  创业受挫,村里人都说石敦德是哈宝(傻瓜),好好的日子不过,硬要瞎折腾。

  做农民都会遇到大年小年,今年大旱,明年莫还会旱?石敦德这样想到。

  于是,在2014年春,石敦德想法买到了5万株数量珍贵稀少的黄金茶2号苗重新补种,又找来了湖南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处处长、湘西茶叶专家团队首席专家李健权进行技术指导,茶叶终于全部铺绿了山山岭岭。

  翻过了这道坎,让石敦德夫妻担心的一幕又出现了。

  2015年底的时候,石敦德自有的近百万资金全部用完,他愁肠百结。他经常身无分文,有时甚至连坐公交车的钱都没有。

  有次,石敦德去花垣办事,上车后,他摸摸口袋,却没有钱。他窘迫地坐在那里,不好意思地向司机说明了情况。这位好心的司机连声说没有关系,捎他到了花垣县城!

  在最困难的时候,石敦德感觉最愧对的就是孩子们。由于夫妻俩都全身心忙于基地,没时间去管他们,只得将孩子们送到学校寄读。好几年,他们把孩子们接到基地的简易棚子里过年。

  一家人虽然清贫,倒也其乐融融。

  妻子也曾几回因劳累过度而晕倒,半夜送去花垣人民医院。在交了一千五百块钱住院费后,第二天又要交钱时,妻子便急着出院回了家。她没有钱,她也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再说,她挂念着地里的茶叶,在医院也呆不住!

  妻子病没有好好治就回到家里,吓得孩子们哭着对妈妈说:妈你要注意身体,你千万不能累倒啊!

  吃着从未吃过的苦,操着从未操过的心,石敦德一度困惑,这样辛苦倒底为了什么?如果自己做自己的老本行,在城里打份工,凭自己的手艺,一年轻轻松松少说也能挣个十多万!可是,如今自己从曾经的“百万富翁”,到今天举债几十万的“负翁”,生活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辛苦归辛苦,埋怨归埋怨,石敦德夫妻二人也没有想过放弃。他们架了电线,修了生产运输便道,茶园终于初具规模,初现生机。

  坚持标准,石炉敲火试新茶

  石敦德的茶园,一开始就按照高端要求,做有机茶,做生态茶。他的茶,从不上一颗化肥,不打一点农药,肥料全部是从养殖大户那里定购的羊粪。羊粪属热性,夫妻俩将其买回来,沤熟后才施进茶园。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几年的辛苦波折,石敦德的茶园迎来了春天。

  2016年年底,石敦德加工茶叶的厂房开始建设,并注册成立了“保靖县盘古峰黄金茶专业合作社”。

  可喜的是,石敦德今年的第一锅黄金茶,新绿喜人,香气扑鼻,轻品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三月的门前村盘古峰,烟雾缭绕,细雨濛濛,山上的桃李芬芳,山上的菜花金黄,山上随风起舞的,是那漫山遍野层层梯田里的绿色茶浪。

  石敦德忙碌着,穿梭着。3月18日,炒茶的新机子到了,崭新锃亮。于是,满园的有机黄金茶开始采摘了,茶山上每天飞扬着阿妹、大嫂、阿婆们采茶的欢声笑语,投资百万的茶叶加工厂房也正在建设之中。

  石敦德的脸上,终于有了雨过初晴云开雾散的笑脸。

  五年的守望终于初见成效,五年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五年汗水与泪水,终于开始慢慢见到了回报。

  回望这一路走来的历程,45岁的石敦德感慨万千。

  绿波荡漾,故乡情长,石敦德说:他一定会将黄金茶做好,将来还会扩展规模,然后带动乡亲们都种植黄金茶致富起来!他的爱人张盛翠也说:以后做好了,就要用心回报社会!

  茶味人生创业路,情怀乡梓助贫心,一腔热血天不负,片片清茶片片金。

  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古峰上的茶歌,又在大山的深处久久回荡。

扫描二维码

加入“保靖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新鲜资讯任你获取!

来源:红网保靖县分站

作者:姜飞燕

编辑: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7/04/05/588142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