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袁吉六先生颂联及解析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姚本顺 编辑:吴学敏 2025-04-16 16:08:02
—分享—

袁吉六先生颂联及解析

上联:

韩潮苏海振铎湘皋,斥康梁旧体,启韩文新境,五载呕心沥血,化育韶山龙虎气——看其批牍如椽,力保学籍于危局,更著《文字源流》,六书深研开新史;

下联:

铁骨冰心悬壶楚地,聚酉水灵源,融苗岭风骨,一生守正持恒,铸就湖湘文胆魂——仰彼墓碑耀彩,亲题宸翰于丰碑,尤留《过凤滩》句,万壑奔雷警世声。

横批:

通古今文史教天下英才

联语解析:以史为骨,以文铸魂

一、意象融合:史事与文心的交响

上联以“韩潮苏海”开篇,化用袁吉六矫正毛泽东文风之史实——其推崇韩愈、苏轼的雄健文风,斥康梁“新文体”为“老狐禅”,呼应其对近代文坛的革新之志。“五载呕心沥血”暗合1913至1918年执教湖南一师的时光,期间“化育韶山龙虎气”,既指毛泽东等湖湘才俊的崛起,亦见其教育深耕的成效。

下联“铁骨冰心”总括其人格,“酉水灵源”“苗岭风骨”彰显湘西苗乡出身,地域文化孕育其刚正品格。“一生守正持恒”凝练其治学与处世原则,而“铸就湖湘文胆魂”则将个体精神升华为地域文化的脊梁。

二、史实钩沉:师者仁心与学术境界

1.护才于危的师者担当:

“批牍如椽,力保学籍于危局”直击1915年关键事件——毛泽东因反对学校新规险遭开除,袁吉六联合徐特立等师长,以“挽天下危亡者必斯人也”力陈其才,终使学籍得保。此句既见其识人之明,更显护才之勇。

2.著书立说的学术深耕:

《文字源流》为其代表作,“六书深研开新史”取“深入研究”之意,精准概括其对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系统考据,与横批“通古今文史”形成呼应,见其融贯古今的治学格局。

3.文脉永续的师生情缘:

“墓碑耀彩,亲题宸翰于丰碑”指1953年毛泽东亲题“袁吉六先生之墓”,彰显师生相惜的历史厚度;“《过凤滩》句,万壑奔雷警世声”化用其诗作,既喻其诗文如万壑奔雷般的豪迈,亦暗合其精神警世醒人的永恒价值。

三、语言淬炼:典雅与通俗的平衡

联语善用“振铎”(喻教育传播)、“悬壶”(喻培育人才)等典雅词汇,搭配“龙虎气”“文胆魂”等豪迈意象,营造雄浑气象。“六书深研”通俗晓畅,却不失学术严谨——“深研”与下联“奔雷”形成“学术深耕”与“精神震撼”的意象对仗,前者见其著书时的沉潜严谨,后者显其诗文与人格的刚健磅礴,虚实相生,刚柔并济。

四、精神升华:从个体到时代的永恒

横批“通古今文史教天下英才”集郭沫若、章士钊评语,凝练其历史定位:上承“通古今”的学术传统,下启“教天下”的教育担当。上联“化育韶山龙虎”与下联“铸就湖湘文胆”形成精神闭环——前者指向具体人才的培养(如毛泽东),后者升华为地域文化精神的塑造,最终定格为“文以载道、教以化人”的永恒师者形象。

结语

此联以联为史,既勾勒袁吉六矫正文风、护才于危的师者仁心,亦展现其融贯苗汉、深研六书的学术境界,更凸显其与毛泽东之间“师以文传,生以魂继”的文脉传奇。从“六书深研”到“万壑奔雷”,从“力保学籍”到“亲题墓碑”,联语字里行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风骨,更是中国知识分子“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缩影。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姚本顺

编辑:吴学敏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8/50/1487437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