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融媒体中心7月9日讯(通讯员 高楚倩)7月5日,吉首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的60余名师生共赴保靖县阳朝乡,开展为期一周的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教育”为主题,结合科普实验、文娱活动、体育运动等形式,为当地儿童送去温暖与知识,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科技赋能,点燃儿童兴趣火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计算机学院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字课堂”。志愿者们通过简易编程演示、科普实验等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信息技术、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拓宽视野。课后,阳朝村就读三年级的孩子充满憧憬的和志愿者们说道:“老师,以后我也要学计算机,然后成为一个厉害的编程人。”法学院学生则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欺凌安全教育等内容,以情景剧和互动问答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互动陪伴,守护儿童身心健康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针对留守儿童的性教育缺失问题,志愿者团队特别设计了“儿童防性侵、防溺水”课堂,通过讲解各种现实案例和现场演练等方式,为留守儿童普及了什么是性骚扰、哪些部位陌生人不能碰触等知识,让性教育在乡村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其次针对留守儿童情感方面的需求,志愿者们组织了互动环节,通过气排球、羽毛球、手工制作、音乐等活动,激发孩子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依靠运动等方式疏导留守儿童心理压力,帮助树立乐观向上、勤奋学习的态度。
校地联动,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三下乡”活动是推动文化科技卫生等资源深入基层的一个有力方式,此次吉首大学计算机学院与法学院的“三下乡”活动响应了中央宣传部等部门的号召,开展了科学普及活动和法律进乡村活动,为阳朝乡留守儿童带来了优质科普资源,送来了法律知识和服务,丰富了孩童暑期生活。同时,为解决志愿者居住、饮食、教学场地等问题,村里整理教室作为临时居住场地,协调村民提供肉类、瓜果蔬菜等食物并将村部会议室腾出来做为教学场所,让志愿者团队无后顾之忧。
为此,吉首大学驻村工作队表示,此次联合行动是高校与地方深化合作、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既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平台,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州联通驻村工作队也指出,未来将持续整合资源,推动教育帮扶与数字化建设,助力阳朝乡可持续发展。
实践育人,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在阳朝小学,志愿者团队分工明确,一部分志愿者负责给孩子们普及知识,教授音乐、绘画、历史等课程,一部分志愿者负责此次活动的宣传工作,还有一部分志愿者负责后勤工作,每个志愿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参与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学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未来将更积极地投身社会服务,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计算机学院的李同学感慨:“孩子们的笑容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用技术改变乡村的信念。”
此次“三下乡”活动为阳朝乡留守儿童带来了关爱与希望,也彰显了吉首大学学子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我村将持续深化村校合作,为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增长才干、社会实践提供场地,同时也为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更进一步贡献力量。”阳朝村书记说。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高楚倩
编辑:吴学敏
本文为保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1/91/1511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