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叙事的成功与否是衡量一个作家能否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标尺,小说叙事的建构则是考量一个作家是否具有成熟风格的重要标志。古往今来的著名作家莫不通过自己独特的叙事来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从而在文学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迹。
在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他以虚拟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文学作品。在这个想象的美国南方社会中,福克纳详细记录了几大家族的盛衰荣辱,细致描绘了其家族成员的坎坷人生,从多层面反映了南北战争结束到20世纪初这段时期美国南方社会的历史,深刻揭示了社会变迁下美国南方人所经受的文化和心理冲击。
在沈从文的边城世界中,他以自己的家乡为背景,创作出大批乡土题材的小说,他通过《边城》、《萧萧》、《长河》等一系列篇什勾画出一幅幅湘西上世纪初三四十年代的民俗风情画,表达他苦苦追寻的人性之美和人类之爱,思考现代文明进程中正日渐受到侵蚀并逐步消失的淳朴善良的美好人性的困境与出路,抒发他沉郁的人文关怀与悲悯意识。沈从文以自己的系列乡土文学创作构建出他笔下独特的“湘西世界”。
我们欣喜地看到,被誉为“文学湘军五少将”之一的于怀岸也正在建构他的“猫庄叙事”。在他这本《想去南方》小说集子中,21篇小说,就有19篇与猫庄有关,有的直接写猫庄的人事,有的是间接以猫庄作为叙事背景。再回头阅读他2005年6月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远祭》和2009年2月出版的长篇小说《猫庄史》,就会明白,这些年来,在南来北往的奔波打拼中,于怀岸蓄势待发,正在默默地而且是有意识地做着猫庄的文学秘书,他更是自觉地在做猫庄的历史导演。他想通过自己的作品为自己的故乡献上一份文学的祭品,留一份引人思索的精神遗产;他在尝试排练和演出他的猫庄历史悲喜剧。读完这本小说,完全有理由相信于怀岸已经初步建构出具有文本独立意义和文学审美意义的猫庄世界。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世界。
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文学世界。
在于怀岸的猫庄叙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近百年来湘西偏僻的一个山村的人物众生相,听到社会时代的踢踏声与这个封闭小地的原始神秘氛围以及村民的爱恨情仇的复杂交织,感受猫庄村民们发自内心世界的欢乐、幸福、悲伤与忧郁,也触摸到潜伏在猫庄那些隐秘人物背后的故事和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悬念。当然,我们和上最后一面书页的时候,也感受到作者对于故乡的人文关注与悲悯回望。
在猫庄叙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彰显出对人性光辉的追寻与探索,体现出作者对故乡人事的深切关注。尤其是《白夜》、《天堂屋》、《幻影》、《去天堂》、《红马嘶鸣》、《放牧田园》这几篇小说最为明显,也使得于怀岸这类小说淡化了他一直受人称道的冷峻与野性,一反常态变得温情脉脉,打上了散文的抒情色彩,在表面的冷峻叙事中,文字变得温暖起来,营造出人情的温润和诗歌的意境。在《放牧田园》里,被人诟病嘲讽的农村青年二宝单纯质朴而执着,就是靠自己的歌声和对爱情的近乎傻劲的纯情才获得菊妹的爱情。在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这样的爱情大概只有在于怀岸的笔下才会出现,也更难能可贵。与此对应的是,《让你打我一回》在令人莞尔一笑之后,也会为普通凡人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令人唏嘘。所谓的爱情就是居家过日子,就是在夫妻天天吵架打架的频率波动中让一个个平淡无奇的日子在太阳底下生动起来。爱很简单,就是一同携手变老,一起走完人生的旅程。
毋庸置疑,《猫庄史》是于怀岸的重要作品,可以说是集猫庄叙事之大成。本小说集子中的众多文学形象或多或少都在猫庄史的文学演绎中登场亮相。他们中的许多人本来就是猫庄史中人物的原型和前辈。他们都给人留下鲜明而独特的印象,比如集土匪与英雄于一身的赵长春,与日本间谍同归于尽的老猎人帕旺,淳朴的摆渡家的小喜子,孤独寂寞习惯夜游的谢老师,“猫庄三害”泥鳅、黄鳝、臭鱼,17岁的道士三货,侠肝义胆的司机老四,单纯善良的春花姑娘,爱马如妻的老光棍团长,想去南方而只敢窝在家里的长青,离家出走杳无音信的父亲,打工谋生误入歧途的陈永,步行千里捉儿回家的倔犟老爸,每天为心爱女人争抢骨头的打工青年张小平,出格换妻的铁杆哥们赵志明、曹红旗,放牧山林终得幸福的书生二宝;亦庄亦谐令人感叹的铁树和开花,理性冷静成人之美的派出所所长,生性勤劳吝啬怪癖的郑老汉,黑衣黑裤令人厌恶的李百年,一辈子吵架打架同一天去世的老夫妇,为女儿赵小娥寻找元凶村干部赵武华等等。这些人物及故事,于怀岸不拘泥于历史事实的限制,而是通过文学的虚构和想象,再通过文学符号的重组,形成了具有于氏风格的猫庄世系小说,让他们在于怀岸的笔下又一次复活新生且形神兼备。通过猫庄叙事,于怀岸在思考,他想改变点什么,他也在改变着什么。于怀岸也许有意识地要为猫庄的村民做一份文学的档案,为他们的命运做一份记录。他也许想以他自己的理念和书写为湘西的形象作文学的抗争与正名。
于怀岸为人本朴实笨拙,不擅言辞,不会矫情。他骨子里对人生命运有着悲天悯人的感怀。对自己的创作,他一直比较低调,没有故意的吹嘘与招摇,而是在叙事和语言上不断下功夫进行探索与前行。他说他只是尽量把他所虚构的历史语境中的人名还原成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背负着爱恨情仇的生命个体。所以他只能在漂泊中悲悯地回望故乡,倾注他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注,以自己瘦弱的身躯和坚强的心去打量故乡的历史,聆听故乡人的血脉悸动。
猫庄叙事对于怀岸来说,如果说过去的起点还没有引起读者足够的注意力的话,现在的猫庄史的出版和这本《想去南方》的出版则是值得关注的总结点和转折点,可以说,猫庄叙事所创造出来的猫庄世界,完全可以奠定于怀岸作为一个优秀作家的必要基础——有意味的内外叙事方式,复线交叉的多层叙事结构,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单纯而直接的人物关系,扑朔迷离的民俗渲染,时代背景的厚重衬托,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个性毕现的人物对话,幽默诙谐的适当点染。可以说,于怀岸通过近五年来的努力,以自己的勤奋成绩,使他的猫庄成为近现代湘西农村社会生活的一个文学标本,成为湘西百姓档案的历史纪录片,也因为此,于怀岸也成为出色的猫庄的荣誉村民和猫庄叙事的文学代言人。
如果我是猫庄村民,我想向于怀岸脱帽致敬。
如果你对湘西有兴趣,不妨走进猫庄吧。
(本文为于怀岸《想去南方》小说集序言)
作者:田茂军
编辑: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