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融媒体中心9月9日讯(记者 刘番 通讯员 黄道平)近日,2024年二季度“湖南好人榜”发布仪式暨中国好人与湖南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保靖县举行。会上发布了2024年二季度“湖南好人榜”,40人(组)群众身边好人光荣上榜。其中,来自东道主的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黄剑、宋欢、周秀坤的VCR《党徽在洪水中闪耀》收获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并引发广泛讨论。
该作品是湘西非遗锉花技艺配音画,9幅锉花,栩栩如生地描绘着三位英雄的英勇事迹。非遗锉花配上激昂的讲演,让现场人员仿佛置身2023年6月30日,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时的保靖县迁陵镇黄土坡路段。他们三人在特大洪灾中奋不顾身英勇顽强地与洪魔作斗争,舍身救出11条生命,共同守住了特大洪灾“零死亡”。负责本次活动的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科介绍说:“这个节目让古老的非遗技艺与现代的好人好事相融合,锉花那淳朴的线条、精美的图案与演讲艺术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与温暖。”
锉花是一种具有湘西苗族特色的剪纸艺术,它与汉族剪纸有着显著的区别,是湘西苗族妇女用心灵和锉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该组作品的背后是保靖民族中学的4位美术教师根据三位英雄事迹精心准备,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反复讨论反复修改创作而来。
“这次我们用‘锉花’的传统艺术形式讲述了三位本乡本土的‘中国好人’的动人事迹,也是借助这个机会让更多人了解锉花,爱上这项非遗技艺,让它焕发出新的生机。”主创团队负责人向亚琼介绍说。
多年来,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不仅非遗保护传承领导小组,选取适合学校教育传承的非遗项目,整理编辑出版了,音,体,美三本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同时,建立非遗传承基地,设立了苗画、竹编、锉花、苗鼓学习工作室及土家摆手舞、苗拳传承工作室;开设非遗课程,定期邀请非遗领域的专家来校授课或讲座,将非遗技艺融入高中教学。多年来的积淀,使得该校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民族民间文化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加以保护、传承和发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了本民族文化的精髓。
非遗,传承不息。保靖县作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一直以来致力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像保靖民族中学一样的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我们县有4个,涵盖了幼儿园到高中全阶段。通过非遗进校园的形式,让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了解非遗,增强民族自信。未来他们都将是我们非遗传承的新兴力量。”保靖县非遗中心主任彭秀莲介绍说。
一审:周榆林
二审:张晓莉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番 通讯员 黄道平
编辑:吴学敏
本文为保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843/91/14252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