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湖南老字号”:镌刻在酉水长河的商业传奇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仁喜 编辑:吴学敏 2025-09-17 10:32:51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9月17日讯(通讯员   田仁喜)在湘西保靖,悠悠酉水孕育了一批熠熠生辉的“湖南老字号”品牌。它们不仅是保靖商业经济的符号,更是镌刻着岁月记忆与文化根脉的史书,见证了迁陵这座小城的兴衰与变迁。

鑫阳食品:一枚松花皮蛋的国际之旅

据《保靖商业志》记载,保靖制作松花皮蛋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清代《宝庆府志》载:“保靖地属酉阳蛮,民多养鸭,取蛋制馔,尤以灰腌为妙”,揭示了当地利用丰富水域资源与天然灰料制作皮蛋的传统。走进保靖县湖南鑫洋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着选蛋、洗蛋、浸泡、包装等工序。公司的“喜阳”牌松花皮蛋,一直是保靖县特色食品的一张名片!

鑫洋公司由老国企喜阳集团改制而来,成立于2010年8月。公司继承传统工艺,并与湖南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携手,融入现代生产技术,历经十余道工序,打造出品质卓越的无铅松花皮蛋。其蛋体饱满、晶莹剔透,蛋白上布满如松枝般的美丽花纹 ,蛋黄溏心恰到好处,口感鲜爽,清香扑鼻,回味隽永。“喜阳牌”松花皮蛋该产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州众多奖项。在第五届亚洲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国际金奖;松花皮蛋制作工艺被列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喜阳”牌松花皮蛋多次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名牌产品。2022年被评为“湖南老字号”产品。产品曾远销东南亚、新加坡、韩国及港、澳地区,并且当年荣获湘西州出口创汇二等奖。成为保靖走向世界的美食名片。目前,公司年产松花皮蛋超过2000万枚,不仅带动了当地蛋鸭养殖产业的发展,还为众多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仙泉酱油:一口自然酱香的千年守望

保靖酱油制作技艺,传承千年。1920年冬,湘西王陈渠珍来到保靖,对保靖酱油赞不绝口,推动了保靖酱油产业发展。民国二十年(1931),保靖酱油开始大批量生产。迁陵镇先后兴起黄庆春、迁泰益、余家、杨家、罗家、周家、宋氏酱油等十余家酱园,产品远销湘、鄂、渝、黔四省边区。1956年,个体私营酱园合并成国营酱油厂,生产模式从作坊转变为500口大缸生产。1958年,保靖酱油获湖南省酱油评比第二名“巨龙牌”金奖。2008年,保靖酱油制作技艺列入湘西州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8年,其制作工艺入选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保靖县迁陵镇苏家坪,保靖仙泉酱油的酿造基地里,近3000口酱缸整齐排列,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酿造着时光的味道。仙泉酱油手工技艺传承人宋陆军,怀揣着对传统酱油的热爱,踏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为了找回儿时记忆中的酱油味道,她四处寻找原保靖县老酱油厂散落民间的酱缸,走乡串寨,不辞辛劳。仙泉酱油采用纯手工非遗酿造技艺,精选武陵山区自产大豆和酱麦制粉,以断龙山清泉水为酿造用水,经过五年日晒夜露,十余道工序精心酿制,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保留了酱油最原始的风味。其色泽红亮,豉香浓郁,味道鲜美,无论是炒菜、凉拌还是蘸食,都能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2022年,仙泉酱油被评为“湖南老字号”,并成为州级非遗工坊。如今,仙泉山庄已发展成为集酱油酿造、乡村旅游、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综合体,年各项收入总计近五百万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酱油文化,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现英茶业:一片保靖黄金茶的现代演绎

保靖黄金茶是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其现存7片古茶园,共2057株明清时代古茶树,集中分布在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保靖县现英黄金茶有限责任公司的“现英茶业”,便是这保靖县黄金茶产业的佼佼者。

公司扎根保靖黄金茶发源地,发展茶园种植基地达1000 余亩,企业签约种植面积1万余亩,年产茶叶100吨,年产值3000千万元,解决就业100余人,成为湘西州保靖黄金茶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的企业。为保障黄金茶品质,企业投入20万研发经费,与湖南省农科院李健权茶叶专家团队建立了企业联合开发中心,传承和创新茶叶制作技艺,将现代制茶工艺与传统工艺完美结合,从茶叶的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到干燥,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确保每一杯保靖黄金茶都能呈现出香、绿、爽、醇“四高四绝”的独特口感。现英茶业的保靖黄金茶,芽头肥壮匀整,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高悠长,滋味鲜醇回甘。该公司自成立以来,采取“公司+合作社(现英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5+模式经营,销售模式立足线下开发线上销售,通过线上网店(阿里巴巴、京东、淘宝、抖音)+线下实体店(吉首市店、古丈县墨戎苗寨店、长沙高桥火焰城店、湘乡市东山办事处店)+各个地区代理商+网红带货多渠道销售公司产品。2019 年湖南卫视天天兄弟汪涵线上为企业代言,单日销售50 万元,线上销售额以每年较线下 50%速度增长。该公司已注册堂郎红、现英茶业商标,申请发明专利1项,取得有机产品认证和马德里国际商标,2021年6月企业出口茶叶远销至德国柏林。2022年“现英茶业”品牌评为“湖南老字号”。凭借卓越的品质,现英茶业的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远销海外,推动了保靖黄金茶产业的蓬勃发展。

阿哒嘛:一袭民族服饰的文化新生

在保靖,“阿哒嘛”这个品牌,专注于土家族、苗族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走进阿哒嘛的店铺,仿佛踏入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宝库,色彩斑斓的服饰、精致细腻的刺绣、独具匠心的设计,无不展现着土家、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审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金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挖掘和传承民族服饰文化,深入民间收集古老的服饰款式和土家族织锦和苗族刺绣纹案,并邀请当地的织娘、绣娘,采用传统工艺进行制作。同时,为了让民族服饰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阿哒嘛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时尚设计理念,推出了一系列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服饰产品。2020年保靖县金河民族文化研发有限公司的“阿哒嘛”品牌被评为第五批“湖南老字号”。2025年由该公司精心打造的民族传统品牌服饰,融合东方美学精髓设计的4套土家族、苗族华服被选为世界小姐中国代表团指定礼服,中国区总冠军刘婉婷身着该服饰亮相在5月印度举办的第72届世界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向世界展现出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独特魅力,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首登国际选美舞台。如今,阿哒嘛的民族服饰不仅成为当地居民日常穿着和节日庆典的首选,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关注与购买,成为传播保靖民族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邓记百年老号:一块月饼的百年坚守

走进保靖县迁陵镇,一家不起眼的门店前,每逢中秋便排起长队,人们只为一品邓记“洗沙月饼”的独特风味。邓记百年老号始于1908年,脱胎于湘西保靖老商行谦泰益,历经四代传承,至今已有110余年。

洗沙月饼的制作,堪称一场与时间和技艺的对话。16道工序,道道严苛。炒沙师傅守着灶台,在柴火的温度里不断搅拌翻炒,让自然红豆香与动物油脂完美交融,直到颜色从赤变黑,细腻绵密的洗沙馅料才算大功告成。饼皮师傅将“油皮”和“水皮”精心揉擀,层次分明的饼皮便有了灵魂。出炉的洗沙月饼,外皮酥脆,内馅软糯香甜、甜而不腻,咬上一口,仿佛时光倒流,儿时的记忆与家乡的味道瞬间涌上心头。2018年,邓记洗沙月饼制作技艺列入湘西州级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项目,2020年湖南保靖邓记食品有限公司的“大屋场邓记百年老号”被评为第五批“湖南省老字号”。如今,邓记洗沙月饼不仅在本地畅销,还通过线上渠道走向全国各地,年产值预计达120万元,成为游子们寄托乡愁的不二之选 。

这些“湖南老字号”品牌是保靖的无价珍宝。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坚守初心,传承技艺,以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与喜爱。在新时代的浪潮下,保靖的“湖南老字号”品牌正积极拥抱市场,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宣传推广,与现代科技和消费需求深度融合,努力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续写属于自己的商业传奇,为保靖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文化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仁喜

编辑:吴学敏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3/51/152878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