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对联
陈二郎从小好学,喜吟诗作对,名闻四方。
有一天,一个外地学士,专门来同他比诗赛对,陈二郎知道后就去河码头等他。那人船一靠岸,见陈二郎站得高高的,就问:“哎,我问你,贵地有一名士叫陈二郎,他住在哪?”陈二郎恭恭敬敬说:“他是我先生。他不在家,到朋友家去了。”那人一想,他既是陈二郎的学生,古话讲,师高弟子强,我何不先试他一试。这时陈二郎说:“这河边风大天冷,先生不在家,请到我家坐坐。”外地学士用手指着河面说:“真的!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陈二郎一听,知道在试自己的才学。当时,大雪刚过,他手指高山,随口应道:“不错!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那位学士听了,大惊失色,心想:陈二郎的学生都有如此妙才,我的才学哪能比他!道声:“改日再会。”上船头,走了。
辰州府,金山寺新修一栋庙宇。落成那天,长老和尚专门请陈二郎去写对联。陈二郎见好多和尚尼姑,男男女女敲经念佛,提笔就写。上联:笔直一条,下联:打开两块。笔一放,回去了。府台大人来一见这副对联,火冒三丈,问道:“这是何人写的?”小和尚这样回答:“陈二郎先生写的。”府台太人把手一挥说:“快找他来!”陈二郎来了,府台大人劈头劈脑就问:“二郎先生,你这对联是什么意思?”陈二郎说:“大人!纸短了,我还没写完,他就贴上去了。”府台大人叫人取了纸来,对陈二郎说:“那就请先生当着我写完。”陈二郎提笔在上下联下面各添了三颗字。府台大人一看,拍手道:“妙呀,陈先生高才!”他对联写的是:“笔直一条修行路,打开两块方便门。”
两颗鸡蛋
逢场天,陈二郎碰到俩人为鸡蛋扯皮拌嘴。
卖蛋人讲:“我清清白白四十二颗鸡蛋,你怎么只送我四十颗的钱呢?”买蛋人讲:“明明只有四十颗,你怎么偏要多讲两颗鸡蛋喃?”一个要数,一个不让,扯不脱交。
陈二郎看那卖蛋人,老老实实一个乡巴佬。买蛋的却是街口市上专门爱占便宜那种人。心里就明白了。他上前拍拍卖蛋人肩膀,说:“好了,莫争了。我看见了,那里头有两颗寡鸡蛋,让送他算了!”他把“寡鸡蛋”三个字讲得很响。
“啊,有寡鸡蛋?”买蛋人一惊。“不信,我给你选出来。”
那人马上把鸡蛋递给陈二郎,请他选。
“这是好的,一双———;好蛋,两双———”陈二郎故意把选出的鸡蛋往一块偏偏的光岩板上放。鸡蛋往下滚,他就要买蛋人一双手箍到。他一边往光岩板上放蛋,口里一边大声报数,让看闹热的人都听见:“好蛋八双———,八双了哇!九双———”数到二十双,恰巧还剩两颗鸡蛋。四十颗鸡蛋堆在偏偏的光岩板上,买蛋人一双手箍到,一丝丝不敢动。陈二郎捡起剩下的两颗鸡蛋,递给卖蛋人说:“走吧,那四十颗蛋钱他已经给你了,这两颗寡蛋你自己拿去吧!”说完扬长而去。买蛋人双手箍着偏岩板上的蛋,动又动不得,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
亲 嘴
上湖南的陈二郎聪明古怪的,什么事也难不倒他。有人依然不服气,故意想些无名无堂的方子,要难他一盘。
“你敢亲一下隔壁李财主小姐嘴巴,我和你打赌,输你一桌酒席!”
陈二郎轻轻一笑:‘“那还不容易。我输了,屋后园几树柑子全归你!”这时秋分已过,树上柑子勉强可以吃了。
李财主的后园和陈二郎屋后园一并排,挨到的。李家小姐才十六岁,肯到后园玩耍,有时还跑到陈家柑子树下捉金枇杷玩。
这天,李财主的小姐又到后园玩耍来了。陈二郎守在后门口,眼睛盯着后园。他对打赌人讲:“你注意看到,我亲嘴时就不得空喊你了。”只见李小姐撵一只花蝴蝶,一撵撵到自己这边柑子树下来了,陈二郎猛然跳出来,大吼一声:“哪个偷柑子!”
李小姐梦不知吓得一个倒退,话也讲不来了:“我,我没有……”
“没有,我眼鼓鼓看到的,还狡。我都闻到你吃柑子的骚气了。”陈二郎装得一本正经,又故意耸耸鼻子。
“陈二哥,我没偷你柑子。”
“敢不敢让我闻一下嘴巴,臭没臭柑子骚?不让闻,我就到大街去喊,李家小姐偷柑子!”
“让你闻咯!”
陈二郎背对打赌人,凑拢去装模作样闻了闻李小姐嘴巴,笑嘻嘻道歉:“没臭柑子骚,错怪你了。”他转身了的人,又回头朝李小姐挥挥手,故意大声讲送打赌人听见:“再会!”
打赌人以为陈二郎真的亲了李小姐嘴巴,佩服地直摆脑壳:“你厉害,厉害!”
一家午出头
财主刘大肚皮为人又吝又刻薄,世人都讨厌他。他没读过书,扁担倒地认不出是个一字,还假充斯文。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贴大红对联,刘大肚皮当然也想贴一付。他写不来,晓得陈二郎有文才,就去求陈二先生。
陈二郎见他新年大节空脚赤手来求写字,心里没快活,翘起刘大肚皮平日的为人,就答应给他写一副对联,日弄他一盘。
刘大肚皮得了陈二郎写的对联,马上就贴到大门口。过路人一看,都忍不住好笑。刘大肚皮以为人家笑这副对联不错,他也逢人点头,指着门上对联说: “这副对联正好与我门户相当,写得好,写得好!“对联是:
满门生无底
一家午出头
“生”字无底是个“牛”字, “午”字出头也是个“牛”字。
巧喊李大麻子
有个害民的县官,“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贪官姓李,几颗大麻子,百姓们背后都喊他“李大麻子”。喊来叫去,县官晓得了,冒火了,就派差人严查,哪个敢讲声“李大麻子”,就把他关起来。
当时,陈二郎只有十岁,聪明过人。你不准喊“李大麻子”罗,我偏要喊送大家听。他一想就想得个主意。他走到县衙门口,高声道:“大家注意,不要再喊‘李大麻子’!‘李大麻子’喊不得,‘李大麻子’是父母官!父母官怎么能喊‘李大麻子’…… ”
“住嘴!你为什么喊‘李大麻子’?你不要命么?”一个差人恶狠狠地抓住了陈二郎。
年轻的陈二郎,理直气壮地大声嚷道:“也嗨!你喊‘李大麻子’倒怪我喊‘李大麻子’!我讲的不准人喊‘李大麻子’,‘李大麻子’喊不得,他是父母官,怎么喊‘李大麻子’呢?你耳聋了?‘李大麻子’有你喊的。”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陈二郎更加高声嚷叫;“李县太爷!有人喊你‘李大麻子’!快来抓这个乱喊‘李大麻子’的!”
李大麻子真的出来了,气得脸鬼打一样青,喝问:“哪个乱喊?”
差人道:“禀老爷,是这个小子乱叫‘李大麻子’。”
陈二郎赶快接嘴说:“大家都听到的,他刚才又喊‘李大麻子’。我讲老爷是父母官,不是‘李大麻子’,要叫父母官,不准叫‘李大麻子’。这个人真大胆,大街市上喊‘李大麻子’,还想陷害我一个小孩。各位父老,大家评评理吧!”
麻子县太爷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他狠狠掴了那个差人一耳巴,大声骂道:“还不滚!”
来源:团结报
作者:彭图湘
编辑: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