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28日,我出生在阳朝乡米溪村的一户农民家里。我住的那个小山村,离县城上百华里,只有一条不足两米宽的机耕道联系着外面,村民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多半靠在家种植一些杂粮过活。我家的地少,没有水源,全为旱地,路又远,在十里外的高坡上,劳动时,父母每天天一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然后再生火做饭,常常忙到很晚才把全家安顿好。双目失明的奶奶跟我们住在一起,弟弟那时刚学会走路,都要有人照顾,父母亲忙里忙外,亲朋好友也常来接济我家,比如谁家有用不上的衣裤,我跟弟弟就捡来穿。生活虽然艰辛、贫困,但一家人和和睦睦,相敬如宾,日子也还过得安安稳稳。
可是就在我高高兴兴准备迈入学校的大门时,由于多年的积劳成疾,母亲在苦撑了43天以后,最终离开了我们,给家里留下了3000多元的治疗费用。全家沉浸在悲痛的日子里。真是祸不单行,几个月后,就在我家生活快要恢复平静时,父亲又因生活的重压和精神打击,精神失常,在一天晚上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家里没有了主心骨,年幼的我和弟弟及奶奶抱在一起,不知如何是好。一个本家叔叔收留了我们,我的亲大伯也经常送些吃的和用的过来,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不久,那个叔叔讨了一房媳妇,还有了自己的孩子,再也无力顾及我们了,我跟弟弟又搬回了原来的住处——只有一间房的老瓦屋。奶奶已经去世,大伯又年纪大了,还经常腰痛,眼看着我跟弟弟就要流落他乡,靠乞讨为生。这时,乡政府和村里第一次向我们出了援手,每个月补助我跟弟弟100元钱和50斤大米,让我大伯照顾我跟弟弟,叫我们兄弟俩好好过日子。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还找到了村小,要求学校免去我的学杂费和书费,让我读书,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上学愿望。
这样艰难地捱过了几年,在我读小学四年级时,弟弟也要上学了,我的饭量也大起来,原来的补助早已解决不了问题,大伯一家也更困难了,也拿不出一分钱来帮助我们。我又一次面临失学的境地。几经思索后,大伯不得不找到政府和村里,向他们说了我家的情况。这叔叔和阿姨们,二话不说,再次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凑了200元钱和100斤大米,交给我大伯,还把我弟弟也送到了学校,告诉我们安心读书,有困难找政府。
2008年夏天,我终于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顺利地毕业了。正在我因学费不够,为要不要读初中而发愁时,村支书李大伯代表乡政府来到我家,送上了500元钱,嘱咐我一定要去念初中,钱的问题由政府想办法解决。9月份开学时,我如期地来到了我人生的新起点——保靖职中,开始了崭新的初中学习生活。学校知道我的情况后,主动为我减免了大部分费用,每个学期还发给我350元生活补助费。这时,我又碰到了一个好心人——我的体育老师杨再友,临近退休了,当听说我的情况后,不顾劳累,多次跑到县工商局,找熟人,为我凑到了3000元钱,放在学校,供我读初中用。工商局的叔叔阿姨们还说了,需要钱的时候再去找他们。我深感我的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学习时更加认真,与同学们搞好团结,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和爱护我,让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今年夏天,我即将初中毕业,我将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党啊,我亲爱的妈妈!
(指导教师:向清座)
来源:保靖职中九年级(1)班
作者:向凡军
编辑: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