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桥,过谷雨,接夏至,已是百鸟欢唱、万物生辉的时节了。 在花桥驻村,这感受自然要比城里生活有趣得多,美妙得多。
一早起来,好一个朗晴天,凉风习习,清爽得很。天幕湛蓝浩瀚,点缀着几缕淡淡的云,好似从弹匠弓弦上飞出的棉絮花,慢慢地、悠闲地飘荡着。刚入驻新村部的燕儿,清着嗓子,唱着情歌,正享受着衔泥筑巢的快乐。村部新栽的荷花,已撑出圆润油绿的叶片,能想象出即将到来的盛夏里,“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有多美。
美丽的花桥(1867年建,2016年重修)
雨后的原野,格外通透,纤尘不染,舒心透骨的爽。
从梳头湾蜿蜒而来的溪水,带着田园泥土的清新气息,明丽清沏,哗哗地响。像极了好动的山里娃,斜挎着书包,唱着童谣,轻快地跃过村部门前,蹦蹦跳跳地出山去。
喧闹一夜的蛙们,终于消停了,村部周边暂时恢复了平静。
田坝里,水面如镜,翠绿的山包,成排的电杆,连片的小青瓦房,都倒映在水中,对称的非常有趣,更显现出天地间高远。
不远处,响起一阵“嘎、嘎、嘎”的叫声,顿时将这原野短暂的平静给打破了。只见从接福谢家简易的寨门下,顺着公路,走来一队摇头摆尾的麻鸭。我知道,它们就是冲着这坝水田来的,不论有吃无吃,这水田就是它们欢乐的世界。
花桥早晨的迷人风光
不一会儿,它们真就一一进到了水田里。看着他们时而结着伴游来荡去,时而相互追逐,里面凑在一起像用密语交流水下收获的心得。不一会儿,它们站在田埂上,舒展着翅膀,优雅地梳理着羽毛,如绅士般风度翩翩,惬意得很。看着这情景,给驻村生活更增添了几分乐趣。
绿荫渐浓,山花烂漫,农时红火。我打扫完村部卫生,简单吃过早餐,决定顺着村部后接福黄家的泥土小道,往杨家组走一遭,去体验时下别样的风景,也算是我的工作走访。
由村部到杨家,本有公路可去的,我却总喜欢走这条路。这条路起源于酉水河迁陵码头,已走了数百年, 不是一条简单的乡土路,而是一条凝聚着厚重文化的古驿道。
在接福的这段路,从保靖历史名人黄海楼老屋外坎经过,起点是黄家于咸丰二年(1852年)修建的花桥凤桥。旧时花桥人都说,黄家是五代为官,实际至今已延及七代。路过此处,不由不想起这位引以为傲的英雄。
古驿道上的黄氏铁匠铺
黄海楼年轻时参加湘军,勇谋兼备,得曾国藩赏识,被称为“能员”,任江苏松江参将。后经其推荐,于同治六年(1867年),以陕甘总督中军官之职,跟随左宗棠去西北征战达16年之久。后在四川任职二十年,官至提巡按察使、代理布政使,从二品。
漫步在这段小路上,想到“湖湘子弟满天山”有其一,“新栽杨柳三千里”有其一份血汗,心中徒增了几份豪迈,更是受到一种精神洗礼。
此时,老远就已听到打铁的“叮当”声,花桥黄氏铁匠铺开工真早。炉灶燃煤升腾的青烟,在铁匠铺黝黑的壁板缝隙间渗出,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五彩斑斓,如同铁匠铺的故事多姿多彩。
黄铁匠祖籍怀化,雍正年间在当地打铁已小有名气。道光初年,因受调遣,与另一户生产铧口的孙姓匠人来到保靖,帮助制造和改良农具。民国二十年,第九代传人举家再由吕洞山苗区迁到这里,已传十一代。
2021年,我来这里驻村,帮助该铁匠铺成功申请非遗,还帮助设计注册了商标和印制了精美的文化包装,建了传习所,现在非常红火,产品一件难求。“工匠精神把手传承十一代,非遗文化流光溢彩三百年”,是这个铁匠铺的真实写照,衷心希望在份技艺能世代传承下去。
铁锤铿锵 美妙乐章
出了接福寨子,金子般的阳光像丘比特的神箭,从坡顶倾泄下来,温暖着菜园、树丛,浸润着散发花香的小路,原野已是蜂儿、鸟儿、蝶儿们的乐园,到处一片欢腾开来。
花桥的整个春天都非常美丽。最早来装扮的是樱桃花,二月初,当大多数的树木尚未从冬眠里醒来时,花桥的峡谷、缓坡、沟壑,或是绝壁,樱桃花已如烟似雪般绽放了,整个花桥顿时变得清新脱俗了。接着便是桃花、杏花、李花等次第开放,还有那如锦锻般的油菜花艳丽登场,如同给花桥置备了一身五彩外衣,花桥又成了花枝招展、魅力无限的大姑娘了。
李花如雪掩人家
如今,接棒而来的是一丛丛的云实花、一片片的紫云英、一串串的马先蒿花,金色的毛茛花一路追着脚跟走开放,大气磅礴的油桐花是自然界的大手笔自不必说了。花桥的金银花更是特别多,一树树、一墙墙,堆金晒银,散发着浓郁芳香沁人心脾。还有月季、火棘、苦楝、粉团蔷薇等,各种色彩的花真是无处不在。
总之,花桥的整个春天即是被百花装扮的世界,你方唱罢我登场,百般红紫斗芳菲,漂亮得很。
拾级古驿道,思绪万千里。在花团簇锦里行进,于冥冥之中,仿佛看到湖广贵都御史陆杰,宽襟大袍,自保靖宣慰使司翻山越岭,一路骑行而来,取道镇溪(今吉首)巡视兵防,在冷寨河苗寨,结缘保靖黄金茶,留下“一两黄金一两茶”数百年佳话。又仿佛听到一阵阵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这是一支由吕洞山苗民组织的马队,驮着兵器和行囊,擦身而过,下迁陵,渡酉水,去参加湘军,马蹄声又“嗒嗒嗒”的渐行渐远。
留下乡愁印记的石板路
走出接福路口,上到杨家地盘,又是另一番风景了。
杨家是一个有着八十多户400多人的大寨子,全寨围着一口大山塘座落,非常有人气。寨中各项风格的吊脚楼较多,有户秦姓人家,房子建于嘉庆年间,是登记在册的古建筑,也是保靖唯一家留存完好的旧驿站。
杨家寨子像是专门由石头打造的,非常别致,非常精美。田地里、住宅旁、户与户的间隙地,青色的石头或独立、或开合、或散置、或重叠,百态千姿。有的更是或拱、或卧,生动有趣,像极了浮出汪洋的鲸鱼的背。
杨家寨中,小径纵横交错,也多由青石板铺就。穿行其间,眼见着户以石为墙,邻以石为界,地以石为栏,古怪的树,青翠的竹,温婉的小草,像是被人恰到好处的布置上去的,整个寨子俨然是一个巨大的水旱盆景。
杨家老石墙多,布满了层次丰富的苔藓,满满的岁月厚重感。在泛青的苔藓里,惊奇地发现,竟有米粒般的小花在盛开。
看着这不起眼的小花,突然想起袁枚的那首写《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由衷敬畏这自然界的微小生命,它正展示神奇的魅力,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人勤地生宝,花桥人勤劳是出了名的。人们披着晨光,正专注地劳作,地里被梳理的一丝杂草都没有,瓜苗、豆苗、秧苗、玉米苗都壮壮的,吐着淡淡的新绿,焕发出无限生机。
茁壮成长的庄稼
人们将土里石头翻出,顺着土坎的自然曲线有序码放着,一道道,一列列,一窝窝。眼看这人工的杰作,让我真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杨家寨中有一丘大水田,在清沏的水面下,静静地聚拢着无数的蝌蚪,像一大堆黑豆。当我试着将水面轻轻点击一下时,它们立刻颤动开来,水面顿时银光闪闪,像似万千鱼儿在游动。
它们是稻田未来的守护神,不打搅它们,让它们快快成长吧。
水田旁边的地里,拱着很多大塑料篷,在阳光的照映下,泛着耀眼的白光。拱膜下面,是花桥人播撒的希望。
花桥新民居田园风光
总之,花桥的早晨,山美,水美,故事美,地里劳作的人们更美。春华秋实,一切都充满着朝气,一切都充满着快乐,一切都充满着希望!
(作者:何昌金)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昌金
编辑:吴学敏
本文为中国保靖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849/54/1388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