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 高振铎 石发银
一条从远古奔腾而下的酉水,在这里,孕育出一颗冉冉升起的酉水明珠。这座千年古城,涌现出毛泽东国文教师袁吉六,与革命先驱李大钊一同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姚彦,奥运冠军杨霞、向艳梅等一大批杰出人物。这里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作为成长坐标,在蓝天碧水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焕发出勃勃生机,这就是获评全国“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保靖。
田仁冰 摄(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田仁冰拍摄)
近年来,保靖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积极创建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里有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保靖酉水国家湿地公园、吕洞山国家级3A旅游景区、陇木峒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入选“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被誉为酉水河畔的“威尼斯”。
担当作为 打好生态文明“主动仗”
保靖县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等多次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成县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保靖县将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了五个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和政府目标管理重要考核内容,列入了县委、县政府重要督查事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重要参考,以务实举措全面打好生态文明建设主动仗。
守正创新 擦亮绿色发展“金名片”
保靖县探索出“河长+检察长+河道警长+民间河长”制度,设立企业河长、村级护河队、志愿者护河队等;经常组织环境保护、水政监察、畜牧水产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各类水事违法违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酉水河保靖段获评湖南省“美丽河湖”。
治好水,还要管住气、护好土。全县建筑施工场地在线监控和视频监控安装率达100%。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2020年以来,保靖县空气质量优良率均稳定在96%左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率、地表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民心工程”高歌猛进。2020年以来,全县累计改造农村户厕5.4万余户,农村旱厕全部清零,所有建制乡镇实现污水处理厂全覆盖;新建城镇第二污水处理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保靖县建立了全县生态环境项目储备库,共储备项目8个,概算总投资4.6亿元。其中,酉水河流域治理项目已申报成功,获得国家专项资金3000万元。随着项目实施,将极大改善酉水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
舒冰 摄
振兴乡村 打造生态环保“产业链”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保靖县把“生态文明创建”的“军令”变成了群众手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喜报”。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两黄金一两茶。保靖黄金茶是保靖自然生、古老而珍稀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专家刘仲华教授说,保靖黄金茶是大自然给予人类舌尖上的恩赐,是一座绿色金矿,一种天下好茶。
保靖县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连续十年出台县委1号文件,打出了“干部带头、乡亲帮带、科技指导、政策扶持”的保靖黄金茶发展“组合拳”,保靖黄金茶产业焕发出蓬勃生机。
保靖在全国首开先河启动保靖黄金茶种质基因库建设,出台了湖南省内首部古茶树资源保护法规,保靖黄金茶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农业主导品种,入列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单。保靖黄金茶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获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茶山变金山,绿叶变金叶。保靖黄金茶种植面积由1.5万亩增长到15.5万亩,年综合产值由1亿元增长到21.36亿元,全县10万多农民因茶收益。如今,在保靖黄金茶核心产种植区流传着“十万不算富,百万才起步,千万还有很多户”的佳话。
保靖县投入专项资金建立柑橘精品园,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升级。柑橘种植面积达17.6万亩,年产量14万吨,产值超过5.8亿元,柑橘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全县3.5万余人稳定脱贫致富。
据统计,保靖县累计投入产业发展资金8.3亿元,发展保靖黄金茶、油茶、柑橘突破45万亩,过去的荒山滩涂,变成了保靖人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现在的保靖,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水鸟翩跹的帧帧画面,成为保靖厚植“绿色底色”,提升“生态颜值”的最好见证。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正当时。保靖县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为高质量建设“酉水明珠·黄金茶城·幸福保靖”贡献绿色力量。
( 一审:周榆林 二审:张晓莉 三审:高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若水 高振铎 石发银
编辑:朱菲菲
本文为中国保靖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755/54/1324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