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靖县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县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他们发挥好榜样的作用,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用实际行动“感染身边人、带动一群人、影响一座城”,让社会各界从“平凡英雄”身上感受到真善美,为高质量建设“酉水明珠·黄金茶城·幸福保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根据做好相关工作文件精神,各乡镇、县直单位逐级推荐,经过县纪委监委、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税务局等部门联审,提交县委宣传部部务会研究,现将2025年二季度保靖好人候选人名单予以补充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公示时间:2025年7月11日至7月14日。公示期内如有意见建议,请致电或发送邮件至保靖县委宣传部。
监督电话: 7723857
电子邮箱:bjxwmb@163.com
保靖好人公示候选人名单(5人)
敬业奉献类:向义涛、彭绍品
助人为乐类:滕树奎
诚实守信类:彭红勇
见义勇为类:石泽建
保靖县委宣传部
2025年7月11日
保靖好人候选人公示
敬业奉献类(2人)
向义涛,男,1995年出生,现任保靖县供电公司电网技术部副主任,2018年入职,历任配电线路工、技术员、配电班班长等职。
向义涛注重理论学习,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恪守廉洁从业准则,坚持“四公”办事、“四自”律己,不收受用户财物,不参与客户宴请。工作中他勇于担当。2021-2022年负责城区配电工作时,面对负荷大、线路旧的问题,他24小时待命抢修,连续两年春节值班。2022年春节暴雪期间,他带队24小时值守,完成城区抢修后又支援龙溪、梅花供电所,一直至正月初九。2021年疫情期间,他紧急返岗,克服困难完成保电任务。2022年泸溪洪灾,向义涛带着队伍跳进浊流,硬生生从洪水里抢出20多处电力生命线。2023-2024年,城区线路老化,他跑遍老街巷弄,换掉1500多块旧表箱;班组管理,他创新"无违章记录板",让安全长出牙齿。365天24小时待命,他把家安在值班室,用肩膀扛起千家万户的光明,赢得群众的广泛认可。2022年,向义涛获得保靖县五一劳动奖章。
彭绍品,男,1965年出生,保靖县普戎镇下坝村护林员。他11年如一日守护3713亩山林,年均徒步124万步,从救火到反盗猎,带领74人的护林队伍筑起绿色防线。月薪千元却甘之如饴,彭绍品用坚守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晨曦未露时,彭绍品已背着水壶踏碎晨雾;繁星满天际,他才拖着灌了铅的双腿下山。年均124万步的跋涉千里,藏着数不清的惊险:他曾在暴雨中扑救山火,浓烟熏黑了脸庞却浇不灭眼里的光;他曾深夜追截盗猎者,荆棘划破衣裤也攥紧手中的手电筒;他曾跪在泥地里解救受伤的麂子,小心翼翼的模样像在呵护自家孩子。
自2018年当上护林队队长,彭绍品建了个热闹的微信群,74个汉子在群里报点位、传险情,手机屏幕映着他们被晒红的脸颊。有次暴雨冲断山路,他拄着木棍走了八个小时,硬是把防控通知送到每个瞭望点。有人问他图啥,他抹把汗笑:“这山是咱村的命根子,守着它,后代才有奔头。”
妻子总在他晚归时留盏灯,孩子说“爸爸是山里的超人”。这11年,他没穿过几件新衣服,却让3713亩山林始终披绿;没赚过什么大钱,却给乡亲们守住了最宝贵的“绿色银行”。当“省级生态护林员标兵”的奖状送到家,他摩挲着纸角望向窗外的青山——那里,每片叶子都记得他的脚步,每阵风声都在说:这,就是守护的力量。
助人为乐类(1人)
滕树奎,男,89岁,中共党员,保靖县复兴镇甘溪村退休教师。滕树奎始终高标准要求自己,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只要村子里有需要自己的地方,一定不遗余力。在“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中,滕树奎站上“甘溪讲堂”,为村民讲述甘溪的悠久历史;在得知村里“党建+村庄治理”的宣传栏需要更新后,他主动在黑板上写下自己创作的“三句半”诗词等。作为有着数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总说:“党员的‘课’,这辈子都不能停。”
村里两米长的黑板报墙还带着夜雨的潮气,滕老师踩着掉漆的木凳站上去,蓝布衫后背很快洇出深色汗渍。粉笔头在黑板上“哒哒”跳动,字里行间藏着他的心意:“夏季水稻病虫害防治”写得格外大,怕种田的老伙计看不清;“马拉松的来历”旁画了个小跑道,想让村里的娃娃们多些兴趣;“洛浦古城简介”则密密麻麻注满小字,那是他翻了三本书才核实的细节。
“甘溪讲堂”开讲那天,滕树奎的声音依旧洪亮。“乡村振兴不是喊口号,是咱脚下的泥、手里的笔、心里的劲!”他指着黑板上自己写的“三句半”,字里行间都是土生土长的热忱。台下村民举着他分送的报纸,纸页被风掀起边角,像一群振翅的蝴蝶,载着老党员的初心,飞向甘溪村的晨光里。
诚实守信类(1人)
彭红勇,男,1982年出生,保靖县花井社区六哥大碗饭经营者,保靖县迁陵镇扁朝村人。在保靖县的街巷里,彭红勇店里的红底白字告示,像一个默默坚守的约定,在店门口挂了一年多。这背后,是店主彭红勇对一份善意承诺的执着守护。
2024年6月开店时,彭红勇就和堂弟彭强说定:要给遇到难处的人留一份热饭。这份承诺没什么轰轰烈烈的仪式,就写在那张简单的告示上——“来份‘免费套餐’,吃完直接走,记得以后帮别人就好”。对当时刚创业、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要养的彭红勇来说,这承诺藏着沉甸甸的责任。
可从那天起,他从没让这承诺打半点折扣。天不亮就钻进厨房备菜,炒得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就怕来求助的人等急了;有人不好意思开口,他装作没看见,默默把饭菜端过去,眼神里满是“别客气”的暖意;就算店里生意忙不过来,或是遇到食材涨价,那份“免费套餐”的分量和热乎劲儿,从来没变过。
有位老人连续半个多月来吃免费餐,彭红勇每次都笑脸相迎,和对待其他顾客没两样,从没问过老人的难处。熟客龙女士总说:“这老板实在,说要帮人,就真的一直帮下去,看着就暖心。”
一年多的日子里,彭红勇用日复一日的坚持,让那份简单的承诺变成了持续不断的暖意。他没喊过什么口号,只是每天守着厨房的烟火,把热饭递到需要的人手里,用最实在的行动告诉大家:有些善意,说出口,就会一直算数。
见义勇为类(1人)
石泽建,男,1974年出生,保靖县葫芦镇葫芦村村民。2025年4月20日,周日,原本宁静祥和的葫芦镇葫芦村,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打破了平静。上午11时许,罗文敏家中一个不经意间的用火不慎,瞬间点燃了灾难的导火索。顷刻间火苗肆虐蔓延将屋顶吞噬,滚滚浓烟冲天而起。
监测户石泽建听闻火灾后,心急如焚地赶到现场。他没有片刻迟疑,立刻投身到救援行动中。石泽建不顾个人安危,在熊熊大火肆虐的事故现场来回穿梭。消防管在慌乱中纠缠在一起,严重影响灭火效率,石泽建深知这一点,他迅速弯下腰,双手抓住杂乱的消防管,紧张有序地梳理开来。炙热的空气让他呼吸困难,滚滚浓烟呛得他咳嗽不止,但他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
梳理好消防管后,石泽建扛起水管,快速跑到房屋两侧。他熟练地将水管对准火苗根部,用力按压阀门,强大的水流喷涌而出,冲向火焰。火焰被水流冲击得一阵晃动,但很快又卷土重来。石泽建毫不退缩,双脚稳稳地站在地上,不断调整水管的角度,让水流最大限度地覆盖火势。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顺着脸颊滑落,但他浑然不觉,一心只想着尽快扑灭大火,减少村民的损失。
最终,在镇党委政府有序协调组织和众多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火势渐渐得到了控制,被成功扑灭。罗文敏户的房屋虽然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但好在没有让火势蔓延到其他农户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石泽建在“4·20”葫芦村火灾中,面对烈焰反扑毫不退缩,汗水浸透衣衫仍坚守岗位。其无畏担当与忘我付出,生动诠释了见义勇为精神,更以平凡善举有力彰显了守望相助、勇于奉献的社会正能量,为乡风文明树立了光辉榜样。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保靖县委宣传部
编辑:彭梦媛
本文为保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1/55/1511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