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谁是最可爱的人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李永乐 编辑:易果 2012-09-16 14:56:23
—分享—

副标题:(记湖南经视记者采访巴科小学教师田洪柏)

文/李永乐(白坪学校)      

    “您是什么时候到这里教书的?”

  “我是1978年开始到这里教书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有整整34个年头了,时间过的真快啊!”

  “一直在这儿教吗?”

  “是的。”

  “您看,这所学校那么简陋,而且很多地方都漏雨,学生现在又那么少,是什么信念让您能够在这儿坚守那么多年呢?”

  “我们这个地方确实很偏僻,四面环山,从我们这儿走出去至少得四五个小时,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到这儿来,没有老师可不行啊,这里的孩子怎么办?他们那么小,如果到外面去读书的话多不方便啊,太可怜了,而且还会增加家庭的负担,我是本地人,我深知一个家庭要盘(是“供”的意思)一个孩子读书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更是不容易,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所以我选择了在这里教书,竟没想到时间过的那么快,一教便是34个年头了,你们看,现在我的头发和胡子都白了,而且视力也下降了很多,着实变成一个老头子了,我只希望这里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能够有所作为,不要像我一样,一辈子呆在这里……”

  ——这是湖南经视的记者采访一位山村教师的一个小小的片段,这位山村教师就是现任巴科小学的教师——田洪柏,而且他也是这里唯一的教师!他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甚至连县里优秀教师的称号也没有得到,而他却得到了两次记者的采访,可以说,在教师这个行列里面,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他却做到了“坚守”这两个字,这就注定了他就是平凡人中的不平凡,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

  1、许身家乡,坚守执教

  湖南省湘西保靖县毛沟镇巴科村位于湘渝交界的大山深处,在海拔1280多米的高山下。这里群山逶迤,奇峰突兀,山中林木葱郁,奇石遍布。这里距离县城有80余公里崎岖不平的山路,白坪学校巴科教学点就设在湘渝交界的大山深处。这里只有7名学生,分为学前班(两名)和一年级(五名)(今年没有二年级),57岁的田洪柏是唯一的老师,他与大山为伴,在此教书已整整34年。

  1978年,23岁的田洪柏当上民办教师,开始了他34年的执教生涯。“让孩子早日走出大山”是他初握教鞭时立下的铮铮誓言,也是他坚守34年一直未变的信念。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这里有近300名学生。后来,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生源逐渐减少,教师也随之减少了,现在村里只剩下200多名留守老人和儿童。2000年,学校布局调整,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都集中到中心学校上学。因地处偏远,县里保留了这个教学点,方便低年级的孩子上学。很多教师都陆续地离去了,而他却选择了留下,并在当地安了家,落了户。白天,他在教室里上课,放学后,他就陪老伴在地里干活。

  2、苦中作乐,乐教不疲

  乡里的条件是清贫的,要不是亲眼所见,我还真不敢相信,竟连一所学校都是那么的破旧不堪,学校没有校门,没有操场,甚至连“巴科小学”这个牌子都没有,办公室里没有电脑,没有白炽灯,尽管里面很简陋,但很干净,里面的资料摆放地整整齐齐,可以看出田老师是一个很细心的人!

  上课时间到了,田老师用榔头敲响了挂在办公室门口的用废旧犁头做的钟,没想到“钟声”竟是那样地悦耳,那么地清脆。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跑进了教室,坐的整整齐齐,等待着田老师来上课,我和湖南经视的记者朋友也跟着进去了,也想亲自当当田老师的“学生”。教室很简陋,里面的桌椅凹凸不平,讲桌上摆放地粉笔也都是零零碎碎的,没有一根完整的粉笔,四周的墙壁也脱落地厉害。这里年龄最大的学生是8岁,最小的只有4岁,但他们学的都是一年级的课程,据了解,这里有两个学生已经读了两个一年级了,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因为孩子读三年级要走到其它学校去读,而离这里最近的学校至少也有18公里的山路,步行最少也得四五个时辰,孩子太小了,家长和老师都不放心,所以宁愿他们再读一个一年级。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页,跟我读——“a”(念“啊”)

  “a ——”

  “同学们要边读边用手画,再来读一次,预备起——”

  “a ——”,同学们边读边用手画着。

  ……

  伴随着琅琅的读书声,我们都被“同化”了,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没想到今年已57岁的他,精神是那么地饱满,和小朋友的心灵离的是那么地近!当学生不会的时候,他总能耐心的教导,由于这里只有一个老师,所以田老师不仅要教语文、数学而且还要教音乐、美术、体育……

  下课时间到了,他再次敲响了那口用废旧犁头做的钟,那清脆悦耳的钟声又回到了我们耳边。

  “我们亲眼看到了,这里的条件很艰苦,真不敢想象您竟然在这里呆了整整34年,中途产生过想放弃的念头吗?”其中一位记者问到。

  “没有,因为在这里已经呆习惯了,和孩子们在一起感觉很充实、很快乐!”

  “课余时间您一般会和孩子们做些什么呢?”

  “由于条件有限,这里没有乒乓球台,没有操场,没有篮球架,所以我们一般会在走廊玩跳绳,玩老鹰抓小鸡之类的小游戏。”

  “你们是怎么玩的,现在能玩玩吗?”

  “行。”

  说着,田老师便和孩子们玩起了跳绳的游戏,游戏中,不时地传来他和孩子们“格格”的笑声,相信,这一刻,他们是最快乐的,是最充实的!

  “你们喜欢田老师吗?”记者问到。

  “喜欢!”

  “为什么喜欢呢?”

  “因为……因为他教我们知识,关心我们,还会和我们玩。”其中一个孩子乐呵呵地答到。

  “这些孩子都很懂事,教师节的时候,他们会亲自跑到山上,为我采山上的野花,他们会把这些野花打扮的很漂亮,装在玻璃瓶里,送到我手上,然后一起对我说‘田老师,教师节快乐!’,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觉得很感动,很幸福!”田老师对记者说到。

  “所以即便是这里条件很不好,您过的都是快乐的,幸福的。”

  “对,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玩游戏,我不会觉得孤单,寂寞,相反,我会感觉自己很年轻,很快乐!”

  “现在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在我退休之前还能再送上一两届学生,现在确实是年纪大了,视力和听力都下降了,身体很多方面也都出现了毛病,我不想误人子弟,现在学校正在搞合格校建设,新教室快修好了,而且路也快修好了,我希望在我退休之后能有新的老师肯到这边来教书,接我的班,继续为孩子们传授知识,为社会输送人才!”田老师指着还未修建完善的新教室说到……

  这就是一位老教师的心声,如今的他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巴科村有90%多的人都是他的学生,甚至有的家庭一家三代都是!他用34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教师真正的职业道德精神,如果把教室比作阵地的话,那么教师就是前线的士兵,士兵为了保家卫国可以肝脑涂地,甚至可以付出宝贵的生命,而教师也能为培养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奉献自己的一生!

  这时候,我不禁想起了魏巍写的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士兵是,而我觉得他也是!……

  

 

  (上课了,田老师敲响了用废旧犁头做的钟)

 

  (田老师在辅导孩子,他看到我们很新奇,所以眼睛调皮地看着我们)

  

 

  (田老师在手把手地教她写字,这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只有4岁)

  

 

  (课间,田老师和孩子们玩起了跳绳)

 

  (田老师正在接受湖南经视记者的采访)

 

  (湖南经视记者正在采访孩子们)

 

  (田老师在检验新教室)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李永乐

编辑: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2/09/16/589347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