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民代表施林娇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湖南分会场十八洞村现场发言。
十八洞村民代表施林娇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是来自“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的苗族姑娘、大学毕业生施林娇。很荣幸能有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媒体朋友们汇报十八洞村的小康之路,讲一讲我自己的故事。
十八洞村因精准扶贫而闻名,青山绿水是她的容颜,但贫穷也一度是她的底色。在我的记忆里,十八洞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旮旯,山高路险,很多大龄青年娶不上媳妇。曾经,觉得我们与全面小康的距离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来到了大山深处的湘西苗寨,来看望十八洞村的乡亲们,并在这里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我的父老乡亲备受鼓舞,始终牢记习总书记殷切嘱托,铭记党恩、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村支部成了精准脱贫的“主心骨”,产业拓宽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新模式激发了党员群众的“源动力”。
2016年底,十八洞村脱贫摘帽,136户贫困户533人彻底摆脱了千年贫困。记得2013年时,全村的人均纯收入不到1700元,去年差不多有了1万5千块,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超过了120万元。如今,十八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游客多了,农家乐开起来了,猕猴桃产业分红了,山泉水可以卖钱了,乡亲们腰包鼓起来了,发自肺腑地笑了,生活真的好起来了。我们全村939位村民已经踏步走在了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身为十八洞的村民,我感到满满的幸福和无比的自豪。在此,我代表全体村民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说一声谢谢!
精准扶贫的号角催生了十八洞村的蝶变,我是其中的经历者,更是受益人。2015年我参加高考。在艺考时,家里发生了变故,让条件本来就不好的我们家雪上加霜。好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母亲没有放弃,硬撑着供我们几个姐妹读书。2019年我大学毕业后,在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方便照顾爷爷、帮衬家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决定辞职返乡创业,建设自己的家乡。
看到网络宣传非常流行,我想用直播的形式,让外面更多的人了解十八洞村,我和村里的小伙伴通过制作视频和网络直播,向外展示了十八洞的变化:村里以前全是泥巴路,现在都是青石板、沥青路,建起了黄桃基地、猕猴桃基地、山泉水厂,村民还享受产业分红。现在,我和三个小伙伴正在视频直播展示十八洞的风景、美食、服饰、民俗、建筑、苗绣和苗家人干农活、上山砍柴等生活趣事,在一家直播平台已经有了10万“粉丝”。我们还建立了电商,以“直播带货”的形式帮助村民销售土特产品。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坚信自己的选择!相信我们青年一代一定可以给十八洞村注入年轻的活力,在全面小康的大道上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年多来,各级宣传部门领导和媒体记者无数次深入十八洞调研采访,高频率、高质量、大篇幅、客观真实地报道了这个苗寨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十八洞的发展,我的家乡更是受到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这次,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再一次聚焦十八洞,讲述精准扶贫到全面小康路上的精彩故事,将这个美丽的苗寨展示给世人,我们深受鼓舞、无比感激。相信十八洞的父老乡亲和14亿中国人民,日子会越过越好,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谢谢!
来源:红湘西客户端
作者:施林娇
编辑:彭振