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仁心“透”亮生命路——记保靖县中医院“仁心医师”王英的十余年血透坚守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姜飞燕 编辑:彭梦媛 2025-08-14 15:31:52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8月14日讯(通讯员   姜飞燕)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保靖县中医院血透室科主任王英荣获本院“仁心医师”称号。这份荣誉,凝结着他十余年扎根血透临床一线,以精湛医术和无私大爱,为数百名尿毒症患者守护生命希望的点滴付出。

图片1 拷贝.png

王英将科室人员的爱心款送到患者手中

王英,男,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现任保靖县中医院肾病科、血透室主任,并担任湖南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肾脏替代治疗中西结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结合学会第二届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湘西自治州血液净化委员会委员。

专科引路,家门口托起“生命方舟”

2017年保靖县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成立伊始,王英便带领团队踏上守护血透患者生命的征程。八年间,科室在他的带领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功开展深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动脉瘤切除、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术等关键技术;培养专业血透医护骨干24名;服务患者从最初的1人激增至近300人。这标志着保靖及周边地区尿毒症患者彻底告别异地求医奔波之苦,真正实现了“家门口”透析。中心成立至今,已助力数百名患者重获新生。

图片2 拷贝.png

王英在为患者做手术

“王主任把血透室变成了‘家’。”护士长向兰说。墙上悬挂的锦旗,“每一面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也无声诉说着王英无数个节假日的坚守。

医病医心,仁爱破冰点亮“希望之光”

透析之路漫长艰辛,患者承受着身心与经济多重压力。王英深知,救病更需救人。他几乎掌握科室每位患者的家庭住址、成员构成和实际困难。他和团队坚持家访,指导居家腹膜透析,精准调整方案,更用关怀点燃患者生活信心。

图片3 拷贝.png

王英带领科室人员在患者小施家进行家访

        水田河镇女孩小施16岁因病辍学,依靠腹膜透析维系生命。面对王英团队的鼓励,她眼中闪烁希望:“指标稳定后,我还要读书考大学!”30多岁的患者张某曾因尿毒症绝望轻生,家人劝阻无效。王英连续三天守在病榻旁恳谈,最终唤醒张某求生意志。如今张某病情稳定,还经营小店减轻家庭负担。

阳朝乡孤寡村民向某,透析6年,与高龄父母相依为命。去年11月一场大火吞噬家园和双亲,彻底击垮了他。超时未见其来透析,王英焦急联系未果,辗转得知噩耗后,立即安抚:“先来做透析,费用我来想办法!”他迅速组织科室捐款。当向某接过凝聚同事爱心的1200元善款时,泪如雨下。王英还鼓励年轻患者选择夜间透析,以便回归社会,缓解焦虑抑郁。

千里驰援,上下联动打通“生命通路”

为疑难重症患者开辟生命通道,王英积极构建上下联动机制,甚至不辞劳苦千里奔波。

图片4 拷贝.png

王英在病房看望患者

患者滕某透析6年余,身患多种严重基础疾病。2023年9月,其右侧上肢无名静脉突发闭塞,肿胀严重,当地介入手术失败,透析中断,生命垂危。王英一边安抚家属,一边紧急联络上级医院,确定覆膜支架治疗方案后,立即预约挂号。考虑到滕某子女远在上海无法脱身,王英毅然决定亲自驱车护送其赴长沙。在长期间,他全程操持:联系专家、沟通病情、办理手续、陪同透析、协调转院住院、垫付费用……安顿妥当后,又星夜兼程赶回保靖手术。得知滕某术后可出院,王英再乘高铁赴长沙将其平安接回。

上级医院专家目睹王英无微不至的照料,一度误认其为患者亲属。得知实情后惊叹:“往返上千公里亲自接送,安排治疗生活事无巨细,基层医生服务竟能至此?”

点滴情深,映照医者仁心

面对患者感激的红包,王英一概婉拒,实在推却不了便转为患者医疗费。他积极为困难患者申请政策减免,甚至多次自掏腰包为特困供养人员等垫付费用。

图片5 拷贝.png

他将满腔热忱献给患者,对家人却满怀亏欠。妻子在阳朝乡工作,他外出学习时家庭更难兼顾,无法悉心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亲,也常错过接送幼子上下学。

“建立血透室的初心,就是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提升生活质量,追求同样美好的人生。”王英话语坚定,“医生天职是救死扶伤,党员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愿为保靖透析事业倾尽全力。”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姜飞燕

编辑:彭梦媛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2/58/1520090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