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一位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的扶贫情怀
红网保靖县分站7月29日讯(通讯员 唐明)吉铁村一个坐落于保靖县水田河镇西北角的偏远贫困小山村,全村共有169户741人,贫困人口70户332人。水田河镇吉铁村支部书记梁华成与驻村扶贫后盾单位,只用短短三年时间,就把全村贫困人口降至百分之二以下,使吉铁村稳定实现脱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为村民房屋洗好“脸”
2015年梁华成被选为镇、县人大代表后,他昼夜不眼,整日冥思苦想,怎样才能在新一轮的精准扶贫中让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让山村更加适宜居住,让村民都有获得感呢?这样才不愧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他走马上任后,跑遍了邻近的几百个村寨,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却没现成的脱贫路径可走,没有统一的脱贫模式可借签,看来还得结合村子的实情自己干。梁华成首先从“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保障入手。2015年前的吉铁村大多的住房都是你从大路上看,从这家可以看穿一家或几家,房屋壁通板裂,破烂不堪,真有“吹风扫地、月亮点灯”的状况。为此他入户一家一家的摸底调查制定改造方案,并说服老百姓自筹一部分,同时向上面争取一部分,适合维修的维修,适合新建的新建,原来认为危房改造资金少,不愿改造的农户,经过他苦口婆心的讲政策、说情况后,个个都同意改造了。有三户无能力的单身户,要钱没钱,要劳力没劳力,但房屋确实破烂,不改造无法居住,梁华成又找到村上的几个封砖房的师傅,劝说他们不要出远门,到家里帮村民代建,既可以做农活和照顾家人,工钱也不下一百五十元,几个师傅都爽快答应了,这三户无劳力户的房屋随后得以改造建成。他通过几年努力,硬是把一个原本破屋漏瓦的村子变成了新壁亮瓦,明亮宽敞的新屋,住房面貌焕然一新。
为村民出行打通“最后一公里”
一桩心事完了,另一桩心事又上心头,吉铁村发展不起来,交通不便是主要因素之一。全村一条从2004年修通的毛公路,至今没有硬化,坑坑洼洼,不硬化怎么发展。2015年梁华成和驻村工作队一道把情况向上级汇报,并以县人大代表的身份向交通部门反映情况,很快得到了上级的重视,进村公路硬化马上得到立项批准开工。然而好事多磨,在施工过程中,村民代表和其他村干部反映,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辟如路面有凹凸,他们直接填泥巴后就倒浆,遇水塘也是一样,装模路面宽度不够宽,未按设计要求装,水泥配比少等质量问题,面对这些,梁华成亲自找到施工方交涉,施工方硬是不理,向上反映也是如此,未见改正。梁华成立即召开村民代表和村支两委会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并带领监督小组成员带着摄相机对施工过程全程录像,收集证据,并且徒步到七、八公里远的“狮子口”(地名)砂浆搅拌站了解水泥的配比,发现水泥比重少后,现场录像,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经上级部门核实后,施工方被停工整改一个月,原来仗着后台硬、面子足的老板不得不按质量施工,由于梁华成敢于担当敢于作为,2015年底吉铁村公路硬化全面高质量完成,得到全村村民的一致好评。村民们不由自主的说,“真是好样的,父亲修路,儿子硬化,造福一寨人。”(2004年时梁华成的父亲担任村支部书记)。
为村民安全饮水疏通“经络”
路虽修通了,梁华成任然高兴不起来,由于村子地势高。
安全饮水是个问题,两个小组600多人的饮水,用隧洞的水吗?一是水小,二是有些农户所在位置高,水供不上。往那儿找水源呢?梁华成和工作队一起,爬山涉水,翻山越岭,到处找水源,原来知道的水源,现场一看不行,流量小,供应不了,怎么办?大家绞尽了脑汁也没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电排,他又到几公里远的取水点去查看,终于在“上坝河”(地名)找到了水源点,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查看,他将情况反馈给水利部门,最终项目被定了下来。项目动工后,铺设水管时难事又上来了,由于管子三、四千米,要经过大部分村民田坎和田土中央,部分村民反对阻工,项目一时难以进展。梁华成又上门上户说事实,摆道理,把通水的利和弊讲清楚,原来养一头猪,都要十几担水一天,自来水通后不仅节省时间还方便老人,就是这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道理,他也耐心的跟老百姓扯清讲明,最后百姓一个个都被说服了。2017年一个投资66万元的自来水项目顺利完工,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村民们乐坏了。
为村民鼓口袋注入“催化剂”
路通了,水通了,住房改善了,基础设施建成了,可是梁华成并没有停下扶贫的脚步,怎样才能使村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稳定脱贫的成果?这个经验丰富,观念超前的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也犯愁了,栽烤烟吗?以前栽过,由于土质原因,产量低,质量差,卖不上价,村民们主动放弃;栽黄金茶吗?由于土壤含碘元素高,产不出好茶,村民积极性不高。发展什么?作为传统油茶村落,气候土质都很适宜,最适合发展油茶,产业一选准,他就到处找能人大户来带动。作为偏远贫困村,要资金没资金,要能人没能人,守着近千亩的抛荒地干瞪眼,于是他放出口风,谁到吉铁村搞产业发展,可按照“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土地流转+基地”发展模式享受好处,经过尽一年的不断寻求合作, 2017底他终于联系到合伙人。通过宣传发动,能人投资150多万发展油茶产业,全村80余户入股,其中贫困户30户154人,村民流转土地350亩。当年村民流转收入和务工收入人均近万元,在家值守的老人有事做了,抛荒的土地发挥了效益,村民脸上露出了笑容,2017年吉铁村也稳定实现整村脱贫。
2018年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梁华成经过多方衔接,引进了专业养殖大户,并在吉铁村成立了康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已经发展种猪百余头,仔猪500多头。同时引进药材种植大户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涉及土地300余亩,随后又引导本村外出致富能手吴仕海返乡创业,投资120万元发展花椒产业,并成立了百心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宣传发动,村民土地流转300亩, 70户235人参与到该合作社,预计2020年将实现利益分红,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共实现务工利益联结121户432人,利益联结资金27万元。
回顾自己工作时梁华成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民是最辛苦的,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不做父母不知父母恩,不做农民不知农民苦,作为人大代表我会一如既往的为村民们发声,作为村书记我更会为他们争取到更多更好的惠民政策”。
五年来,吉铁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路通了,水好了,产业强了,群众口袋鼓了,而他却“老”了。
来源:红网保靖县分站
作者:唐明
编辑:易果
本文为中国保靖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9/07/29/587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