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县:代表领富谋新篇,采得茶香引客来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方君才 陈慧 编辑:吴学敏 2025-04-27 17:11:46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4月27日讯(通讯员  方君才  陈慧)谷雨时节,嫩绿的茶芽悄然萌动,地处吕洞山南麓的保靖县葫芦镇大岩村,一座座茶厂和民宿镶嵌在云雾缭绕的林茵万亩生态茶园,这里正是保靖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石开从父母手中接过的“绿色传承”。

图片2.jpg

石开出生在一个茶叶世家,从小在茶园摸爬滚打,6岁时他就架着凳子爬上灶头,学着父亲用双手翻炒茶叶。谁知父亲拍了他两巴掌,“烧火去,先学会与火对话,再来学炒茶!”父亲的言传身教,让他从此爱上了保靖黄金茶。在吉首大学读书期间,由于茶叶滞销,母亲给石开的生活费就是几包干茶。“一定要让家乡的好茶走出山门!”这个倔强的苗家青年背上茶样,利用课堂所习营销知识,成功将家乡茶叶引入长株潭市场以及沿海一线城市,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茶垅间的“代表诊室”

300°C铁锅,十年沉淀,石开另一个广阔的舞台已经搭起!林茵茶业茶叶基地面积达11500亩,拥有茶叶加工流水生产线6条,成为湘西州红、绿茶当前产能最大的茶叶企业。

“56000个芽头炒制一斤茶,只有最优质的芽头,才能在炒制中释放出最佳的风味。”闭会期间,石开常常挽着裤腿来到田间地头,和茶农了解采茶标准、保鲜措施以及炒制过程中的温度曲线和变化,他说只有摸透了每片茶叶的“脾性”,才能底气十足地踩着保靖黄金茶核心产区的泥土,让这片叶子走得更远。

“茶秀才,点星病如何防治?”“石代表,红梗红叶怎么办?乡亲们茶叶培管遇到难题,石开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他与湖南省农科院合作,在茶业产业园成立州级专家工作站,将“代表诊室”搬到灶台边、茶垄间,请专家现场诊断,开出良方。让茶农从“向天要饭”转向“技术致富”、从“凭经验种茶”转向“科学化管理”。这一年,大岩村的龙美香采茶、卖茶年收入6万多元;石爱红回村种茶,成为了黑茶高级制茶师,每月工资就有4000多元;龙三姐在公司帮扶下掌握了茶叶培管技术,开办了一家茶叶公司……

图片1.jpg

春茶季的“民生温度”

“以前卖茶看脸色,现在林茵茶业兜底收购,咱采茶都透着底气!”村民老向走向茶叶收购点,期待着满满一篓嫩芽蜕变成一天劳作的工钱。石开握着沾满茶毫的账本,给老向过秤,“这茶芽成色好,每斤再加三块!”

为了托起脱贫监测户的茶叶梦,石开走遍葫芦镇8个村、吕洞山镇3个村100多户茶农的田间地头,和村民连续开了10多场“春茶夜话”,建立了“企业+基地+脱贫监测户”的联结机制,以高出市场鲜叶10%的价格收购11个村脱贫监测户的自产鲜叶,为他们免费发放茶叶有机肥,免费加工生产茶叶,以代表行动回应百姓期盼,焐热了大山茶农的心。

石开的履职日志记满各种诉求,“戎高茶园路通行困难,需要硬化。”“村内供电不足,全村15个茶叶加工厂生产受限。”春茶加工关键期,电力不稳定成为制约全村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保靖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石开第一时间提交《关于为大岩村新增两台变压器的建议》,这份承载着茶农期盼的建议,及时得到解决,“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化作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

茶旅融合的“诗和远方”

群山环绕的大岩村,绿意盎然,三五成群的游客,兴致勃勃地游览林茵茶业新建的陆杰雕像、阿婆献茶浮雕图、黄金茶博物馆、茶祖小院民宿等打卡地。

“每年五一前后,有不少外地游客打电话预订民宿。茶园远离城市,负氧离子丰富,晚上躺在民宿的床上便可看到满天星空。”石开表示,大岩村与乾州古城、默戎苗寨、吕洞山景区毗连,优越的地理位置,结合苗鼓、苗绣、苗银等非遗文化,再以“一两黄金一两茶”的典故为基底,打造一个集旅游、休闲、采茶、观光与一体的综合性茶旅休闲体系,以旅游带动茶产业发展,唱响大山茶旅融合的诗和远方。

石开信心满满地说:“采得茶香引客来,人大代表就得像茶树一样,根要扎得深,这茶叶才有‘温度’,茶香才飘得更远!”

一审:张晓莉

二审:高 伟

三审:胡 煊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方君才 陈慧

编辑:吴学敏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8/61/1490872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