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白云山深处

来源:天开文运 作者:高 伟 编辑:易果 2016-03-07 15:57:29
—分享—

  白云山位于保靖县境内,与龙山县一衣带水,和重庆市秀山县紧密相连,处在张家界和凤凰黄金旅游线的中间,距里耶古镇不足三十公里的行程。

  今天,我与白云山是第二次亲密接触了。第一次来到白云山,是缘于十多年前的一次采访,那条《白云山惊现异竹》的新闻播出后,还获得了当年全州新闻评比一等奖。由此可见,我与白云山是有着不解之缘的。

  初夏的一场新雨,让雨后的白云山显得格外秀气妖娆。

  还未进入白云山核心保护区,一股茶香就慢慢飘入心田。同行的长者告诉我,这是白云山云雾茶的味道。穿行在密密匝匝的树林里,满眼都是绵延不尽的盎然春色,草木繁茂山花绽放,山风习习鸟语花香,轻盈湿润动人心弦。各种颜色小花点缀在路旁,不时还会传来婉转的鸟声,此起彼伏。倾听着天籁之音,沉浸于其中,物我两相忘。

  山脚幽径人道是,人间四月芳菲尽。一般来说,初夏已是繁花落尽了,然而保护区里却是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对于喜欢摄影的我来说,这是最高兴不过了,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快乐的拍摄着,我要把这瞬间的美景带回家。

  行走在白云山中,空气新鲜而凉爽。左右两边的斜坡上,是一些层层梯形的茶园,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茶树仿佛刚冲洗过,亮亮闪闪。随行的知青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告诉我们,这片茶园就是当年知青开垦的白云山茶场,那些茶树都是知青们一棵一棵亲手种下的。他们现在正在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蒙峡茶、猕猴桃等产业,打造出属于白云山的品牌,这样既可以保护白云山的生态,又能让老百姓富裕起来。看着坡上坎下的茶园,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四十多年前,白云山曾是知青挥汗如雨战天斗地的地方。时光荏苒,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感知了。时间是神秘的,它可以隐匿,也能向人们诉说。

  告别知青茶场,我们向白云山的最高峰迈进。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置身于绿色的怀抱中,恰似进入天然氧吧。在这干净湿润的空气里,我们除了有一种超然的享受外,心事与灵魂都被润泽得清亮透明,浮躁的身心变得安宁而又沉静。

  阳光透过树叶倾泻而下,染得山林苍翠欲滴。一路行来,趣味多多,山路两旁红色的三月泡像玛瑙一样地点缀在绿叶之中,一丛丛,一簇簇,我们边行边摘,吃个不停。还有一种野果叫空心泡,甜中带着酸,让人回想起童年的味道。野果到处都是,龙船泡正在生长,羊奶子还没成熟,估计味道酸得很。

  千百年来,白云山一直保持着宁静与神秘。古木参天遮云蔽日,山风起时婆娑弄影。身处其间,顿有超尘脱俗之感。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可谓是移步换景。青山的石壁,石壁的丛林,丛林的藤蔓芳草,都侵润在云雾里。漫步林荫下,掠过交错的枝叶,我试图窥探出这座大山的秘密。

  突然,一株盛开在峭壁上的映山红吸引了我的目光,凝望着鲜红的映山红,我想起了故乡的山岗,不知那满坡满岭的映山红是否开得正艳呢?记得小时候,跟着父母去山上掰包谷,那时总觉得故乡好大,大得没有尽头,翻过了一个坡,还有一个坳。而今年过不惑,就觉得故乡好小,小得可以装在心里,那些大山和石头,那些鲜花和绿树,都是我载不动的乡愁。

  向上,一路向上,我们终于到达保靖的最高点白云寺。同行的志哥说,多年以前,这里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那时信徒香客云集,香火十分旺盛。如今庙堂已不复存在,只有脚下依稀的瓦砾,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宁静。

  那层峦叠嶂的山峰,争先恐后奔进眼里,万千思绪纷至沓来,时而兴奋,时而沉寂。只见山峰雾霭朦胧,若隐若现,姿态万千。山的层次,也是绿的层次,近处的青而浅淡,远处的深而微蓝,可谓是“山如箭簇水如练,风光如画画如烟”。

  山外人读出一片烟岚,山里人读出一种人生。山如人生,人生如山。她承载万物,包容风雨,滋养终生。看白云翩翩,听鸟语声声,闻花香阵阵,心儿也变得柔软起来。我想,白云山也应该是柔软的,因为我把她藏在温暖的心房,她又怎能不变得柔软呢?

  下得山来,便在一农家小院休息,同去的诗人作家们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纷纷现场吟诗诵读,特别是本土著名诗人郑欣平老师的一句“云海尽头脱梦幻,林波深处入悠然”,又把我的思绪带到白云山的云海深处。

  一片映山红炽烈的绽放着,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欢叫着,仿佛在我心头种下了什么。

来源:天开文运

作者:高 伟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