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县碗米坡镇:白云深处椒香漫,土家村寨日子红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肖秀萍 编辑:彭梦媛 2025-08-08 10:14:15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8月7日讯(通讯员   肖秀萍)八月暑气正盛,保靖县的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却凉意融融。山风掠过林海,捎来一缕清冽的椒香。这香气里,藏着湘西保靖县碗米坡镇的振兴密码。

8月4日,在该镇白云山村叒吾寨的200多亩辣椒基地里,上百名村民穿梭在青翠辣椒叶间采摘,指尖翻飞间,饱满的青椒落入竹篮。让人称奇的是,这片基地里的每一个刚采摘的辣椒几乎都挂着露水。“这是保鲜嫩的秘诀,咱的辣椒,就得带着露水摘才金贵!”基地技术负责人田成明黝黑的脸上,笑意混着汗珠闪光。随手摘一枚青椒入口,初尝微辣,继而一股清冽的香气在舌尖炸开——这是生态赋予的独特滋味。

生态打底,白云山藏着“椒”傲资本。据悉,该基地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超过800米,云雾绕,土壤肥沃,独特的小气候让辣椒避开了高温炙烤,也躲过了常见的病虫害。“山下种过三年,结出的辣椒却总赶不上这儿的口感。”基地负责人田成明说。正是这份高山赋予的“天生丽质”,让辣椒的采摘期能从夏延至秋,足足3至4个月,为后续的市场供应打下了好底子。

产业破局,小青椒闯大市场

从田间到市场,链条环环相扣。村民采摘后,就地分拣、装箱,一部分当天就能发往城市商超满足本地市场,大部分辣椒却直通长沙各大市场、餐馆、商超。“好品质,得有好销路。不然再好的产品也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基地的“销售尖兵”吴阿芬说。她用自己曾在外打拼二十年积累下的人脉门路,直接为辣椒打通了长沙核心市场的通道。“跳过中间商,每公斤能多赚两块,还总被催着发货。”她翻看着电脑里订单,一边核对着发货清单一边安排工人打包装箱。“之前有专门做外贸食品的客商来看过,但是就因包装商标细节有点问题没能达成合作。但这也进一步说明咱的辣椒品质能走出国门!”

图片2 拷贝.png

民生温度,家门口挣出稳稳

200多亩辣椒基地,更像一台全年无休的“增收机器”,每年300天都需要人手,日均100多位村民围着辣椒转,从培管到发货,人人有活干,个个有钱赚。63岁的田大妹是基地的老员工了,几乎每天都在基地干活,分拣辣椒的动作也是麻利得很。“不用出镇,一个月能拿近3000块,管吃管住,又有伴,比在家闲坐强百倍!”她拿着刚领到手的工资笑眯了眼,皱纹里都漾着蜜。

图片3 拷贝.png

这样的笑脸,在基地里随处可见。不少留守老人、妇女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劳动强度适中,收入稳定,“家门口就业”不再是空想。田贵仁算过一笔账:光采摘旺季的两三个月,就能给周边村民带来数千人次的务工机会,每年人均增收超6000元。

星火燎原,从一寨香到九村红

如今,叒吾寨的椒香正飘向更远的地方。碗米坡镇的辣椒种植以白云山村为核心,辐射到磋比村、迎丰村等9个村寨,总面积突破1100亩。按保守估计的亩产1000公斤算,产值超220万元,这片“绿色银行”每年能为全镇带来可观的收益。

图片1 拷贝.png

山风依旧清凉,吹过层层叠叠的椒田,也吹动着碗米坡镇热气腾腾的振兴之路。叒吾寨从昔日闭塞的高山寨,成为兴旺的产业带,碗米坡镇用一串青辣椒,串起了生态与经济的平衡,也串起了乡亲们“日子比辣椒更红火”的期盼。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肖秀萍

编辑:彭梦媛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2/98/1518397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