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县清水坪镇:南瓜宴上的珍馐白云山间的“金疙瘩”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汤超英 编辑:吴学敏 2025-09-26 16:22:17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9月26日讯(通讯员 汤超英)9月25日,保靖县农民丰收节村厨南瓜宴在村厨艺大晒场热闹开席。清水坪镇代表队带着满桌“南瓜味”的创意佳肴登台比拼,不仅用舌尖美味征服了现场评委与观众,借着这场赛事,讲透了高山南瓜如何从山间作物变身“致富金果”的产业发展故事。

高山出好瓜:高冷气候孕育独特风味

“我们的南瓜,长在海拔1200多米的白云山上,白天晒足太阳,晚上凉风吹着,甜度和口感都是别处比不了的!”比赛现场,代表队领队一边展示菜品“原蒸金玉盏”,一边向围观群众介绍。只见拳头大小的本地南瓜蒸熟后,外皮泛着金黄光泽,轻轻掰开,内里糯如栗、甜如蜜,仅撒少许盐,就引得大家纷纷称赞“这才是山里的本味”。

清水坪镇腊洞村地处高山,夏季气温比山下低 5-8℃,独特的冷凉环境正好契合南瓜生长需求,不仅让南瓜积累了更多糖分,还赋予了其紧实细腻的口感。这片高山土地种出的南瓜,色泽亮、甜度高、耐储存,是妥妥的“潜力股”。

规模促增收:百亩南瓜托起千人就业岗

此次南瓜宴上,清水坪镇代表队带来的5道菜品,从清炒南瓜丝到南瓜炖排骨,从南瓜豆腐汤到南瓜饼,每一道都离不开村里规模化种植的“底气”。如今的腊洞村,南瓜种植面积已从最初几户的“小打小闹”扩展到700余亩,每年播种、管护、采摘的环节,都能为村里1680余名村民提供家门口务工的机会。

“以前农闲时只能在家闲着,现在种南瓜,除草、摘瓜都能挣钱,一天能有100元收入,一年下来能多赚好几千!”村民王大姐笑着说。据统计,种植一年南瓜,能为村民带来务工收入 16.8 万元,南瓜销售收入更是突破100万元。种植大户陈吉伦更是感慨:“以前不敢种,‘巷子深’。现在有了村里统一找的好种子、好技术,还有稳定销路,我一口气种了100多亩,心里踏实得很!”

这份“踏实”,来自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跑腿”付出。为了让南瓜有销路,他们多次前往贵州、重庆等地考察,最终与贵州省毕节市农业发展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对方不仅提供优质种子,还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订单收购,彻底解决了村民“种得出、卖不掉”的后顾之忧。

集体共致富:南瓜收入反哺民生暖人心

“我们村集体种了80亩南瓜,今年的收入一部分要给村里考上大学的娃每人发2000元奖励,另一部分请护工照顾孤寡老人!”比赛间隙,腊洞村党支部书记的话,让现场响起阵阵掌声。原来,腊洞村在发展南瓜产业时,特意预留了80亩作为村集体经济种植基地,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村内民生事业,让“集体产业”真正惠及“集体成员”。

此次南瓜宴,腊洞村不仅是来“比厨艺”,更是来“亮产业”。从单个南瓜到一桌宴席,从零散种植到规模经营,从村民增收到集体致富,腊洞村用小小的南瓜,串起了一条 “种植+加工+销售+文旅展示”的产业链。如今,站在丰收的晒场上,看着黄澄澄的南瓜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村民们都知道,这满山的“金疙瘩”,不仅是今年的丰收果,更是腊洞村未来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希望果。

下一步,腊洞村还计划围绕高山南瓜开发更多深加工产品,比如南瓜干、南瓜饼等,让“白云山间的南瓜”走得更远,让村集体经济的路子越走越宽,真正把“一村一品”的特色招牌擦得更亮。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汤超英

编辑:吴学敏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3/60/1531406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