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西亦是我故乡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罗丽娥 编辑:易果 2012-04-19 15:31:32
—分享—

  2008年,大二正读,我不明所以地写了篇《山里山外》的短篇小说。小说里有彭姓人家,还有湘西的哭嫁。而我所知所写的,如今看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和欺世盗名。我没有“走一步,看几步”的智慧狡黠,所以一贯遵从内心、万事笃缘。2010年,我从京津城际、麻花鼓楼的梦里回过神来,回到长沙,转来湘西。潜意识告诉我,湘西,这个地方我是要去的。山城水绕之地盛产传说,洞空而灵,所以我抱着探寻的心情而来。

  “神秘湘西”四个字带给我的好奇,无疑掩盖了内心一路的惆怅与难过——我单枪匹马,只为你而来。第一次走出保靖汽车站时,暮光蓬乱,苍茫带雨,有对我的拒绝,也有我的失落。那一天,有一头扎进小旅馆的不知所措,也有一夜仓惶少年梦的不得其所。第二天,有到天明的恍惚,也有听窗外的吆喝。当在人事局见到在长沙已经打过照面的伙伴时,我来神地说了句“原来,你们也在这里”,而我将不再流离失所。停留了三天,也思索了三天。我能否在这片土地上安然成长,这片土地又是否会以包容的姿态接纳我。后者是肯定的,带点不言自明的味道。前者,则取决于我自己,话说事在人为。别人给了你舞台,舞还是得自己学自己跳。也许我会跳得差强人意,但我还是义无反顾选择在这个舞台上跳舞,也决心用心跳好这场舞,因为对我而言,用心过了,就了不起。

  2010年7月,开始穿越土家民巷的石板小路,时光洋溢,晶莹久违,是我钟情的那种温暖而又散漫的步调,这让我原本无味琐碎的城际往返(新城与老城之间)凭空生长出一种闲心和雅味。如阡如陌,绵延大地,与这个城市血脉相连。因某种机缘,认识了一个琴行的老板,相谈甚欢,当即买琴拜为老师,因而我的周末开始如老狼唱得那般“在大街上在琴弦上寂寞成长”。我总是倔强地认为,我的日子应该是寂寞的,不嚣张的。遇上一个痴迷摄影的大佬,他会花昂贵的钱买昂贵的器材,会选明亮的日子开上拉风的摩的到城郊村外追踪山水,以致山的明媚水的灵秀显露无遗。我穿上唐诗的艳丽,抑或换上宋词的浓愁,尾随其后喊着甘当免费模特。“泗溪河上歌声溢,钟灵白塔朝霞蔽。朝霞蔽,溪清林绿,紫薇花挤”。每一次访山涉水完毕,我总是企图通过照片拾回自己那片刻不息的情绪,我总是为河湖风光、山塔传说里穿透不明的婉约华实动情不已。遇上一群在湘西大山里笔耕不辍的人,他们对湘西情有独钟,他们对湘西之美充满敬爱以致走向虔诚,终其一生只写湘西,而又文动江湖。遇上他们,我才发现这也是我内心的一种需要,与昂贵无关,却与别人眼里的不务正业有关。七岁跟着席慕容写诗,来到湘西开始弃诗填词,固执而又骄傲地写着吟哦,写写停停,想写就写,与世无关,钟情所爱。与他们相约迁陵,走访了数十家木雕大户。不论木雕巧匠,还是草莽书生,我们都有一颗尚美、尊艺的心。“一日迁陵酒一杯,党恩似海木雕梅。柴门血汗不惜挥。艺贵千金识雅客,物归庭野恋流晖。孤尘孔雀几时飞”。门庭的孔雀,目光炯炯,蓄势待发,气宇轩昂,所以我不禁要问,独孤凡尘的你何时飞去,何时被有缘的买家带走。结识一批热爱基层采风的通讯员,跟着这支队伍,我认识了毛沟的簸箕天和水银的白鹤雄鹰,见识了收购站积如沙丘的金色烟叶,喝上了商铺里黄金品质的黄金绿茶。陆续遇上巨腹、重病女孩事件,有幸目睹了全城的募捐盛况。因为能够患难与共,所以这片土地上的民族是如此的坚韧,亦如它的文化,浓郁刚烈所以神秘多娇。

  2011年下半年,外出学习的日子愈久,一种积淀已久的情感愈发难以割舍,愈发被挖掘出来。我对省里的同志,对湘西州来的同志,总是不厌其烦地唠叨“我好想念我的同事们、老师们、姐妹们”。所以在2012年伊始,我写下“新年颂,金桥玉带红心种。红心种,聚缘若水,玉侬情重。天开文运神龙助,酉光普照有才楚。有才楚,芙蓉花母,邵儿思故”的词句。金桥玉带,实指保靖县委前庭风光,意指保靖的人们。缘份如同水一样相聚,他们就像珍视璞玉一样培养我、帮助我。天开文运自有神龙,酉光普照必出才楚。身为邵儿的我亦能红心相种,湘西亦是我故乡。一个晚上,一位湘西的友人在电话里对我说,郑老师问起我。一句“小罗,回来了吗”,让我在外漂泊的夜晚沾满泪花。老师们把我当作失而复得的保靖儿女,多次给我补习酉水文化,对我寄予传承的厚望。多次给我指出不足之处,才有我后来的循序渐进,而我又何以承受老师们的厚爱。我想,惟有让理想硬朗起来,让生命勤奋起来,才能全力以赴回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罗丽娥

编辑: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2/04/18/58938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