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欢乐天地间

作者:田二文 编辑:易果 2012-02-07 17:11:59
—分享—

  虽然,那一场场游戏正不断止步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似一堆行将燃尽的篝火,只留下缕缕余烟,但咀嚼那份于天地间诞生欢乐的浓郁风情和渐渐模糊的旧梦,让人心生激动和温暖,以及“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无奈思绪。

  等到春天播下的稻粟菽黍收获入仓,五谷丰登;等到春天喂养的猪羊鸡鸭膘肥体壮,六畜兴旺,儿大女大的人家便开始划算起建造新木楼。

  当枫林戴上枫叶织成的“红盖头”,茶树披上茶花成就的“满身雪”,田野铺上麦苗油菜苗编成的“绿地毯”,山寨里不时传来“当—当—”的木锤声。那锤声深沉、浑重、古朴,沟沟湾湾,一声一回,坳头岗岭,远远飘传……听到这声音,使人觉得那是一种裹缠喜气的韵律,从心里就会情不自禁地赞一句: “哈,又是哪家要甩屋梁粑了!”是的,那舞动山风、回响沟谷的铿锵锤声,唤起人们对那场乡村盛典的热切期盼和向往。

  昨天,数十人的摆弄,那十数根柱头落地的屋架稳稳的定格在位居“龙脉”之上的台地上,倒下的林木再次“生长”起来。

  晨风吹干露珠,霞光驱散雾霭。主人家的一个不眠之夜,亲友们的一个不眠之夜,上梁的吉时良辰到了。几声震耳欲聋的三眼炮响,像嘹亮的集合军号,呼唤寨里的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兴高采烈、争先恐后的欢聚到新楼的屋场。

  当木匠师做完开梁口这最后一道工序,高呼一声“升起”,刹时锣鼓齐响,喜炮齐鸣,先前到达屋架上待命的两名年轻力壮的男子迅速进入状态,一手一手将系着梁木的绳索拼命往上拽。伴着梁木的徐徐升起,木匠师、贺梁礼官款款从人群中走出,粉墨登场,拉开上演在天地间人间喜剧的帷幕。“哥先请!”、“您先请!”。一番礼节性谦让,二人忙忙走,走忙忙,奔向两边扶梯,举梁、爬梯、攀枋、登高,留下一路英姿,更留下串串饱含赞美之情的佳词妙句。

  脚登八宝地,手攀仙家梯,

  脚踏云梯步步高,手攀仙树摘仙桃。

  上一步,一举成名;

  上两步,二龙抢宝;

  ……

  手攀一匹枋,一树梧桐引凤凰;

  手攀二匹枋,二龙抢宝绕金梁;

  ……

  表演者你一言我一句,拉梁人像龙船赛的听鼓下桡,别人赞一句,自己扯一步,直至大梁放上屋顶。

  ……

  再上一步望天堂,鹞子翻身上屋梁。

  梁木合榫后,行于梁上的木匠师、贺梁礼官,真如盘旋在空中以一双锐利的目光搜寻猎物的雄鹰,四处张望,从前后左右四方颂赞主东屋场的好气象。那身影灵动云间,那歌声激荡豪情。

  “好!”、“好!”,上面的表演者淋漓酣畅,下面的观望者推波助澜,天地间遥相呼应。

  贺完宝梁,二人盘答起它的“身世”来。

  贺梁礼官:

  ……

  何人打从云中过,得见这根梓木梁?

  何人上山拿斧砍?何人下地用尺量?

  头筒拿来做什么?二筒又做哪一样?

  还有三筒在何处?有请师傅说清场。

  木匠师:

  ……

  鲁班打从云中过,得见这根梓木梁。

  师傅上山拿斧砍,弟子下地拿尺量。

  头筒拿来修金殿,二筒拿来修学堂。

  只有三筒生得好,主东拿来做宝梁。

  虽然,两人唱得太过诗意化,但那梁的来历还真有一些名堂。谁家建房,事先并不备好大梁,而是在各种房屋构件制作完备后,择定吉日上山偷伐梁木。一般选三五丛生、长有分杈的树,取“多发多生”之意,寓意日后家业兴旺发达。都说偷书不算偷,那是人们对好学习而囊中羞涩的读书人尴尬处境的深深理解,其实偷梁也不算偷,这是土家苗寨世代约定俗成的一种规矩,没有人非议它的来路不正。“背时的,哪家野猫子又把我屋里的鸡拖走了。”树被偷走,被偷人家心知肚明,却还要指桑骂槐般的笑骂一番。所偷梁木进屋时,主人家燃放鞭炮迎接,活像把一个俊俏媳妇娶进家来。

  没有输赢、难分上下、八两对半斤的比才智、拼口才、极尽恭维的口才秀活动结束,喜剧的最高潮——抛梁粑,在梁下熙攘人群的翘首期盼和男女老少摆开架势严阵以待中跚跚来迟。待双方问答完屋梁粑的根源后,言归正传。

  团团圆圆糯米粑,首先一对谢东家,

  请问东家,要富要贵?

  但见主人急忙上前,单脚跪在堂屋内,扯起衣襟,虔诚回道:富贵都要!

  于是,两名“演员”把富贵粑往主人怀里抛去,口中照例念念有词:

  一抛东,财源茂盛四海通。

  二抛西,天下富豪数第一。

  三抛南,子孙代代美名传。

  四抛北,子孙和睦创大业。

  富贵粑抛完,主人退下,两名“演员”又演起赐福大众的好戏来。伴着梁下的欢声雷动、孩童雀跃和呼喊叫嚷,木匠师、贺梁礼官,有如驻足云端袍袖挥舞的散花天女,对着人群大抛梁粑,边撒边唱:

  今天抛了上梁粑,男女老少笑哈哈。

  老的吃了添福寿,少的吃了长才华。

  从此家和万世兴,锦上年年添新花。

  春来春去春常在,三星永远照东家。

  那一招一式,活脱脱山寨春种撒谷撒豆的形情,秋收抹脸挥汗的光景,让人联想到父老乡亲演绎在土地之上的四季精彩。

  此时,雨点一样落下的梁粑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食品,而是上天赐予的金元宝、银元宝,上天赐予的荣华富贵。难怪梁下男女老少你争我抢,热闹非凡;难怪争抢梁粑的人越多,抢得越凶,主人越高兴。

  抛梁粑,古老的乡村狂欢,你是土家苗寨对幸福生活的祈福,更是土家苗寨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在五彩斑斓的乡风民俗里,你用粗狂歌声、飒爽英姿、深情祝福,酿造出欢乐、喜悦和甜蜜。尽管因为岁月风尘的掩盖,你已渐渐模糊,但我相信,民间艺术特质会让你这柱非物质文化的香火绵延不绝。

  (编者注:此文荣获第24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和2009年湖南省报纸副刊作品好新闻奖一等奖)

作者:田二文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