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春寒渐渐消散,大地逐渐回暖,春意尚存,暖风拂面而来,春夏交融的滋味好不自在,让人心脾沁暖。
天空蔚蓝,放眼仰望,朵朵白云似棉花糖被人撕扯搬撒落在广阔的蓝色天空海洋里,不经意晚起的太阳已经在拨开腻人的棉花糖,他揉揉双眼,准备俯视大地每一天新的变化。
借着美景,县作协组织全县文艺爱好者们正乘坐中巴车行进在酉水河畔的碗米坡镇,这座移民新镇与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丝浪花的拔茅相比,早已是旧貌换新颜,移民搬迁住房的建成、网箱养鱼的规模化养殖,仅仅通过感官,相信移民的物质生活一定有诸多变化。
碗米坡镇临近白云山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的东沿,是进入白云山为数不多的公路入口之一,今天我们将由此进山。
中巴车刚过碗米坡镇,便马上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爬行,亦步亦趋盘旋在险峻的山路上,当行至山腰,在车中向山下望去,房屋开始微缩,山河变得渺小,一切的一切都变得另一番模样,楼房、木房、车道、小路、河道、木船……就像有人精心设计,格局风水,都如此恰如其当,生成自然,山水之间的画册就此展开,引我聚神注目。
因为山路峻险,费了不少时间才到达进山的路口。
入口行进一段距离后,随着临近山区,周遭的风景发生了变化,道路左右不再是草丛与土田,左是峭壁,右是悬崖,随着海拔的升高,向下望去,群山头戴一顶大大薄薄的帽子,飘渺不定,形态不时变化,似仙境一般,壮胆向下眺望,崇山峻岭、草木树林、山间小路、蜿蜒车道依稀还能看见,只是早已不是身临其中的感觉,此时,似有跳出凡尘,九天之上,安坐凌霄宝殿俯瞰人间之感。然后,认真地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痛感尚存,才知道原来不是梦。
知道不是黄粱一梦,便打起十二分精神,追逐前方更美的风景。驶过绝壁,道路渐渐平缓,似乎已经入白云山中,车道上枯黄的落叶与不甚新鲜的牛粪,道出了白云山的心迹,享受幽寂、安静的生活。
忽然,道路两旁不时野生金银花的花香四溢,当花的鲜香涌进车内,沁人心脾,车内的同伴们纷纷赞叹,光有气味着实满足不了各位的心意,赶紧循着香气探寻着源头,望一睹花的真容,虽然此花人工种植非常普遍,但野生金银花却还是勾起了大家浓浓的兴趣,大家四处张望,寻找她的芳踪。
果然,道路两旁的丛树林中,三三两两金银花在一片碧色中尤为显眼,虽然不多,在碧野之中,似黑夜中几点星光为人带来光明的希望。路途中,我们遇到了专门乘车来采摘野金银花的当地老百姓,作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采摘到一定数量后,可交给药材收购商换来一笔不小的收入,金银花不仅芳香怡人,更是上天馈赠给勤劳之人的独有财富。
至此,金银花的香味钻进我的记忆。
刚发现不少淡妆待人的金银花,车上眼尖的同伴惊呼:“快看,那红艳艳的花是什么花?”
真是一石惊起千层浪,大家谈论金银花话音刚落,对于那神秘的红花再次充满好奇,你一言我一语,探讨起来。
据一“行家”透露,这红花应是映山红,白云山及周边经常看到,附近野竹坪镇川河界上更是漫山遍野,花海世界,而不久前第三届川河盖映山红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花开满地,游人如织。
话语间,映山红不时映入眼帘,不禁感叹,尚未进入白云山的中心区域,周围繁茂的植被,各种花朵,各种颜色,当然还有这金银花与映山红,已经带给了我这么多惊喜。
来源:天开文运
作者:宿任人
编辑: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