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狠抓水上交通安全 奏响水上平安赞歌

来源:红网保靖县分站 作者:彭司进 张小兵 唐亚兰 编辑:易果 2017-01-13 08:46:15
—分享—

副标题:——保靖县地方海事处狠抓水上交通安全建设侧记

新配备的标准化渡船

新修的渡工休息室

直通渡口的青条石台阶

停靠在清水坪原渡口码头的船只

  红网保靖县分站1月13日讯(记者 彭司进 通讯员 张小兵 唐亚兰)1月10日早上,保靖县比耳镇渡口下起了毛毛细雨,渡口20多年的“老友”——全州文明渡工石宗胜正在驾驶新配备的标准化渡船向河对岸驶去。船上,十多个村民有说有笑,他们有的背着背篓去赶集,有的背着书包去上学。

  “以前码头上尽是淤泥,渡船是小木机船,既不方便又不安全。现在好了,新渡船又大又稳当,码头上修了水泥路,还修了凉亭,可以到里面躲雨躲太阳。”石宗胜边操作“新家伙”边对笔者说。

  这是保靖县地方海事处大力推进水上交通安全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2013年,在湖南省水运面上工程计划中,保靖县碗米坡镇海事工作码头被列入计划表。

  截止目前,按照“省投+自筹”模式,保靖县地方海事处已完成渡口码头建设15道,其中包括青条石台阶,仿古八角凉亭及渡工休息室;配备标准化渡船12艘,总投入资金642万元,预计明年全面竣工时,将可惠及全县7个涉水乡镇。

  据悉,这些标准化渡船俗称“不沉船”,由省水运局设计和招标,由于船底与船舱填充特殊泡沫物质,稳定性大大提高,即使船翻进水也不会沉没。

  该海事处处长毛自华说:“好多渡口除了老百姓赶集要坐船,学生上放学也要坐船,安全问题不能大意。这次改造就是抓住安全隐患的源头。”

  保靖县渡口多,水运航道长,群众水上交通安全意识较弱。抓住监管“源头”,还远远不够。

  “为了图方便图省钱,老百姓赶场过节老是超载,超载量最高时能到200%。”该海事处负责人介绍说,以前的监管半径最大只能达到码头周边,而航运中途往往难以监管。所以许多客船在即将到达码头时,会提前在拐弯处“卸下”超载船员,到达码头后再返回接送,借此蒙混过关。

  为解决这一难题,2012年5月,保靖县正式投入运行水上视频监控系统。13个视频监控点,实现辖区内日客运量300人次以上的13道码头和渡口全覆盖。为打破客船出发点与终点之间的监控“盲区”,该海事处还为辖区载客量30人以上的30艘客船安装了移动视频监控,并按照“分片包干”的形式,把全县100多艘客渡船,26道渡口分派到单位成员,定期组织巡航,排查安全隐患,真正实现全息无缝监管。

  如何发挥监控实效?该县海事处制定严格的值班制度,监控中心值班员每天必须做好“看”(通过视频看各监控点)、“记”(记录违章船只及进出港乘客情况)、“讲”(对发现的违章情况通过广播系统或电话发出整改指令)、“查”(查整改落实情况、“报”(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汇报当天工作情况)等5项工作,真正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作用。

  “湘保靖客xxx请注意请注意,你的船已超载5人,严禁开航请卸客。”2016年某天,碗米坡镇客船驾驶员张某在即将开船时,听到码头监控前端高音喇叭传来这样的命令后,他马上停止开航,减员5人重新启航。

  这是该海事处监控中心值班员通过视频监控广播系统,向违章船只广播喊话的一个真实写照。

  自从安装视频监控之后,四年多时间,该县船只违章违法现象就下降了75%,罚款金额由每年4000元以上下降至不足1000元。

  “堵不如疏”。在做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该县海事处还定期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常识进校园、进码头、进船舱”等宣传活动,切实做好“软件”建设,既传播了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又提升了群众水上交通安全意识。

  连续15年没发生水上交通运输事故,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州水上交通系统先进单位。站在新年来临的航站上,这是保靖县海事处回望过去交出的一份答卷。保靖县狠抓水上交通安全建设,奏响了一曲水上平安赞歌。

来源:红网保靖县分站

作者:彭司进 张小兵 唐亚兰

编辑: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7/01/13/58820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