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融媒体中心7月14日讯 (通讯员 王旗定 肖翔尹)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体育与音乐学院副教授陈云带队“源”启陇木峒文旅IP大学生暑期联合调研实践团,进驻湘西保靖县陇木峒村,开始深入解码、提质赋能这一曾以“养女不嫁陇木峒,一水要做三次用”形容的土家村寨,如何蝶变成国家AAA级景区与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发展之道。
调研团通过前期高频对接村寨,精准锚定“打造文旅IP、优化推广运营、升级环境设计”核心需求,此次带来了以陇木峒“深山引水”精神为核心的解决方案——“1+3+5”乡村振兴生态模型,尝试解析人才断层、运营乏力与竞争不足三大难题。
调研团成员15人,依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绿色、生态为特色,多学科优势,涵盖音乐表演、舞蹈学、环境设计、生物技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旅游等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构建起“艺术 + 科技 + 工程” 复合型人才结构,为陇木峒村文旅产业发展挖掘提供强力支撑;同时深度分析社交媒体数据与行业报告,确保方案紧贴市场脉搏,兼具针对性与落地性。
陇木峒村支部书记彭运江坦言:从昔日的“三无”贫困村到今日的文旅热土,陇木峒凭借高达90%的森林覆盖率与摆手舞、打溜子等国家级非遗宝藏,成功走上“三旅融合”(农旅、文旅、教旅)之路。然而,景区有资源,但留不住客;有设施,但运营弱;想发展,但缺人才,希望成为此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调研团精准发力的方向。
调研不仅是“诊脉开方”,更是青年成长的淬炼炉。“在村里才明白,乡村振兴需要的是能解决真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将以自己所学的不同专业知识,借助新媒体传播路径,以调研报告、文艺创作、视频制作、策略提供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探索成型文化IP点燃土家村寨振兴新引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通过初步了解当地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深刻感受到将乡村全面振兴与文旅深度融合,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挺膺担当、擦亮青春,深入基层展开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家完成社会责任“成人礼”的重要一课。
此次IP调研团开展的“源”启陇木峒乡村振兴公益计划,已入选第四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带队指导老师陈云表示,这场跨越校园与乡村的深度对话,让学子们得以跳出书本,在田间地头与课堂讲台的切换中,真切触摸到乡村振兴的强劲脉动。它既为陇木峒量身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文旅IP筑牢根基,也为景区推广运营优化、整体环境升级提供了创新思路,更在乡土大地播撒下希望的种子,静待奏响更富活力的乡村振兴强音。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旗定 肖翔尹
编辑:彭梦媛
本文为保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1/58/15125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