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村忙年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吴大耀 编辑:易果 2015-02-11 11:12:38
—分享—

  每每进入腊月,小村里的人就会放下手中的农活,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了。你到这家,这家正忙于杀年猪,你到那家,那家正忙于推豆腐,此外,就是打糯米粑粑、炸油粑……于是,过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浓了。

  小村里的人杀年猪定会择个吉祥的日子。这时,村子里的屠夫便成为抢手货,他们往往杀了东家的猪就马上就要赶往西家,最多时一天要杀上10多头。屠夫的本领高,手脚快,力气大,杀猪时往往只要一个帮手,从杀死到修好也只需半个小时,更绝的是他能够准确地估计每头猪的重量,把每头猪均匀地分为两半,然后再麻利地把两半猪肉三下五除二地平分为若干小块。这时,围观的大人就七嘴八舌地对这猪的肉质、藏油量议论开了。小孩子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那猪尿泡,只等屠夫一声令下,三五成群地争着把尿泡吹胀,然后当作气球玩去了,不等到大人痛骂是不回家的。哪家杀年猪,主人准会邀亲朋好友来大吃一顿,大家围坐在火坑旁,锅下的火旺旺的,锅中的菜滚烫的,里边红红的辣椒是不会少的。男女老少边吃边喝,男人喝酒从日中到夕阳西斜,从夕阳西下到月亮东升,他们中要是谁没有醉意是不肯放手的。小村里的人家即使再穷,这杀的年猪常常是没有卖的,他们把它做成可口的腊肉,等到干活累了或是客人来到,便从谷堆里取出一大块,馋得你直流口水。杀的年猪越大,象征着当年主人五谷丰登,预示着明年致富路子更宽。

  只要人们把粑槽和粑槌拿出来时,就意味着年快到了。打粑粑时需先把糯米到锅里蒸熟,再将其放入粑槽中,两个小伙子随着有节奏的吆喝声,你一槌,我一槌,糯米逐渐变碎粘成一团,越到后边粘性越大,不知何时小伙子的汗珠也大颗大颗往下掉。站在一旁等待的姑娘盯着小伙子,小伙子们哪敢怠慢。一番工夫后,只见两人将粑槌往槽里一放,双手使劲一按,沿着粑槽旋转几圈,用力一提,粘粘的糯米团就被提到了平板上,姑娘们迅速一扯,麻利地分成一小坨一小坨的放于平板上,等到平板上摆满了,压上另一平板,小孩子跳上平板拼命地踩,一会儿就变成糯米粑了。粑槽边的几个小孩子争着用嘴啃着槽里留下的糯米,大人对孩子们说这样做可以防止夜里磨牙,其实那是大人们难得洗净粑槽想出的对策。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而小村里的豆腐就是推出来的。别看小村里的女人手很粗糙,做出的豆腐却是白嫩白嫩的。豆子经石磨磨成豆浆,豆浆经包布过漏,漏走残渣,形成豆汁,豆汁经火加热,放入一定比例的石膏,就成了“豆腐儿”,“豆腐儿”很白很嫩,端上一碗,吃上一口,心旷神怡。灵巧的女人还会用“豆腐儿”做成菜豆腐,味道十分可口。豆腐儿倒进豆腐箱中,盖上豆腐盖,压上重物,就大功告成了,做好的豆腐一些做成霉豆腐,一部分做成干豆腐,一部分做成油豆腐,这些都是为来客而备的。

  小村里的人炸油粑的时间一般都会接近除夕,每家至少炸上10来斤米的油粑。油粑里的内容很丰富,由辣椒、姜、葱、豆腐、肉组成。炸油粑这天是不煮饭的,就是专门吃油粑。从正月初一至十五的早餐,几乎都是煮油粑吃。炸油粑时还顺便炸上一些糖馓。要是孩子外出,慈祥的父母准会给他包上油粑和团馓。因此油粑、糖馓也成了思亲之物,包含着父母的祝愿。

  杀鸡宰鸭,买衣买糖……接踵而来,一切俱备,年也到了。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吴大耀

编辑: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5/02/11/588851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