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永乐
又是一年清明节,天仍然那么的暗,阴沉的像一张忧郁的脸。雨似乎永远是这个节日的点缀,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仿佛是老天垂下的眼泪,难道老天也在思念已逝的亲人?
风把云撕成了一缕一缕,倒映在河水里,小河也开始哽咽起来。鸟儿没有了往日地欢唱,狗儿静静地蹲在地上,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仰望天空。十时许,老天擦干了眼泪,平复了心情,脸已不再那么地忧郁了。路上渐渐多了些许行人,他们脚穿高筒靴,头戴斗笠,身背背缕,或三五成群,或独自行走,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挂清。
早饭过后,我这一家族的人也出发了。说是一个家族,其实就三人而已,我叔公,还有一个叔叔,其它人都打工去了。小时候的清明节对于我来说是热闹的,是好玩的,现在长大了,懂事了,清明节于我则思亲之情更甚。
我们仍旧沿着老路,爷孙三代人朝着先人的坟墓走去。每到一座坟前,我都会向叔公问起关于他们生前的故事,叔公总会笑容可掬地为我们诉说,虽然与他们无面见之缘,但我依旧虔诚地为他们烧香烧纸,弯腰作揖,尽后辈之孝。清明纸在坟头随风飘扬,好似先人在风中对我们点头微笑,叔公拿着刀头端着酒,摆在坟前,嘴里念念有词,好似正与他们把酒言欢。
清明于我之痛莫过于旧坟又添新坟了,本应和我们一起挂清的爷爷早已被埋在这黄土这中,细细算来已十余载,去年刚去世的奶奶如今坟上早已杂草丛生,来到坟前,思绪万千,对他们的思念只能化作袅袅青烟,如今阴阳两隔,他们的一颦一笑,仿如昨天。
许是我的思绪触动了上天,平复一阵后,泪水又从眼角渐渐滑落,浸润了我的衣服,但我不觉得寒冷,思绪把我包裹的是那么的严实,那样的厚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诗句不知不觉涌入心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则是一个“情”字而已。
现代的人们,往往流于形式,花钱买各式各样的祭品,以为能更好地表达孝心,但在先人生前却对他们不闻不问或忽冷忽热,请问,他们需要这样的“孝心”吗?醒醒吧,朋友们,趁我们的亲人还健在,及时行孝吧,哪怕是一句暖心的话语,哪怕是一声贴心的问侯,这不真正是亲人所需要的吗?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奈将是多么地令人痛心疾首?眼看着父母一天一天老去,心里将会是怎样地感受?时间是多么地残忍,抹去了他们的青春年华,但永远也不能让它抹去了我们对亲人那份时时挂念的心啊!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文/李永乐
编辑:易果
本文为保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4/04/21/5890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