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满阿着寨

来源:团结报 作者:刘世树 唐 心 顾勇兵 编辑:易果 2017-04-21 09:59:54
—分享—

  本报记者 刘世树 唐 心 顾勇兵

  春染阿着,生机盎然。

  4月14日,保靖县葫芦镇国茶村阿着寨的山坡、地里,一垄垄茶园碧绿欲滴,村民正忙着采茶。前两天采摘的茶树,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又冒出了崭新的嫩芽。

  当天,村里的党员也正忙着选举自己的当家人。不少党员都投了张顺风的票,后者高票当选为国茶村党总支委员。

  正在采茶的村民向清余朝茶园外“传递”消息的村民说:“这满坡的茶园都浸透着顺风的心血和汗水,他当选,我服!”

  张顺风何许人?为何让村民如此心服?

  47岁,个子不足1.7米,浓眉大眼,声音洪亮,总爱穿一身运动服,运动鞋上时常沾着泥土。更重要的是,张顺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阿着土家汉子,血液里流淌着阿着人的坚韧和朴实。

  阿着寨原为阿着村,吕洞山区的一个土家族聚居小村,90多户400多人,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茂密的树林环绕着村寨。8400多亩的村域面积,山地就占了4200多亩,村民除种稻谷外,还有种茶的习惯。

  2011年,在外闯荡多年的张顺风回到了阿着。他发现,寨子里依旧保留着传统的耕种方式,除外出务工的村民,大多数人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许多老茶园因缺乏培管几近荒废。

  “阿着自然生态好,村民有种茶的经验,是块种植黄金茶的‘富矿’;奥运举重冠军向艳梅在阿着出生,打小就喝黄金茶,说明黄金茶长气力;大伙不该守着‘富矿’受穷!”张顺风把发展产业的方向锁定在黄金茶种植上。

  租地,开荒,买茶苗。张顺风干得热火朝天,村民们的各种担忧也来了。

  “祖祖辈辈种了这么多年茶,也没有发家致富,要慎重!”

  “茶叶种出来后,卖给谁呢?”

  ……

  他听着,不语,只管照着自己的规划埋头干。

  两个月后,租种的300亩山地都种上了黄金茶树苗。

  村民们开始佩服起他的决心来,也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村子的未来,当年便推选他担任阿着村村主任。

  茶苗一种下,张顺风便开始琢磨起茶叶的销售来。

  跑长沙,下吉首,每到一家茶叶店、茶庄,他都细心了解各种茶的品质、特点、销售情况。

  只要有机会,他就把相关领导、商业伙伴、朋友、种茶能手、农业专家邀至阿着,带着他们参观茶园,请他们提意见。

  闲下来时,就把茶园的培管过程、黄金茶的品质特性等消息发在微信朋友圈,并请媒体朋友到茶园实地采访,推介黄金茶。

  2012年,改良后的老茶园开始产茶,阿着的黄金茶早已名声在外,北京、上海、广州的茶商纷至沓来,阿着黄金茶成了香馍馍。

  当年,张顺风成立了保靖县顺风黄金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将26户建档立卡户和18户村民纳入合作社。

  种茶、产茶、制茶、销茶,都由合作社牵头组织,既可保证品质,又能对接市场。

  “村里清明前的鲜茶叶卖到了80元一斤,曾经的荒山长出了‘黄金’。”以前在外打工的很多村民也回到了村里,跟着张顺风种起了黄金茶,村民家家都种植了黄金茶,最少的也有1亩来地的茶园。

  阿着寨邻村大岩村的村民石远权曾长期在浙江等地打工,2012年主动找到张顺风,加入顺风黄金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种植了10多亩黄金茶。张顺风带着他到北京等地学习种植技术和茶道。石远权很快便成为了合作社的茶叶技师,经常跟张顺风一起义务指导村民培管茶园及防治茶树病虫害。

  石远权替阿着村民算了一笔账:村民每年可以从合作社免费领取肥料培管茶园,自家茶园出产的茶叶直接卖给合作社,还可到合作社茶园务工,一年的收入可达1万余元,脱贫致富有了奔头。

  目前,阿着的生态黄金茶园已达1000余亩,茶叶年产量达3吨左右,产值可达200多万元。

  茶叶,以支柱产业的姿态为阿着的井喷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在张顺风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阿着山高林密,植被丰富,是一个天然牧场,如果用来养羊,村民多了一条致富路,羊粪还可用来培植茶园,一举两得!”经多次考察,张顺风于2014年从成都引来了金堂黑山羊、南江黄羊种羊。

  山羊放养在阿着广袤的山林间,吃的自然生长的青草,喝的是清冽的山泉。

  张顺风还引种了600多株杜仲,杜仲叶当羊食,可预防疾病。

  当年,张顺风成立的保靖县阿着村湘西顺风养殖专业合作社便吸纳了7户村民成为社员。

  合作社负责给村民免费提供种羊、养羊技术,并负责市场销售。至2016年,合作社的山羊养殖规模迅速达到了300多只,年出栏量达到100多只,年销售收入达30多万元。

  2016年,张顺风又成立了湖南土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组织村里2个种养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抱团发展,经营范围涉及黄金茶种植、山羊养殖、土鸡和斗鸡养殖等。

  在张顺风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阿着种养结合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产业发展,给阿着村民也带来了“红利”。

  2011年前,阿着从来没有出过大学生。张顺风走门串户了解阿着学子的学习情况,确定了6名品学兼优的后生为资助对象,每年为其提供资助,并根据情况进入其就读的学校帮助申请各种资助款。6年多来,张顺风共资助6名学生3万余元,6名学子也相继考入了高等院校,这为阿着未来的发展储存了“后劲”。

  2011年至2013年,村民的新农保、医疗保险由村里出资统一上交,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造价20多万元的村部大楼也建起来了,村民有了活动的场所。

  山泉水也从3公里外的山上引进了阿着。

  ……

  处处散发着发展活力的阿着,渐渐地吸引了越来越多山外人的目光。

  4月16日傍晚,来自香港的3名商人就慕名来到阿着。

  张顺风满脸堆笑,热情地为尊贵的客人冲上一杯阿着黄金茶,热水冲入杯中,片片嫩叶舒展开来,来不及品尝,一股清香便沁进了鼻子,溢到了心里。

  接待客人的同时,张顺风的手机铃声不时响起,都是外地客商的电话,预购阿着的新茶。

  “我的梦想,就是让阿着村民坐在家门口挣钱!”张顺风带头将两栋老屋改建成土家吊脚楼,统一用木头建造,窗雕精美,栩栩如生。

  他告诉我们,带头搞一个农家乐,发展乡村游,将山外的人引进阿着寨看茶园、品土货、赏生态。

  阿着寨“种、养、游”三条腿走路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张顺风新建的一栋土家吊脚楼旁,生长着一排鸢尾花,一簇簇,一朵朵,花枝招展,肆意地释放出阿着的生命张力。

来源:团结报

作者:刘世树 唐 心 顾勇兵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