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艾娅芳走马射倭寇 梁三保泅水救巡按

来源:长篇历史小说《抗倭英雄彭荩臣》节选 作者:胡健 编辑:易果 2012-02-07 15:13:37
—分享—

  天宇朦胧,流云漫涌。

  尽管天气是这般阴晦沉闷,但秀水县知县呼延年今天仍然兴致勃勃。他一是庆幸自己的权术高明,从一个国子监(1)的监生步入仕途后,三个月前由一个未入流的小官晋升为知县,虽然只是个七品芝麻官,但大权在握。二是想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堆金积玉,飞黄腾达的日子已经到来,这怎不叫人春风得意哩!

  今天一大早,他就提着画眉笼子来到后花园,将笼子在树枝上挂好以后,拉开青缎笼围欣赏起画眉来了:胸部灰白、周身棕黄油润、微微带勾的嘴唇,略显外凸的眼珠,固然好看,但那两道雪白的眉毛,更像是用彩笔画上去的,活像两片柳叶,有神有韵,难怪人们赞它叫画眉!

  他鼓起嘴唇逗它鸣叫,也许是奏气温升高,鸟雀内分泌反应灵敏,加之条件反射的缘故,画眉立刻引颈啭鸣。这是一只雄性画眉,音调高昂悦耳,声清流利宛转,胜似笛声,给人以精神豪爽之感,呼延年情不自禁地摇头摆脑念起两句古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太令(2),王江泾告急!”知政肖策凄凄惶惶地快步走来禀报。

  “告什么急?”肖策冲淡了他的雅兴,颇为不满。

  “谍报称,昨天四千多倭寇侵扰王江泾,肆意烧杀,淫掠,悲惨至极!”

  “悲惨到什么程度?”

  “倭寇将百姓的粮食、衣物、牲畜等洗动一空以后”,肖策绘声绘色的说:“焚烧房屋三十多栋,奸淫妇女百人以上,年龄小至十二三岁,大至五六十岁。一个少女遭到十多个倭寇肆无忌惮地摧残,最后腹部被戳几个窟窿,肚肠露了出来。有的妇女被奸污后,剥光衣裤,吊在树上,用箭当活靶子射击。

  “还有,两个倭寇作杀人比赛,一根香时辰之内,看谁杀满一百个,就这样,两百多个平民百姓无辜地丧了命。一滩滩血腥,一片片恐怖……。”

  “肖策兄,你害怕啦!”呼延年见肖策面色惨白,声音颤抖,便不等他说完插了一句。

  “太令,不是我害怕,我是在恨倭寇太残忍,也恨自己不是军人不能同倭寇拼杀!”

  “是军人又怎样?”呼延年面露狞笑:“堂堂守备宫之斌,乃一介武夫,可是在漆树湾一战,碰得焦头烂额。”

  肖策本想替宫之斌说句公道话:“那是因为部队派性严重,指挥失灵”。再一想,那几个闹派性的人中有一个是他上任时随身带来的亲信,如果说了出来,会使他怀疑自己是恶意攻击,于是只好忍气吞声。呼延年又问道:

  “肖策兄,还有什么?”

  “倭寇残杀百姓的手段,花样多得很。”肖策气愤难平。

  “有些什么花样?”

  “他们将活人半身埋在土里。而后放出狼狗扑食上身,皮开肉绽,血肉淋漓,那撕心裂肺地惨叫,令人毛骨悚然!”说到这里,肖策不由地加重了语气:“人世间有比这更残忍的吗?”

  “此情此景,作为一县之父母官,我何尝不气愤,但确实力不从心。”最后他换了一副教训的口吻:“肖策兄,还是放达观一点吧!”

  这股倭寇的头目叫中村石根,他个头矮胖,额宽眉浓,鼻尖下的一撮胡髭象火燎过的又卷又黄,把他的四方脸点缀得更令人恶心。他曾是日本天皇军的上尉军官,嘉靖二十年入海为寇,因与统帅酒井利夫是刎劲之交,所以手握重兵大权。他的一个得力干将是徐海,此人是徽州人氏,嘉靖二十三年入杭州虎跑寺,皈依佛门,削发为僧。因劣性不改,放荡不羁,在禅林古寺过不惯那古佛青灯,清斋素食的生活,不到两年便返俗还乡重归红尘,投奔到中村石根部下当了个头目,号称“天差平海大将军”。从嘉靖三十年起,便勾结萨摩、肥前的倭寇入侵江浙沿海一带。

  前天,中村石根他带领四千多倭寇逃窜到王江泾之后,惶惶不可终日,一幕幕悲剧在他脑子里出现:

  鸟镇一战,被胡宗宪打得斩将搴旗,辎重狼籍,死伤三千余人,自己差点被生擒;

  平望一战,遭到四面合围,一千七百多人丧命,得力干将李光赖,死于彭荩臣箭下。

  温州一战,碰到副总兵汤克宽,副都御史曹帮辅,前后夹击,一千四百人死于沙场;

  皂林一战,遭到彭翼南阻击,损兵折将又是九百余人。

  ……。

  他不愿再往下想了,浩浩荡荡的万人队伍,仅两个时间竟成了这般辙乱旗靡、溃不成军的败局,他恼羞成怒,把满肚子仇恨,都倾泻在手无寸铁的平民身上,于是,疯狂地进行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中村石根血洗王江泾之后,象是从疯狂的心理病态中清醒了一些,心想:这王江泾虽是个水乡大镇,但三四百人户都是木质平房,一无堡子,二无墉墙,既不能固守又不能进攻,而且地理位置东靠嘉善,西连归安,南邻桐乡,北毗烂庄,如果明军与客军齐头并进合围环攻,岂不是又成了“瓮中之鳖”!

  还有,幸存的百姓都将食物坚壁清野,人们东躲西藏,部队给养失去来源,四千多人饿腹对阵,那将更是不堪一击。他审时度势,觉得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于是他把队伍拉到离王江泾南北各十里地的杨家桥、秋茂桥、两桥对峙,互为呼应,妄图凭借运河天险,孤注一掷。

  张经接到谍报后,带领卫队两百余人,以及胡宗宪、卢镗、彭荩臣、任环等,策马飞驰来到王江泾,决定在这前沿阵地坐镇指挥。行辕设在王氏宗祠,传令升帐,就着一张香案,张经在作战地形图上指指点点,给各将领部署了战斗任务,最后充满信心地说:

  “嘉兴最高军事会议以后,五路将帅奔赴疆场,督兵扼战,数目来捷报频传。仅江浙地区共歼敌四万余人。目前,倭寇大势如一盘残棋,近处有卧槽马,远处有肋车和当头炮,危机四伏,处处受掣,走一着错一着,智穷力竭,士气低落,正如慰缭子(3)所说‘伤气败军’。中村石根的疯狂屠杀,只是垂死挣扎,苟延时日而已!”

  张经刚说到这里,忽见一人在行辕门外翻身下马,急步走进大门,待卫官卓中圭见来人陌生,便一个箭步上前制止。

  “我要面见总督。”

  “总督正忙,请在门外等候。”

  话分两头。

  先说杨家桥,它像一支箭杆横搁在四五个桥礅之上。桥 礅历经风浪剥蚀,变得褐色中带着青黝,这表明它历史的久远,也令人赞叹古艺的精湛。水从桥下流去,路从山背爬来,到此交叉过桥渡河,又伸向了远方。

  桥的两旁柳树葱笼,坐落着百十户傍水人家,在那丘陵、山岗尽处,是一片湖泽地带,由于长年累月的沉淀,湖水越来越浅,浓浓的凝然无波,湖里长满了密密丛丛的芦苇。

  今天是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初一日,在这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芦苇都生出了针形的光滑的绿叶,开出了紫色的小花。拂晓时刻,卢镗带领三千东兰南丹兵和两千多明军直逼杨家桥,他立马桥头举目四望,这辽阔的湖泽笼罩着一层雾帐,混混沌沌,旷野空空,万籁俱寂,只有几只长嘴短尾毛色黑褐的秧鸡,拍着翅膀从芦苇里飞出,象是受了惊扰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飞向远方。

  “奇怪,怎么连个倭寇影子都没见?”卢镗觉得蹊跷。

  “许是谍报有误,或是又窜到别处去了。”军师濮阳子仪模棱两可地说。

  “传令,部队就地歇息待命!”

  “是!”

  正当明军、南丹兵按甲休兵,马卸鞍蹬的时候,突然伏寇四出,将明军、南丹兵围之三匝。

  原来,这里两千多倭寇的头目沈南山,生性狡诈,他强迫乡民缴来上千幅竹筏和木板,铺在湖泽里,隐蔽在芦苇中,人潜伏在上面伺机出击。

  一开战,卢镗见出师不利,立即原地布阵,督兵突围,一个倭寇手持马叉向濮阳子仪冲来,濮阳子仪急忙挺刀迎战,两人刀叉并举杀了一阵,又涌来几个倭寇,他抵挡不住了,便收刀后退。卢镗指挥部队左冲右杀,前赴后继,终因仓促应战,举措失当,部队伤亡惨重。眼看全军就有覆灭的危险,但又无法突围移阵,急得心跳不止。

  就在这危如累卵的时刻,山岗上突然响起一阵隆隆的炮声,接着烟硝中闪出一支一千多人的队伍,战鼓声声,号角阵阵,向倭寇阵地包抄杀来。一杆迎风飘动的铜柱旗下面,两人两骑,金钗银凤,掩映乌发;明盔亮甲,深藏柳腰;骏驹雕鞍,揽辔仗剑;英气勃勃,威风凛凛。

  卢镗一看旗号知道是彭荩臣的部队,再看马上的两位将领,全是巾帼装束,他立刻明白了,那是彭荩臣夫人白玫和他的贴身卫士艾娅芳。

  土兵在松江城驻扎期间,卢镗虽未和她俩晤过面,但听说过她俩在镇江府智斗群僚的传奇事故。此刻,卢镗见援兵来了,如释重负,急忙重整旗鼓,猛烈反击。

  狡诈的沈南山,万万没有料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随着那几十门“飞蒙炮”巨响,数百个倭寇便倒在血泊之中。

  当年,彭荩臣在铸造灰蒙炮时,曾在《兵器·火》的札记里,对其威力有一段生动的描述:

  弹入敌阵,触地即爆。铁沙蜂飞,毒雾弥漫。人驹中之,瞬将而毙。

  白玫遣兵包抄,是用的《长蛇阵》法:击前卫则后卫接应,击后卫则前卫接应,击中卫则首尾接应。白玫与娅芳在前卫刚冲入阵地,几十个倭寇便持斧操刀的向她俩扑来。

  白玫、娅芳的坐骑,都是体格魁梧的西番战马,她俩凭借这一优势,在马背上左手攀鞍,右手挥剑,那剑势眼花缭乱,泼水不进,防不胜防,一连砍倒十多个倭寇,剩下的慌忙逃命。

  白玫在马背上翘首凝望,那边卢镗督战方兴未艾,她不禁嘴角上浮起了一丝笑意。正当她驻马凝望的一瞬间,两个倭寇,手持标枪从她背后剌来,娅芳闻得风声大喊一声:“夫人躲枪!”白玫应声伏鞍躲过了那一枪,随即反手一剑,剌中倭寇胸脯,另一个倭寇正要举枪,被娅芳一剑劈死。

  沈南山气急败坏地带领一帮倭寇,向她俩疯狂地猛扑上来,白玫与娅芳分别遭到了围攻,彼此不能策应了。正在这危急关头,三营把总彭志能率领后卫赶来,娅芳一见喊道:

  “别管我,接应夫人!”

  战不多时,围攻白玫的倭寇,终于被彭志能击败。

  一场白刃格斗如火如荼,刀剑的碰击声;战马的嘶鸣声;将士的喊杀声;战鼓声;号角声,在苍茫的湖泽上空激荡、盘旋。

  沈南山如鸟惊兽骇,急忙搜罗残寇数百人向东鼠窜。他不曾料到张总督是那么足智多谋,当他们刚进入梅家荡时,又遭到了南丹兵和吴江县水师的伏击。沈南山吓着失魂落魄,恐怖窒息了他那肮脏的心脏,精神的崩溃先于死亡而一命鸣呼!

  且说,艾娅芳被十多个倭寇团团围攻,酣战了一阵,她忽然勒转马头向前疾驶。怎么啦,是不是负了伤?

  原来,在拼杀的时候,倭寇们见她年轻俊俏,细皮白肉,骑的又是红鬃马;佩的又是铂金螺钿鞍;用的又是青光鸳鸯剑。因此,个个馋涎欲滴,有的想得到她这个人;有的想得到她这匹马;有的想得到她这支剑。于是荷抢持刀拔腿飞奔,穷追不舍。有个倭寇还嬉皮笑脸地喊:“谁捉得这女子,就归谁!”

  娅芳听到这话,羞得桃腮绯红,气得柳眉倒竖。

  她十六岁时就跟着当国术教官的姑爷秦九龄习武,弓马刀剑样样娴熟,这十来个徒步倭寇,哪放在眼里!她信马游缰,从容地收剑入鞘,从背上取下桑弧弓,从箭囊里抽出一支雁翎箭却不发射,为什么?

  此刻,他想到姑爷给她教骑射时,引用的韩愈《雉带箭》里的两句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那意思是说先做惊人姿势,不立刻就发箭。倭寇开始一见心虚地放慢了脚步,但后来见她迟迟不发箭,心想她一定是负了伤,故意吓唬人的,于是,又呐喊着一阵风似的追了上去。

  娅芳双脚轻夹马肚,慢跑了一段路,骤然板弓搭矢回身一箭,正中最前面的那倭寇的喉管,没吭出声便踉跄倒地,后面的倭寇还没回神来,又被二支箭,第三支箭……连连地射死七八个,剩下的三个倭寇正要抱头逃匿,娅芳驻马挺身,面露轻蔑的讥笑,故意招一招手带着挑战的口气:“来呀,姑奶奶等着你们哩!”

  那三个倭寇吓破了胆,惟恐逃命还不来及,哪敢追哩,急忙往路边的芦苇里钻,娅芳还没解恨,驻马立足,端肩锁眉,微睁杏眼,凝神屏气,举弓发力,又嗡地一箭,钻在最后的那个倭寇,便倒在了泥糊糊的沼泽里。

  机智,勇敢,庄重而又调皮的艾娅芳,把这十来个贪馋愚昧的倭寇,耍弄得晕头转向,就在那半似玩笑关似认真之中,消灭了九个倭寇。

  前面写道,在王江泾行辕门口翻身下马的人,从衣带里取出一枚蜡丸(4)面呈张经,张经剥开一看,这是秀水县知政肖策派人送来的密信:

  总督勋祺:倭袭王江泾,知县呼延年听之任之,拒不出兵。下官再三进谏,无动于衷。下官身为副职,位卑言微,无能为力。但责不可卸。愿候勘问。

  知政肖策谨启

  送信人走了以后,张经怒形于色,将密信递给竺可篁:“你下一道檄文,对这种漠视人命,利令智昏的县官,要严惩不贷!”

  “是!”

  竺可篁也感到深恶痛绝,但他仍为张经的祸福担心,上次,革职常熟县守备公孙皈,这次又严惩秀水知县呼延年,这都是首辅严嵩的心腹啊!惹得起吗!

  竺可篁敬佩张经的凛然正气,他终于提起了狼毫:

  秀水县府:王江泾遭劫,呼延年熟视无睹,按兵不动,致使三百庶民无辜丧生,罪不容恕,着即撤职查办,知政肖策晋授知县。

  兵部总督张经

  据说,后来呼延年一见这道檄文,就象皮球泄了气一样,蔫蔫地歪倒在太师椅上。

  再说秋茂桥。它位于运河流经王江泾的南面,这条运河是世界人工所成最长之水道,南起浙江杭县,北至天津,全长两千两百余里。漕运之功,始于吴王夫差,大成于元代。江淮米粟输入北方,皆取道于此,这里成了重要商埠。因此置闸束水,码头众多,港口交错,帆樯林业,舟楫如梭。

  在杨家桥战斗的同一天,黎明前的运河雾霭浓重,朦朦胧胧。在一艘海鳅(5)船上,徐海揉着惺忪的睡眼,探头舱外惶恐地问谋士:

  “什么时辰了?”

  徐海罪孽积累得越深,胆颤心惊的恐惧也就与日俱增。此刻尽管是睡在温暖的船舱里,却如同睡在荒野的冰窟中一样,只觉得脊背阵阵发凉,心肝突突地跳动,时刻处在警觉之中。

  “寅牌刚过,放心的睡吧,明军来不了的!”

  “明军都是些虾兵蟹将,不足为惧,我担心的是湖广保靖的士兵,他们擅于神出鬼没。”

  “听说保靖土兵将领彭荩臣,能骑善射,武艺高强。”

  “那是在山区,这里是运河,旱鸭子能下水吗?”他极力给自己壮胆。停了片刻又说:“不过此人知谋善断,加之军中不乏猛将谋士,还是不可大意。”

  “大将所言极是。”

  “加强巡航,对可疑船只严加搜查。”

  “是。”

  正当倭寇的一只巡船游弋到一个港湾时,突然从港湾里飞出两只舢板,将这只巡船连人带船束手就擒。

  原来,昨晚趁夜静更深的时刻,一千多明军一千多土兵,从南阳荡乘船下水,隐蔽地停泊在大大小小的港湾里。现在胡宗宪、彭荩臣在一艘楼船(8)上审讯了就擒的人。

  他是中国人,家住王江泾,名叫王水生,三十来岁,家道贫寒,打渔为生,因为他对这段运河里成百上千的港汊、港湾以及航道浮标了如指掌,被徐海用丰厚的《大明宝钞》收买,要他日夜巡船游弋,侦察战情,通风报信。此刻,经过胡宗宪、彭荩臣的一番干导,王水生如梦初醒,决心将功赎过,便把倭寇的船只类型、停泊方位、兵力安排等,如竹筒倒豆都说了出来。

  胡宗宪紧急召集官佐,根据王水生提供的谍报反复议论后,调整了战斗部署。于是兵勇两千,方舟数里,在这茫茫的运河里,摆下了一场殊死决斗的战场。

  朦胧的雾罩冉冉腾升,河面上的景物慢慢的隐约可见。倾刻,战鼓号角齐鸣,几路战船拽帆鼓棹,向倭寇停泊的港汊、港湾掩杀而来,船头犁波劈浪,那万倾波涛一层层的向两岸哗哗地急速扩散,本来微波细浪的运河,霎时,被揽得象黄河那样,浊浪排空,汹涌怒吼,大有翻江倒海之势。

  彭飞为先锋带领五百土兵,强弓硬弩,直奔大鹏港,左翼右翼分途截住白石湾、猴儿港,断其退路。楼船驶到离白石湾百丈远时,彭荩臣立刻下了放箭的命令,顿时,几百支“石榴火箭”从楼船里飞向倭船,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后,便窜起熊熊火焰。也许是苍天有眼,就在这时空中忽然刮起强劲的南风,风声呜呜,惊涛拍岸,风送火势,火趁风威,只见黑烟弥绿水,红焰映清波;风帆坠落,船舶下沉;死尸与鱼鳖同浮,血污共波涛并沸。倭寇凄厉的哀叫声,在无垠的河面上低沉地回响。少数没有被烧死的倭寇,都在密集的箭矢里亡命,或溺水而死。

  猴儿港是个较大的港湾,河汊纵横,水域复杂,域形险要。中村石根副食小头目萧显率百只战船一千余人,在这里暗藏杀机。胡宗宪由王水生导航向这里引军挺进,刚接近港口中村石根,萧显便出港迎战。原来,明军的航速慢了一点,当白石湾的战斗一打响时,倭寇便有了防范,箭矢蔽空,火枪震耳,明军招架不住伤亡较大,被迫且战且退。

  正在这危急关头,彭荩臣副食一支水兵,乘风破浪,掩杀而来,船上旌旗哗哗,人声呐呐,刀光闪闪,箭镞森森。彭荩臣与彭宗宪背水立阵,向倭寇展开了殊死拼杀。

  这支水兵的舵手,浆手,篙手,弓刀手,都是当年在艨艟溪水师里训练有素的好角色,架起船来前进如飞,转动自如,交起锋来箭不虚发,刀似流星。此刻,似蛟龙奔腾于深渊,似鱼鳖踊跃于水波,气壮山河。倭寇哪见过这样的阵势,早已吓得亡魂丧胆。拼杀约一个时辰,只见倭寇倒战旗于船上,弃兵器于河中,尸横水面,血溅波心。

  战船在水上激烈地晃荡颠簸,胡宗宪先是感到恶心欲呕,继而觉得头晕目眩,最后脚步踉跄地栽倒在河中……

  彭飞手掣偃月刀单舸应战,迎面一艘倭船上射来几支箭矢,都被他闪身避过,单舸如梭直逼倭船,约三丈远时,他将刀尖在舱板上一按,趁势飞身跳进倭船,正要举刀,他的左臂被倭寇砍着了一刀,尽管血染征衣,但仍然手起刀落地一连砍死了五个倭寇,剩下的一人跳水逃命,他正要入水擒拿,忽见中村石根萧显带领的数十个倭寇,乘坐一艘蜈蚣船(7)扬帆逃遁,他急忙催舸追赶。那娱蚣船头翘底尖,破浪力强,又是顺风鼓帆,舸行如飞,追之莫及,他灵机一动从背上取出弓箭,咬着牙关艰难地抬起左臂正要放箭,彭荩臣在旁边见他左臂血流如注,又明白了他的意思,便急忙赶去从他手中接过弓箭,只听嗖!地一声,正中桅杆顶端的轱辘,那升降风帆的缆索应声而断,风帆徐徐坠落。帆船失去了风帆,变成了一只失控的舴艋东飘西荡,彭荩臣便带领几十个土兵,催舟包抄,中村石根萧显顿时惊慌失措,乱了方寸,慌不择航,轰隆一声巨响,蜈蚣船碰到礁石,船毁人亡,无一幸免。

  徐海和谋士乘坐的海鳅船,停泊在龙王港内,靠几艘扁舟巡弋指挥部队。战斗一打响,他透过血红的火焰,看到楼船上的“铜柱旗”,不禁惊讶得脱口而出:

  “果然是彭荩臣,难道他是从水里冒出来的!”

  “那我们怎么办?”谋士惶恐地问。

  “白石湾遭火攻,猴儿港遇奇袭,队伍伤亡殆尽,还能有什么办法!”

  徐海深深的失悔,埋怨中村石根不该选择这些险象环生的港湾立营,让彭荩臣又占了便宜。他本来就显得干瘦,腮帮子发暗眼眶发黑,一幅疲倦、颓丧的样子。但是,两眉之间那核桃般的皱纹,仍象刀刻的一样,显得坚毅、有力,纵使遭到灭顶之灾,眼珠里仍然放射着不屈的光彩。他懊丧的说:

  “这给统帅和‘净海王’(8)的刺激太大了。”

  “胜败是兵家常事。”

  “他会又说我们无能。”

  “不是我们无能,是彭荩臣太狡猾!”

  徐海对谋士的这种辩解一笑置之,全是自欺欺人,本想说他一句:“屁话!”却突然哎哟一声,手摸颈项,鲜血从指缝中直流。原来一支水兵包抄过来,那暴雨般的箭矢,插在水中嗤!嗤!发响。他忍着箭伤的激痛,大喊一声“撤!”

  三四百倭寇弃舟登陆,簇拥着徐海向大本营拓林逃遁。他们队不成队,伍不成伍,争先恐后,拥挤践踏,一路喧嚣。徐海望着这混乱场面,铁青着脸,无可奈何地直摇头。

  沿路两旁,灌木林蓊丛翠密,有的路段被枝叶遮天蔽日。倭寇刚转过一道湾口,突然,迎面碰到一支队伍,这支队伍两千多人,兵器精良,戒备森严,在一面霍霍招展的彩旗下面,在一匹黄草骏马的马背上,坐着一位身着土家族民族服装的将领,身材膘悍,背阔胸宽,四方脸膛,五官端正,一双明澈的眼睛,放射出炯炯有神的目光,本来就气度不凡,再加上腰配青霜剑,脚穿马刺靴,更显得神情威武,气概昂昂。

  他正是湖广永顺州宣慰司使彭翼南,走在他前面的一匹枣红马的背上,是明军驻台州的参将俞大猷,他是奉总督张经之命,带领彭翼南的土兵,尽夜赶来支援秋茂桥战斗的。此刻,敌我狭路相逢,彭翼南猛挥一鞭,黄草马扬蹄如飞冲向敌群,一场恶战展开了。杀得天昏地暗,尘土飞扬。刀光剑影,锐不可挡。徐海应战不及,急急如丧家之犬。弃其辎重,撇下百余具尸体落荒而逃。

  且说,巡按御使胡宗宪栽倒在水中以后,被波浪冲去好几丈远,明军伸出十多根船篙接应,他象海象一样打着响鼻,两臂分水向船篙泅来,时而沉入水中,时而又浮出水面,最后终于气尽力绝,身躯慢慢地沉了下去。船上的明军都不识水性,干瞪着眼齐声呼唤:

  “巡按御使落水了,快来抢救呀!”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刹那,只听扑通!一声,一个人影扎进水中,顿时,激起一两尺高的银光水花。船上的明军都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人,有的担心,有的敬佩:

  “他自己不会被水冲走吧?”

  “他能不能救出巡按御使?”

  “这个人真有本事!”

  “……”

  站在船头的彭荩臣浓眉梢上却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那意思是说:大家不要担心,他水性好,会救出巡按御使的!

  这个扎进水中的人名叫梁三保,保靖人氏,年近四十,从小跟随阿巴在酉水河里步沙踏浪,打鱼捞虾糊口,长年累月的水上生活。他练就了一身潜水、泅水的本领。那年春季的一天,酉水河上的游瓢泼大雨落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山洪浊浪来到保靖河段,一家石姓渔船祖孙三人,没来得及弯艄靠岸,渔船被洪水卷得颠颠簸簸,不幸小孙女珍珍掉进水中,两老急忙大呼救命,梁三保在渔船上织补渔网,循声望去,见水中有个黑点时隐时现,他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立即合衣扎身入水,不大功夫便将珍珍救上了岸,平躺在沙滩上,见珍珍已慢慢的停止了呼吸和心跳,他急忙清除她的口腔和鼻腔里的泥污,而后动作麻利地做了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珍珍终于起死回生了。从那以后珍珍认识了梁三保,两人亲热的以兄妹相称。

  巨流奔泻,大浪淘沙,转眼又是七八年了,珍珍长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人长树大出落得如花似玉,她拔甫(9)阿麻(10)为报救命之恩,将珍珍许配给他了。

  梁三保聪明过人,他来到陆营后训练刻苦,耍刀弄枪,骑马射箭,样样在行,因此,不久就升任了甲长,后来又当了旗长。

  此刻,只见他扬起双臂,象哪吒闹海一样,翻花鼓浪,几个招式冲了过去,扎进水中,一瞬之间便托着胡宗宪浮出水面泅了过来。众人帮忙将胡宗宪拖上了船。胡宗宪因啖水太多,腹胀如鼓,唇青脸紫,已奄奄一息,大家七手八脚地将他双脚提起,头朝下抖了几下,顿时只听哇地一声,呕了一股黄水,胡宗宪终于得救了。

  红日西下,部队鸣锣鼓角,罢兵息战。

  浩淼的运河,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碧波荡漾,青山点头,岸柳依依,鸿雁列队,欢迎着班师返航的征人。

  当时,胡宗宪幕中有一位姓赵的僚臣,曾为王江泾大捷写了一首赞诗: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

  橹船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这位僚臣,还为彭荩臣写了一副楹联,赞扬了水兵杀敌的英勇气概。

  烟雨楼上,钱节度(11)拔云观海鸥,名扬湖岛,

  秋茂桥下,彭宣慰涉水战海寇,威震运河。

  这两首诗联,胡宗宪读后极为赞赏,曾命人石刻于港口壁上。

  【注释】

  (1)国了监:又称国学,明朝的高等学府,学生叫监生。

  (2)太令:对知县的尊称。

  (3)慰缭子:秦国大臣,谙兵法,他曾说:“伤气败军,曲谋败国”。

  (4)蜡丸:传送密信的一种方式,状如桃李,密信用腊密封。

  (5)海鳅船:用车轮激水,行动快速。

  (6)楼船:船舱有层楼,置防卫设施,可发炮铳。

  (7)蜈蚣船:形如蜈蚣,头翘底尖,舱阔,两舷置楫数十。

  (8)净海王:指王直。

  (9)拔甫:土家语爷爷。

  (10)阿麻:土家语婆婆。

  (11)节度使:官名,亦称都督,钱节度即钱元璙。

  (责任编辑:彭图湘)

来源:长篇历史小说《抗倭英雄彭荩臣》节选

作者:胡健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