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融媒体中心7月28日讯(通讯员 吴泽贵)今年以来,保靖县紧扣“延链、补链、强链”核心任务,以机制创新为引领、龙头培育为抓手、科技驱动为动能、要素保障为支撑,推动“2+4”现代化产业体系提质增效。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县产业体系总产值突破53.59亿元,工业产值达16.27亿元,带动就业10.62万人,县域经济发展交出亮眼的“期中答卷”。
机制引领,构建产业发展“强引擎”
围绕“七大攻坚”“三项工作”等中心任务,保靖县构建起“链长半月调度、专人每周梳理、链办每月专报”三级闭环体系,上半年召开6次县级产业链专题会议精准补短板。《保靖县产业发展提质工作方案》的出台,搭配十条产业链图谱,清晰勾勒出产业发展路径;8名高职级干部组成全脱产工作队伍,联动“产才融合”工作形成协同格局。通过“工作、项目、问题”三张清单,将91项重点工作、57个产业项目细化到具体单位和时间节点,实现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龙头带动,铸造产业集群“主心骨”
建立龙头培育库,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目前已培育2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已报省。在优势产业链中,保靖黄金茶产业链正在积极推进历控公司入规,培育福顺、荣升等规下骨干;农产品及绿色食品加工链支持百宇公司扩产食用菌,将鑫洋集团等10家列为重点培育对象,协助宝佳食品申报州级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绘制招商图谱,组建专业团队精准招商。宇辰铸造、金阳惠农等18个优质项目落地,总投资21亿元,其中4家已投产。同时,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机制,定期开展供需活动,推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激活产业集群活力。
科技驱动,点燃产业升级“加速器”
《保靖县2025年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为产业升级注入政策动力。保靖县深化与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合作,组织46人次专家开展技术指导,举办7期培训覆盖650人次;建成中药材成果转化中心,开发药膳产品;引进2个镉低积累水稻新品种,推广种植0.44万亩;在4个乡镇建设5个超敏蛋白复合酶试验基地;阳朝乡建成教授工作站科技实践基地。此外,当地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今年企业研发投入达7120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逐年提升。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引进高层次人才17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577人;推进“茶二代”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建立农业产业化人才库,为产业升级持续注入动能。
要素护航,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圈”
土地保障方面,实行“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今年为12个产业项目保障用地73.8亩,6个项目用地待审批,同时加快盘活碗米坡镇食用菌基地闲置土地。资金支持方面,创新推出茶叶贷、柑橘贷等特色产品,涉农贷款余额57.29亿元,占比54.03%居全州第二;农信担新增担保贷款153笔、6773.9万元,设3000万元优势产业风险补偿基金,可撬动4亿元以上贷款。服务优化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通办”,建立领导包联制度,“一对一”跟踪服务,已为企业解决13个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吴泽贵
编辑:彭梦媛
本文为保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1/62/15160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