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融媒体中心10月10日讯(通讯员 宋逸飞)10月1日至5日,2025年湖南“茶BA”年度总决赛暨农民丰收运动会在湖南省湘西保靖县吕洞山镇夯吉村激情上演,赛事吸引了武陵山片区共计30支球队参赛。这场以茶为媒、以球会友的乡村体育盛会,成为全民狂欢的篮球盛宴,场均观赛人数达3万人,场均带动群众增收20万余元,更通过短视频平台掀起传播热潮,成为又一现象级草根赛事。
湖南“茶BA”篮球赛是湖南省内首个以茶产业县为承办方的大型篮球赛事,该赛事自2024年10月启动以来,累计吸引约50万名球迷观赛,网络浏览量突破1亿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500万元。这一“草根”赛事不仅点燃了乡村的激情,更成为观察中国乡村振兴的一扇窗口——其爆火出圈的密码,深植于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高质量发展逻辑之中。
一、以“人”为本: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湖南“茶BA”的成功,离不开其对人文经济学“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践行。活动摒弃职业化赛制,坚持“全民唱戏”的群众底色。各村自发组建球队参赛,赛场化作凝聚乡情的舞台;趣味运动会上,挑担接力、搓玉米等“农味”项目欢声雷动,村民化身主角。啦啦队身着苗族盛装,以原生态歌舞助威;“新农人”更将手机变新农具、直播当新农活,让家乡魅力随着网络传遍四方。这场全民参与的盛事,生动诠释了“人”作为人文经济核心的创造力——当群众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传播者,乡村振兴便有了不竭的源头活水。
二、以“文”为脉:厚植特色文化基因
湖南“茶BA”通过非遗展演、文化体验等环节,成功激活了传统文化资源,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开幕式上,苗族武术、狮舞与《再唱山歌给党听》的歌声交织;晒秋巡游中,稻谷、辣椒拼出绚丽图景,农耕文明焕发新生;苗绣的针脚、竹编的纹路在赛场旁非遗工坊里延展,让人们在逛、赏、品、购中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文化不再静默陈列,而是融入赛事肌理、乡村脉络、百姓日常,成为精神的滋养,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这种非遗为媒、古今对话的模式,正是人文经济学中文化资源向经济价值高效转化的典范。
三、以“业”为基:织就三产融合图景
湖南“茶BA”的持续生命力,源于其对业态创新和产业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球场周边,“纳福村集”汇聚保靖黄金茶、羊肚菌、腊肉等农特产品,“赛场引流、展区变现”的路径清晰可见;“我要露一手·村厨我最牛”活动同步开展,美食文化借赛事出圈,进一步激发了“舌尖上的经济”。更深远的是其产业带动乘数效应:赛事吸引国内外游客“打飞的”赴湘观赛,带动周边民宿、餐饮、手工艺品等快速发展,文旅流量正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量。通过“文体搭台、经济唱戏”,湖南“茶BA”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的繁荣,还通过品牌效应拉动了茶叶等核心产业的繁荣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前,保靖县茶叶综合产值突破23亿元,带动10万茶农人均增收超2万元,这恰是人文底蕴与经济效益共振的最佳注脚。
旅游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既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满足人的需求的过程。湖南“茶BA”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文鼎盛与经济繁荣相融共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图景,并以体育为媒介,将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元素巧妙融合,展现了人文经济学在新时代的鲜活面貌和广阔前景。
随着乡村文旅市场融合向纵深推进,类似湖南“茶BA”这样的本土化、场景化、情感化的文旅融合实践,将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一幅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基的乡村振兴壮美图景正在乡土大地上徐徐铺展。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逸飞
编辑:田清
本文为保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54/91/15339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