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融媒体中心7月8日讯(通讯员 肖秀萍)“同志,这里是电站坝下禁渔区,全年禁止垂钓,请立即离开。”连日来,碗米坡镇综合执法大队在例行巡查中,对违规垂钓者耐心劝离。
入夏以来,这样紧张有序的劝阻场景,已成为碗米坡镇党委政府启动防溺水及坝下禁渔专项行动后的常态。镇党委政府联合派出所,累计劝离钓鱼人员 110 余人次、私自下河洗澡学生 10 余人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 200 余份,以硬核举措筑牢水域安全屏障。
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这个警示牌褪色了,马上更换。”在押马村水库边,镇应急办主任一边检查救生设备,一边叮嘱村干部。
自专项行动开展,应急办联合执法大队、各村委对全镇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累计更新警示牌8块、补充救生圈等施救设施17套,并建立隐患台账动态管理。针对青少年暑期活动特点,镇村两级组建11支防溺水巡逻队,在中午、傍晚等重点时段开展“陆空”立体巡查——地面有红马甲巡逻队,空中有无人机巡查。同时,通过“村村响”广播每日播放防溺水警示音频,联合学校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300余份,将安全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筑牢禁渔“生态堤”
“电站坝下游800米范围内属于电站禁区,任何人不得进入,请收好渔具配合检查。”在碗米坡电站坝下,联合执法人员对一名违规垂钓者进行训诫。
作为长江流域支流的重要生态节点,碗米坡镇始终扛牢属地管理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划定禁渔区域并实行全天候监管。政府值班人员延伸巡查时段,在群众易聚集时段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巡查,联合县级执法部门开展“白加黑”突击检查,重点打击电鱼、毒鱼等非法行为。对首次违规者现场进行安全教育,再次违规则没收工具并立案处理。行动开展以来,已查处违规垂钓案件7起,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显著提升。
构建共治“新格局”
“大家看到有人下河游泳要及时劝阻,发现非法捕捞请拨打举报电话。”在集镇宣传点,镇政府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讲解政策。
为形成全民参与的治理格局,碗米坡镇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机制:应急办统筹隐患排查,执法大队负责现场处置,学校强化安全教育,村干部落实属地责任,形成闭环管理。
据悉,当前专项行动已进入集中整治关键阶段,多部门将持续高压巡查,对屡教不改者依法从严处罚并公开曝光。9月起转入长效管理期,通过“回头看”巩固成果,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与水域生态安全线,让“水利蓝”与“志愿红”共同绘就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乡村画卷。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肖秀萍
编辑:彭梦媛
本文为保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1/90/1510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