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融媒体中心4月29日讯(通讯员 向映雪 )芳菲四月,生机盎然。保靖县毛沟镇如景村7、8组的村民正在油茶地里如火如荼的为新种植的大豆苗撒肥料,这是如景村以村集体名义从农户手中接管过来的75亩油茶地,也是该村立足于村里产业和土地现状摸索出的一条适合本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希望之地。
怎样壮大村集体经济?
村集体经济底子薄、无固定集体经济收入、发展滞后、青壮年劳力的缺失是如景村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面对的突出难题,如何有效解决该村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的“空心”困境,选准适合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狮子桥电站驻如景村第一书记王显敏从《保靖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行动方案》中找到了答案。
“各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主要从种养开发等各种业态中选择符合发展基础,具有产业规划和市场前景的项目。”一下子将王显敏的神经击中,联想自己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村里种植的油茶,由于后续配管跟不上,油茶地里杂草丛生,有些甚至出现草比油茶高的情况。而今年春耕生产恰好有油茶套种的好政策,若将两者相结合,利用现有油茶地套种市场畅销的大豆、花生等粮食作物,卖出了粮食又享有了政策补贴,岂不妙哉?王显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村两委,在大家一起商量后,得到了一致赞同。
(村两委组织人员清理杂草丛生的油茶地)
不等不靠,主动作为
既然选定在产业和土地上“做文章”,就要扎扎实实的干,乘着春耕生产的东风,将想法付诸于实践。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马上走访了种植油茶的农户,征求他们意见。没想到农户们的意见竟然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让村里种。就像周银珍阿婆说的“这块3亩油茶地是我的,但我年事已高,孩子们又都外出务工,服侍不好这块油茶地,如果村里通过委托配管的方式,我们不仅不要自己服侍这些油茶地了,照顾了我们这些留守老人,又管好了这片油茶地,我举双手赞成。”接着村里又召开了院坝会,征求村民们的意见,也是获得了大家的一片叫好。最终村里跟20余户农户签订了5年的75亩油茶管培协议。
当好管培人,壮大集体经济
拿到了油茶地的管培权,村两委就从整治土地开始。由于油茶地里的拔毛草较多,组织附近组上的村民将油茶地里的拔毛和杂草割、挖了一遍,再用翻耕机将土地都筛过一遍。为了提高产出大豆的品质,该村选择了优质的本地大豆苗,此种苗与外地大豆苗产量相当,但每斤价格却低了1元。
(如景村村民在油茶地里播种)
“有了好品种,还得有好管理,种不好照样赔钱。”如景村书记张声兵说道。种了半辈子地,经验丰富,张声兵当起了这块地的管培人,时刻关注着农作物的长势,及时组织人员浇水、施肥、打药,当前已完成73亩油茶地的施肥面积。
接下来,如景村又瞄准了一个新目标——抛荒了1年多、面积有10余亩的“烂泥田”,这是一块适合养殖稻花鱼的冷水田,村里正准备从村民手上流转过来,种上水稻,养上稻花鱼,继续扩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范畴。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向映雪
编辑:吴学敏
本文为中国保靖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22/04/29/1117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