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愿为客寨一嘉木

作者:石 健 编辑:易果 2019-05-13 16:10:28
时刻新闻
—分享—

  题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陆羽·《茶经》

  清水坪镇的客寨,实在不是一个好地方。

  它是靠近里耶古城的一个保靖小山村,空气里氤氲着自酉水河面飘来的水汽。往日,顺风顺水时,客寨人坐酉水河的下水船到保靖县城需要三四个小时;坐上水船回家,就得消磨一天的时间了。听身边一位相识20年的客寨人讲起他三十多年前县城赶考的经历时,山高水长、暮色苍茫之景跃上心头。想想,归心似箭,道阻且长,家贫身弱的少年,在归途中,心必定起了苍茫。

  多年前的春天,受这位客寨人邀约,我们第一次去了他的家乡。

  位置偏远,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眼前所见与内心想见几无差别。但是,对这个叫客寨的土家小山村,我们这群异乡人不仅毫无厌弃之感,反而心生平静和欢喜。

  客寨生长在绵延深广的白云山脚。村中有溪,青山夹溪而立,村中各户沿山溪之势逶迤散落。归家的客寨人带着我们看了他家老宅:庭院干净,门户清爽,怙恃宛在。沿途,有狗吠鸡鸣,有村人热情自在的招呼,仿若他离家很久,又仿若从未离开。

  时值花朝过后,天气乍暖还寒,野樱开得正盛,朦胧地融于山间青翠之中。不时有山风穿溪而过,扑打在脸上,不必躲闪,闭上眼睛,深吸一口,内心不禁嫣然一笑。

  之后,我们向客寨的制高点——尖堡堡进发。这是一座岩窠山,灌木荆棘丛生,乱石黄土交错,哪怕不谙农事之人也必然知道这是一座几无产出的荒山。放眼四周,整个客寨就是生长在这样的大地上。

  水不丰,田不肥,地不沃,自有生以来,这样残酷的生存背景牢牢地困苦着客寨人。然而,地荒天不老,客寨人在这里顽强扎根,繁衍生息,千百年来,未见势微,反现昌盛。和湘西大地上饱受苦难的人们一样,客寨人犹如岩缝里生长的草木,越是贫瘠,越是受到挤压,越是要用力挣扎,越是要向着太阳的方向蓬勃生长。

  尖堡堡上劳作的客寨人干劲冲天,热火朝天的茶产业开发场景现于眼前。整座尖堡堡山高势陡,但客寨人誓要变荒山为宝地,正依山势盘旋而上开辟茶园。低处,修长整饬的茶田已现雏形,层层叠叠着,茶垄随山面起伏,宛如波浪,有的已经种上了黄金茶苗。彼时的尖堡堡刚刚拉通了毛坯路,通水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漫山黄泥。客寨人双脚裹满黄泥,在保靖黄金茶致富之路上起步,跋涉,前途艰辛,梦想也许渺茫,但我们眼见的一切再次印证着千百年来历史风霜、天地雨雪锻打铸就的客寨人不屈不挠的坚韧品格。

  一切伊始,万象初生,生机勃勃。

  身置尖堡堡山顶的一群异乡人,放眼四眺,村中低矮处的茶园初采,闪现着客寨女人们的美丽身影。远处绵延的白云山呈环抱之势拥护着客寨,远山层层推进,又渺渺推远,竟然可以看到天地相接之处。那一刻,我们与大地同在,满目希望,满心踏实。

  那年之后的每年春天,花朝之后,清明之前,我们都会记起与客寨、与客寨茶的约定:每年都要回一次客寨,上一趟尖堡堡;每年喝的春茶中总有来自客寨的茶……如此,已有五年。

  客寨茶,茶形条索,微曲,色泽墨绿,微带苍黄。

  客寨茶,汤色淡黄,明亮,茶香飘逸,幽隐蕴藉。

  客寨茶,旗枪分明,黄绿,一水至淡,二水缠绵。

  客寨茶,苦尽甘来,甘后有津,回味无穷。

  每当看到来自客寨的黄金茶在透亮的玻璃杯内,因沸水的冲入,叶片翻滚腾挪,似痛苦地舞蹈,我便能够理解客寨茶比之其他地方黄金茶较重的苦味。客寨茶生自烂石砾壤之地,经历风霜雨雪的洗礼,离开茶树后,又经摊青、萎凋、杀青、干燥、揉捻等工艺的磨砺,最后在沸水的灼烫之下,方能修成正果,完成自己的使命——为世间的人们奉上一杯初淡后苦、苦尽甘来的茶汤。一杯茶的诞生,经历了几世的磨难和轮回,又怎能不苦?

  可是,苦茶,回甘更甚,回味津润;而只有烂石荒僻之地,方能生出此等好茶。《茶经》开篇即说:“(种茶)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茶圣陆羽一生痴迷于茶,克服艰难,对茶的种植、制作、品饮进行实地考证和悉心琢磨,确认“烂石”之地为茶树种植上等好地,因为这样的土质风化完整,土壤洁净,养分丰富,可以培育出纯雅拙朴的优良茶树。

  “谁谓荼(茶)苦,其甘如饴”,春秋时代的中原百姓就认为茶味苦则回甘好,好茶的标准是苦尽甘来;“苦茶久食,益意思”,神医华佗喜欢苦茶,因苦茶可清气、提神、明志;“苦茶久食,羽化”,汉代的壶居士多饮苦茶,因他饮后有放下荣辱得失之感,更有超脱红尘俗世之意。

  如此,客寨是种茶的宝地;客寨的茶,亦是好茶。

  茶有茶道,人有人命。正如经历万难浴火涅槃的客寨茶一样,客寨人也正孕育着一场重生。

  今年己亥,春分过后,我们再返客寨,眼见景象与去年又大不相同,而品到的茶也似乎去了苦味。是我在变?是客寨茶在变?抑或是客寨人的日子在变?

  又值乍暖还寒时候,客寨的山坳里已经建成了崭新的茶叶加工厂房,客寨人正在茶园里忙碌地采摘明前茶,有自驾游爱好者来到这里爬山赏景,观瞻一杯茶的前世与今生……客寨人茶旅融合的未来筹谋初现雏形。

  在不久的将来,现代人也可在客寨遇逢如古人王晫所述的诗意茶事:“春日看花,效行一二里许,足力小疲,口亦少渴。忽逢解事僧邀至精舍,未通姓名,便进佳茗,踞竹床连啜数瓯,然后言别,不亦快哉。”

  异乡人再次登上5年前结识的尖堡堡。

  客寨乡亲们植下的茶树已经覆盖了当年裸露的乱石黄土,茶园成行成垄,绿了山坡,富了乡亲。作为保靖白云山万亩黄金茶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寨的种植面积、开发力度、茶叶品质已显示其中坚力量,客寨人经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昭示:这里的未来不是梦。

  如此,再说客寨不算好地方,便是人心蒙尘,人眼着相。

  在5年来的亿万个瞬间之中,客寨的茶苗茁壮,茶叶葳蕤,茶树成垄;而当年在尖堡堡上跳跃欢呼的人群中,青年人已经成家立业为人父母,时值而立之年者已经跨入四十不惑,而带着我们归家的客寨人则已迈入知天命的半百人生。他幼年时努力求学执意离开客寨,只因父母总是叹惜“客寨的土地刨不出吃食”;而今,他又执意带着我们数次重返客寨,是基于游子对故园的深情还是有感于时光的无情?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吧。

  想到这些,我竟对此处生出归家之意,故园之情。

  与客寨的茶,与客寨的山水,与长情的客寨人,往后余生,一期一会。

  白云生处有好茶

  李明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云山雾罩中,保靖白云山下的数千亩茶园,厚积着明丽的、醉人的绿,宛若一块块温润的碧玉,在香气缭绕的春色里,熏染了诗意和神秘。

  茶园的核心地带位于清水坪镇客寨村。客寨地处保靖县西北部,距县城近80公里,与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界,全村辖11个组,462户2100多人。该村总面积15496亩,其中林地11622亩,耕地3874亩,农作物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产业以黄金茶和柑橘为主,是土家族、苗族杂居的一个行政村。曾获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保靖县美丽乡村明星村等称号。

  说起客寨村的“保靖黄金茶”茶业,不能不提周海林。在白云山区种植黄金茶,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现年46岁的土家汉子周海林,林海黄金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担任8年村支书,2011年冬把黄金茶从吕洞山区引到白云山区,试种了3亩“保靖1号黄金茶”。没有科研、没有经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仅凭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改变生活的一腔热情,硬生生趟出一条道路,拓开一片天地。试种两年多时间,虽然是粗放式管理,但种出来的茶味道与源产地黄金村的茶并无差别。于是,他坚定了“带领全村百姓走开发黄金茶实现脱贫致富”的信心。2013年,他在全村取了33个土壤样本送到省城长沙做检测,检测结果,靠近白云山片区的17个沙壤土样本非常适合种植保靖黄金茶。客寨村民的“黄金梦”就此展开——

  在县里大力扶持下,客寨村2013年底完成黄金茶种植680亩,2014年至2015年又开发2000亩,之后,以客寨村为中心,辐射至中溪村和夕东村,黄金茶种植总面积达到6000多亩,带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700多户、2500多人。实现了保靖黄金茶“孔雀西北飞”。

  好山有好水,好水润万物。从白云山半山腰叮咚而下的几条山涧溪水在山脚汇集成一条小河,从村子中央流过。河水清澈,时而激流,时而成潭,可见鱼虾,可数卵石。沿岸的树木、民居倒影在水中,随着水纹一闪一晃,甚是美观。因为黄金茶,客寨人的日子有了奔头;因为黄金茶,客寨村蝶变成了美丽乡村明星村。

作者:石 健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