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河码头

来源:团结报 作者:贾 晶 编辑:易果 2017-11-14 09:31:06
时刻新闻
—分享—

  多少回想去保靖,想去看看沈从文先生曾经谋过生的地方,但一直未能成行。印象中的保靖总是一个高高低低,沟沟岭岭,得山丰腴沾水灵灵的廊场。然而,终于有了机会,保靖黄金茶叶公司邀请参加品茶会,还要驻足二天,这真是天赐良机。

  酉水河畔的保靖是古迁陵的后名,系酉水中心港。解放前不通公路,方圆几百里也听不到火车鸣声,山路又艰险难行,酉水就成了保靖联系外界的重要纽带。昔日保靖的贤人志士,革命先驱都是经酉水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的;外地的疋头大布、盐巴、洋火、洋油以及各色日杂、百货和保靖的桐油、茶油、五倍子、生漆以及多宗土产山货的交换也是酉水运来输往的。当年驱千艘艨艟东征倭寇的土家水师更是顺酉水呼啸而下,奔赴海疆。井岗山洪钟大吕的震响也曾通过酉水传遍保靖的千峰万壑……

  一到保靖,几位友人便拉着我去河码头看看。

  从招待所出来,街上喧嚣不安,一片繁杂,汽车、狗儿车、电摩托擦肩而过,躲不胜躲,让人有几分胆颤。那些因谋生而在街上搭起的违章棚子,在市管人员的督促下,正在拆散。我们匆忙从正街上了十多级石梯,向左转弯,便进了通往河码头的一条安静沉寂、古朴古香的小街上。

  小街与正街恰如两个天地,街两边的店铺也无多少生意,人们三三两两地扯白闲谈,或三堆两堆地打牌下棋。过去的热闹和繁华已荡然无存,而那曾经辉煌过的“同济堂”“水上衣庄”“酉水客栈”等字样的景点依稀可见,不时引起我们对沈从文先生笔下所描写的河街的景象。

  到了河码头,码头的石梯已被泥沙淹没了多半,未淹没的石梯条石也被取走不少。酉水河上的石壁上那几个硕大的“天开文运”的字也犹如我们心情一样黯然。石狮洞中的庙宇看来香火也不那么兴盛,同来的友人,无奈地说“带来的相机派不上用场了,假若我是这地方的父母官,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修好这个码头,虽不能让其再繁华,但也尽可能让它变成一个风景点。”

  想法也不是很容易变成现实的,我想保靖人也一定有他们的难处。公路四通八达,必然造就水上运业衰退。泊在河码头的船仅十几艘而已,据说这些船也很少跑长途了。他们谋生的方式,秋冬从酉水深处外运来木柴和木炭,给城里人以温暖,春夏便运河石与河沙,为县城建设尽份力。而更多的船家上了岸,他们在河街摆摊设点,或另谋他业去了。

  在河街上中段,有一个旧书摊,我驻足了许久,结识了这位摆书摊的六十来岁的老人。他告诉我,他生前也是个船家,在酉水河也曾搏了半辈子,如今上岸摆了这个书摊维持生计,我问:“行吗?”老人呵呵一笑,说:“只有愚死的汉,没有憋死的人。”这其间他当过搬运工,做过泥水匠,现在上了年纪,又改做这轻松的活路,虽找不到几个钱,但也乐在其中,老人的爽朗与豁达,无不使我为之心宽。

  然而,更让我为之心宽的是,在这令人怀旧的河街上我巧遇了自己曾经热恋过的保靖女子。她是一个性格开朗而且个性很强的女人,也是一个端庄秀丽而又家境贫穷的女人。初中未毕业就谋生路,从一个民办教师考入师范又成为一个公办教师,在我们相恋那段日子,曾是她开朗的性格使我这个性格内向的人有了点才情,作起了文章。但最终因性格不合,与她分手。这次在保靖相遇,她仍是乐呵呵地主动与我搭讪,并关切地询问我的前途与命运。然而,我却无言以对。

  品茶会,很快结束了,从黄金茶厂走出来,想想保靖人谋生的豁达与开朗,我的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也正如沈从文先生在保靖谋生时所记下的“我们各人都知道行将有一个机会要来的,机会来时我们会改造自己变更自己,会尽我们一分气力去好好作人的。”

  驻足保靖,看来再郁闷的心情也会烟消云散,几十年前的沈从文先生如此,几十年后的我们亦也如此。

来源:团结报

作者:贾 晶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